连接器
    4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595338B

    公开(公告)日:2011-10-26

    申请号:CN200780048519.5

    申请日:2007-12-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37/144

    Abstract: 枢轴(20)在连接器主体(1)的两个凸缘(14、15)之间与轴向平行地形成。保持件(2)的一端具有轴承部(25),且枢轴(20)可以从可扩大的枢轴插入口(26)被装配到轴承部中。保持件(2)绕枢轴(20)可枢转地被支承并保持在临时停止位置和正常停止位置,临时停止位置是能自由地插入和拔出管(10)的位置,而正常停止位置是接合管(10)的隆起部(11)以防止管拔出的位置。当保持件(2)试图沿远离连接器主体(1)的方向越过临时停止位置枢转时,形成在枢轴插入口(26)的开口边缘处的止动爪(28)与接触面(21)接触。止动爪(28)深深地接合接触面(21),使得保持件不会被从该接合位置释放而无法进一步枢转。因此,避免了枢轴插入口(26)扩开,枢轴(20)被移离的情况。

    公差环
    4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534148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1980052340.X

    申请日:2019-06-05

    Inventor: 村上让司

    Abstract: 公差环(1)具有:筒状环主体(2),其具有弹簧特性;合口部(3),其形成在环主体(2)的周向两端缘(2a)之间;以及多个突起(4),其从环主体(2)径向突出并且具有由径向刚性引起的反作用力。公差环(1)具有合口部半周区域(11)和相对部半周区域(12),合口部半周区域(11)在中央处包括合口部(3),相对部半周区域(12)在中央处包括在径向上面对合口部(3)的相对部(7)。公差环(1)具有以连接合口部(3)和相对部(7)的直线(D1)隔开的第一X方向半周区域(13)和第二X方向半周区域(13)。将Z方向定义为沿着环主体(2)的轴中心的方向,将Y方向定义为穿过合口部(3)和环主体(2)的轴中心的方向,将X方向定义为正交于Y方向和Z方向的方向。第一X方向半周区域(13)中的反作用力的X方向分量的总和等于或小于合口部半周区域(11)中的反作用力的Y方向分量的总和。

    公差环
    4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709814B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1680039023.0

    申请日:2016-07-26

    Abstract: 一种公差环,其具有:圆筒状的主体部,其具有内周面及外周面;以及多个隆起部,其从主体部的内周面朝向径向外侧隆起。主体部具有凹部,该凹部从主体部的端部延伸到多个隆起部中的至少一个隆起部并在隆起部的内部通过。

    联轴器结构
    4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709813B

    公开(公告)日:2020-01-21

    申请号:CN201680038875.8

    申请日:2016-07-26

    Abstract: 一种联轴器结构,具备轴、轴插入的套筒、以及公差环。公差环具有圆筒状的主体部、及从主体部的内周面朝向径向外侧隆起的多个隆起部,公差环被嵌合到轴的外周面与套筒的内周面之间。在轴的外周面与主体部之间设置有将隆起部的内外连通的连通路。

    软管夹
    4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603626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680079777.9

    申请日:2016-02-25

    Inventor: 中村裕司

    Abstract: 提供一种真圆性不易下降、进而紧固力容易变得均匀的软管夹。软管夹(1)具备:夹主体(10),其紧固软管;以及第1贯穿孔(41),其从夹主体(10)的圆周方向的中心(OM)朝向该圆周方向的一方侧偏置而形成;第2贯穿孔(42),其从圆周方向的中心朝向与第1贯穿孔(41)相反的一侧偏置而形成。第1贯穿孔(41)的中心(OX)相对于夹主体(10)的宽度方向的中心线(X)位于第1侧,第2贯穿孔(42)的中心(OY)相对于夹主体(10)的宽度方向的中心线(X)位于第2侧。

    联轴器结构
    4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709813A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680038875.8

    申请日:2016-07-26

    Abstract: 一种联轴器结构,具备轴、轴插入的套筒、以及公差环。公差环具有圆筒状的主体部、及从主体部的内周面朝向径向外侧隆起的多个隆起部,公差环被嵌合到轴的外周面与套筒的内周面之间。在轴的外周面与主体部之间设置有将隆起部的内外连通的连通路。

    转矩传递装置用的公差环
    4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874231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580003180.1

    申请日:2015-02-18

    Inventor: 蔵地启文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7/021 F16C27/02 F16D1/0835 F16D7/02

    Abstract: 转矩传递装置用的公差环(20)配置于两轴构件之间、即内轴构件与外轴构件之间的环状空间。公差环(20)设置有环状部(24)和多个山脊状部(26)。环状部(24)为圆筒状并与两个轴构件中的一者接触。多个山脊状部(26)在两个轴构件之间弹性变形且在周向上并排配置。环状部(24)设置有座部(24b),该座部(24b)形成在周向上彼此相邻的山脊状部(26)之间。多个山脊状部(26)包括:所选择山脊状部(26(s)),该所选择山脊状部(26(s))具有相同的形状且具有相同的轴向位置;以及除所选择山脊状部(26(s))以外的未选择山脊状部(26(h))。所选择山脊状部(26(s))与未选择山脊状部(26(h))具有轴向位置不同的长度方向上的中点。

    软管夹
    5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770701B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080063611.0

    申请日:2010-02-12

    Inventor: 中村裕司

    Abstract: 一种软管夹,在主体部(2)的一个端部上设置有第一夹紧片(6),而在另一个端部上设置有第二夹紧片(7)。从第一夹紧片(6)侧朝向第二夹紧片(7)形成有锁止部(L1),并且在第二夹紧片(7)的连接根部处突出设置有限制部(R1)。当为了使主体部(2)从被缩径了的状态向扩径状态转变而对两个夹紧片(6、7)进行接近操作时,由于锁止部(L1)将与限制部(R1)的上表面抵接,因此,限制了随着接近操作而第二夹紧片(7)向抬起方向位移的情况。由于在该期间内,通过锁止部(L1)与形成在限制部(R1)的上表面上的引导面(15)滑动接触,从而使锁止部(L1)向第二夹紧片(7)的承受部(A1)被诱导,因此,能够使锁止部(L1)与承受部(A1)的卡止动作受到引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