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带叶兜兰物种鉴定的CAPS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028509B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311622309.X

    申请日:2023-1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带叶兜兰物种鉴定的CAPS分子标记及其应用。本发明通过对已发表的兜兰遗传图谱中带叶兜兰和同色兜兰的转录组序列进行分析比对,得到用于区分鉴定带叶兜兰与其他物种兜兰物种的SNP位点,基于该SNP位点,本发明开发了区分鉴定带叶兜兰和兜兰属其它物种的SNP‑CAPS分子标记以及检测分子标记的引物对。利用本发明提供的分子标记引物可实现对带叶兜兰的快速、准确检测鉴定,与现有技术中只有在开花的时候才能进行物种区分的方法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鉴定方法更加准确有效,为区分带叶兜兰与兜兰属其他物种提供了可靠的检测方法。

    一种爪哇棒束孢的高效产孢培养基、可湿性粉剂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726107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815539.6

    申请日:2024-06-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害虫微生物农药技术领域,提供大麦或大麦与麦麸组合在培养爪哇棒束孢或作为爪哇棒束孢培养基质中的应用。本发明研究发现大麦培养发酵爪哇棒束孢的产孢量要显著优于其他基质,并基于此经过大量研究,获得一种爪哇棒束孢的固体发酵培养基。利用本发明的固体发酵培养基进行爪哇棒束孢的培养,爪哇棒束孢的产孢率很高,孢子产量可达4.5×109个孢子/g。利用本发明的固体发酵培养基能够在生产爪哇棒束孢生物菌剂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本发明还开发了适配该培养基培养得到的爪哇棒束孢的可湿性粉剂,利用该可湿性粉剂对介壳虫进行防治能对其产生致死侵染效果,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一种城市绿地生态系统蒸散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90556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781237.1

    申请日:2024-06-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态水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城市绿地生态系统蒸散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方法,按不同植被、不同群落和不同区域尺度,采取野外样地调查、定位观测、流动观测和模型模拟方法,开展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大气‑植被‑土壤的生态水文过程分析。本发明通过分析城市不同时空尺度上绿地生态系统的蒸散和生态过程的时空变化特征,揭示影响该地区绿水生态系统的蒸散和生态过程的主导因子,通过耦合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蒸散和生态过程各因子,阐明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蒸散和生态过程的响应机制,以期为城市绿地管理规划和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数据参考。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排水效果评估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875789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093710.7

    申请日:2024-01-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海绵城市排水效果评估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城市区域在历史时间段的降水传感数据、输水管道传感数据和排水管道传感数据;基于所述输水管道传感数据,根据预设的数据算法,确定所述目标城市区域在所述历史时间段的水存量数据;根据所述降水传感数据和所述输水管道传感数据,基于场景预测算法,预测所述目标城市区域在所述历史时间段的水场景;基于所述水场景以及预设的场景和排水效果的对应数学关系模型,根据所述排水管道传感数据和所述水存量数据,计算所述目标城市区域对应的排水效果参数。可见,本发明能够更加精准和全面地对城市区域的存水和排水情况进行监控,提高排水效果分析的效率和效果。

    基于3D扫描的精准施肥系统及方法
    5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160478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354628.5

    申请日:2024-03-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3D扫描的精准施肥系统及方法。包括:用于记录树木信息的第一数据储存模块、用于对树木进行扫描的3D扫描模块、用于对比判断的识别模块、用于发送控制命令的单片机以及施肥端;所述识别模块与所述3D扫描模块、第一数据储存模块和单片机电连接,用于接收3D扫描模块录入的树木信息并且与第一数据储存模块内记录的树木信息做对比,确认树木的种类和年龄最终根据对比结果发送信号给单片机,由单片机控制施肥端进行施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