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装消声装置的横流式冷却塔

    公开(公告)号:CN215337827U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21559761.2

    申请日:2021-07-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加装消声装置的横流式冷却塔,包括塔体,以及固定于塔体内的填料结构、喷淋结构和吸风结构;塔体设置有相通的侧面进风口和顶部出风口,填料结构设置于喷淋结构的下方,吸风结构设置于顶部出风口的下方;侧面进风口处设置有第一消声装置,顶部出风口处设置有第二消声装置;第一消声装置包括至少两列交错而设的第一消声元件,第二消声装置包括若干个倾斜设置的第二消声元件。该冷却塔不仅能够降低水温,而且只需考虑单面通风要求,可减少安装空间,特别适合安装在单面通风良好,另外一面通风较差的场地。同时,冷却塔加装消声装置能够降低噪声对周边环境影响,特别适合安装在距离敏感点比较近或有噪声要求的场地。

    一种建筑物天棚网架节点构件

    公开(公告)号:CN208815742U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821347917.9

    申请日:2018-08-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建筑物天棚网架构件属于建筑领域,其圆钢管的两端口处均设有封口密封板,封口密封板上均设有两组径向对称的螺口,圆钢管的两端均套装着圆形套帽,圆形套帽外部固定有圆弧形耳板,圆弧形耳板上设有弧形连接孔,圆弧形耳板两侧的圆形套帽端头上均设有与螺口配合使用的通孔,圆形套帽通过螺杆穿过通孔后与螺口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建筑物天棚网架节点构件,具有重量轻,工厂化化预制生产,现场无焊接拼装,以满足建筑和结构的建造需要。圆钢管和圆形套帽在工厂内计算机控制焊接组装成一个构件,再运到现场螺栓固定拼装,现场施工所需人员少,施工效率高,节约了高空作业时间。

    一种新型光伏光电集热墙
    4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815706U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821263560.6

    申请日:2018-08-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光伏光电集热墙属于建筑节能领域,包括内墙和光伏电池,其内墙的底端固定在基座上,内墙外侧的基座上安装着外置玻璃板,内墙和外置玻璃板的顶端安装着顶板,外置玻璃板的上部设有空气流道上通风口、下部设有空气流道下通风口;内墙的上部设有内墙上通风口、下部设有内墙下通风口,内墙上通风口和内墙下通风口之间的内墙外表面依次设有绝热层和光伏电池。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光伏光电集热墙,充分利用有限的建筑面积、达到发电和供暖通风等目的同时,结构更为精简,完全利用自然通风原理,无须直流风机,无须额外能量输入。对热量的利用更为有效,尤其是在室外温度偏低的情况下,对太阳能的综合利用率明显优于现有装置。

    一种用于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的叠合梁连接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8815683U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821264528.X

    申请日:2018-08-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的叠合梁连接结构,它包括有预制混凝土以及预埋在预制混凝土内的连接钢筋,连接钢筋为两层,每层至少2条,连接钢筋一端固定在预制混凝土内,另一端悬空,连接钢筋的悬空端折弯形成预埋连接环,预埋连接环上连接有承托筋,承托筋顶部侧壁端部折弯形成上连接环,承托筋底部侧壁端部折弯形成下连接环,上连接环、下连接环分别通过相应的插销筋连接在预埋连接环上,叠合梁主钢筋位于承托筋顶部、底部侧壁,以及插销筋顶部。采用本方案后的结构合理、接合性好、连接牢固可靠。

    一种运用于钢结构厂房的免开窗自然通风外墙的构造

    公开(公告)号:CN222878959U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420719181.2

    申请日:2024-04-09

    Abstract: 本新型提供一种运用于钢结构厂房的免开窗自然通风外墙的构造,包括室内侧墙体和室外侧墙体,所述室内侧墙体和室外侧墙体之间形成一个竖向通气道,所述竖向通气道位于室内侧的开口安装铝合金百叶开启窗;竖向通气道位于室外侧的开口安装铝合金百叶,位于铝合金百叶开启窗正下方的竖向通气道内安装电动旋转气扇;所述竖向通气道呈弯折型,竖向通气道位于铝合金百叶开启窗下方靠近室内侧的墙体面和竖直方向夹角为66°,靠近室外侧的墙体面和竖直方向夹角为95°。本新型可实现钢结构厂房外墙的自然通风,相比传统外墙、室内外空气交换效率得到明显提升。

    一种油烟排放系统
    4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454037U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20393517.6

    申请日:2023-03-06

    Abstract: 本新型提供一种油烟排放系统,适用于周边有新风进风的场所,尤其是商业综合体、医院、办公等公共建筑,可避免与周边新风进风系统短路,提高新风品质。包括排油烟竖井和高空排放管,所述排油烟竖井连通排油烟管道,所述排油烟管道出口连接油烟净化机,油烟净化机出口连接排烟风机,排烟风机的出口连通高空排放管,所述高空排放管顶部出烟口高于所述新风进风的场所所有建筑,高空排放管顶部出烟口上方设有伞型风帽,高空排放管底部设有泄油管,所述泄油管下方连通设有集油盘。本新型应用在建筑排烟系统的屋顶面,很好的对油烟进行排放,有效的改善了需要新风系统的建筑周边新风环境。

    一种基于电力载波技术的智能电涌保护器

    公开(公告)号:CN217904017U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22253567.2

    申请日:2022-08-26

    Inventor: 刘前进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力载波技术的智能电涌保护器,包括安装壳,所述安装壳的内部嵌装有保护器,所述保护器的外部卡接有一对U形板,两个所述U形板之间通过连板固定连接,所述U形板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拉绳,两个所述拉绳远离连接块的一端共同连接有拉环。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对保护器的便于拆卸,且整个过程中无需手进入配电箱过多,使得能避免更换保护器时手进入配电箱过多,出现碰触电线及其他零件的情况,且可便于对保护器进行安装,且同样无需手进入配电箱过多,避免碰触电线及其他零件造成电线接头及其他零件松动,值得推广及使用。

    一种交通监控装置
    4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7208550U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20297189.5

    申请日:2022-02-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交通监控装置,包括主体箱,所述主体箱一端左部和一端右部均设置有移动组件,所述主体箱另一端设置有箱盖,所述主体箱另一端左部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另一端设置有支柱,所述支柱远离调节组件的另一端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另一端设置有摄像仪,两个所述移动组件呈左右对称分布。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市政交通监控装置,通过设置电机和调节组件,通过电机带动转动柱,再由转动柱带动主轮,通过主轮带动辅轮,使连接柱和连接盘便于带动立柱运转,从而使摄像仪便于调节使用方向,通过调节立柱和活动柱的使用长度,从而使摄像仪在维修时便于调节使用高度,从而提高使用效率。

    一种新型冷凝水回收补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7178870U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20520185.9

    申请日:2022-03-11

    Inventor: 余红海

    Abstract: 本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冷凝水回收补水装置,包括冷凝水输送泵、凝水回收管、冷凝水回收罐、补水泵、软化水箱、自动控制装置、装置底座、定压罐。装置底座提供所述冷凝水回收补水装置的一个底座基础;冷凝水输送泵水泵进口连接空调冷凝水管,水泵出口连接冷凝水回收管;冷凝水回收罐进水管端连接所述冷凝水回收管,其出口的供水管连接补水泵;软化水箱连接在补水泵另一端;软化水箱通过补水泵补水后连接补水定压罐,通过定压罐补水定压后接入制冷、换热站房的系统补水管上;自动控制装置控制整个装置及联锁的程序显示。本新型完成冷凝水回收补水过程,很好的对空调冷凝水实现回收和补水,防止了水资源浪费。

    一种用于建筑钢梁的运输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4776074U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20539927.8

    申请日:2021-03-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钢梁的运输装置,包括两个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沿上下分布且与地面平行,两个支撑板之间垂直固连有四个立柱,且四个立柱分别位于支撑板靠近四个角的位置,位于前侧的两个立柱以及位于后侧的两个立柱之间均固连有横档,两个所述横档之间转动贯穿插接有第一转轴。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支撑板,在对钢梁的运输过程中,相对与传统的吊装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运输方式无需对既有建筑的屋面进行拆除操作,当需要运输到指定位置时,能够通过可拆卸的外窗、外门作为钢梁进入口,同时还可事先将钢梁集中堆放于钢梁进入口附近,从而在减少工程损失的同时,缩短了施工工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