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106906B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0910200689.1
申请日:2009-12-24
Applicant: 上海张江中药现代制剂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IPC: A61K36/61 , A61K9/68 , A61K8/97 , A61Q11/00 , A23G3/48 , A23G4/06 , A61P1/02 , A61K31/352 , A61K31/2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口气清新和口腔清洁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比的原料药组成:5-90%的丁香挥发油,5-90%的茶多酚,5-90%的绿原酸。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含有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口气清新和口腔清洁制剂,该制剂包括口香糖、糖果和嗽口剂等。经过药效学研究发现,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对口腔治病菌具有很强的协同抑制作用,可用于口气清新和口腔清洁。
-
公开(公告)号:CN103665176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210330656.0
申请日:2012-09-07
Applicant: 上海张江中药现代制剂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IPC: C08B37/00 , A61K31/733 , A61P3/04 , A23L1/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果聚糖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首先将浙江产麦冬(浙麦冬)块根经乙醇提取除杂,而后用水提取,经乙醇分级沉淀后,干燥即得到一种果聚糖提取物(分子量2000~10000范围内)。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果聚糖提取物,耗时短、成本低,能进行大量制备而适应工业化生产。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该果聚糖提取物在制备治疗减肥的药物、食品或保健品中的应用。本发明利用腹型肥胖小鼠模型考察该果聚糖提取物的功能,实施例及其动物结果证实该果聚糖提取物具有显著的减肥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183651A
公开(公告)日:2013-07-03
申请号:CN201110450609.5
申请日:2011-12-29
Applicant: 上海张江中药现代制剂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IPC: C07D30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羊踯躅提取物中制备闹羊花素III的方法,包括步骤:(1)大孔吸附树脂纯化;(2)反相色谱纯化。本发明是一种制备闹羊花素III的简化工艺,能极大地提高闹羊花素III的得率,可用于闹羊花素III的工业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02144999B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010107770.8
申请日:2010-02-09
Applicant: 上海张江中药现代制剂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IPC: A61K31/365 , A61P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结构式(I)表示的洋川芎内酯H(senkyunolide H)的医药新用途。本发明采用动物模型,研究了洋川芎内酯H对大鼠中脑动脉阻断(MCAO)致局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及氯化钾(KCL)诱导大鼠皮层扩散性抑制模型中大鼠脑血流量变化的影响,药理结果证实洋川芎内酯H可显著提高MCAO造模后大鼠的脑血流量,并可在再灌注后迅速恢复并超过造模前原先的脑血流量,显示出一定的脑保护作用。此外,洋川芎内酯H可对抗由KCL诱导的大鼠局部脑血管收缩致脑血流量下降的情况,因此,洋川芎内酯H可用于制备防治脑卒中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2108072B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0910200693.8
申请日:2009-12-24
Applicant: 上海张江中药现代制剂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IPC: C07D307/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当归提取物中制备洋川芎内酯I的方法,包括步骤:(1)大孔树脂纯化步骤;(2)萃取纯化步骤;(3)色谱纯化步骤。本发明能简化洋川芎内酯I的制备工艺,并极大程度地提高得率。此外,本发明选用我国传统中药当归的提取物制备洋川芎内酯I,可以完全取代原基源植物川芎。因此,本发明可用于洋川芎内酯I的工业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03053779A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110316436.8
申请日:2011-10-18
Applicant: 上海张江中药现代制剂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IPC: A23G4/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标本兼治用于清除口臭的口香糖,含有金银花、茶多酚、藿香、甘草以及胶基和糖分。本发明的特点是:以上组分组合在一起后,各组分的功效发挥了协同作用,口香糖咀嚼时散发出的芳香气味可以清除口腔内的臭味。本发明无毒副作用,不仅对消除口臭有明显效果,还具有一定的药性功能——可以直接针对根本,化湿癖秽,清胃泻火,起到标本兼治清除口臭的效果。同时由于口香糖的便携性,食用方便,应用范围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02641304A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1110040133.8
申请日:2011-02-18
Applicant: 上海张江中药现代制剂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IPC: A61K36/00 , A61K36/482 , A61K9/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处方中含有生药材粉末的中药制剂原料干法制粒颗粒成品率的方法,其特征是向中药生药材粉末中加入适量复合辅料,该复合辅料由微分硅胶、plasdone S-630和硬脂酸镁组成,采用混合机混合均匀后干法制粒。本发明的优点如下:1)本发明方法简单,只需在中药生药材混合过程中添加少量复合辅料即可,操作方法简单,基本不会延长生产时间;2)复合辅料添加量少,提高患者的顺应性的同时也最大化地降低了生产成本;3)该复合辅料中所含有的各种辅料均为制剂常用辅料,服用后无毒性及不良反应;4)该混合辅料不仅可以提高中药材粉末的压缩成型性,同时具有防潮、改善中药制剂原料流动性等特点,可提高中药制剂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2552413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010608340.4
申请日:2010-12-23
Applicant: 上海张江中药现代制剂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IPC: A61K36/61 , A61L9/013 , A01N65/28 , A61P25/00 , A01P3/00 , A61K31/045 , A01N31/02 , A61L101/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车内提神醒脑同时除菌的中药混合挥发油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比的原料药:20-40%的丁香,20-40%的川芎,5-20%的冰片,30-60%的苍术混合提取挥发油后,加入5-20%的冰片,纯化后制的。经过药效学研究发现,本发明的中药混合挥发油对中枢神经兴奋性有较强的作用,从而表现出醒脑和兴奋作用效果,同时本中药混合挥发油对于空气中的细菌有很强的协同抑制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526379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010608330.0
申请日:2010-12-23
Applicant: 上海张江中药现代制剂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IPC: A61K36/888 , A61P35/00 , A61K125/00 , A61K127/00 , A61K131/00 , A61K135/00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抗癌新药尖尾芋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它以植物尖尾芋(Alocasia eucullatta(Dour)Schott)为原料,制成可以治疗癌症的活性提取物。采用溶剂提取法、溶剂萃取法、树脂吸附法、正相柱层析法、反相柱层析法、凝胶层析法等工艺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工艺,并结合浓缩干燥、冷冻干燥、喷雾干燥等常用干燥方法制备成尖尾芋提取物,将制成的尖尾芋提取物作为抗癌活性成分在癌症治疗中进行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991568B
公开(公告)日:2012-02-08
申请号:CN200910057749.9
申请日:2009-08-12
Applicant: 上海张江中药现代制剂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 上海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1/365 , A61P25/24 , A61P25/06 , A61P4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洋川芎内酯I(senkyunolide I)的医药新用途。发明人采用动物模型,研究了洋川芎内酯I对大鼠血浆及脑组织单胺类递质的影响、洋川芎内酯I对大鼠血浆和脑组织NO的影响以及洋川芎内酯I对小鼠痛阈的影响,随后的实施例及其药理结果将证实洋川芎内酯I具有调节单胺类递质,特别是5-羟色胺(5-HT)在血浆及脑组织中的含量,因此,洋川芎内酯I可用于制备防治抑郁症及偏头痛症,以及其他5-羟色胺能系统相关疾病的药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