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U型后张法张拉的预制地下连续墙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149680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10743985.6

    申请日:2016-08-26

    Inventor: 胡坚尉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5/20 E02D1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U型后张法张拉的预制地下连续墙,用于对基坑进行支护,所述基坑内挖有槽段,其包含连续设置的多幅预制地连墙,单幅预制地连墙包含:预制地连墙墙体;管套,通过预埋的方式在预制地连墙墙体长度方向进行设置,并在墙体内形成U型回路;管套可从预制地连墙墙体内抽出,并在抽出后留下的U型孔洞内穿入预应力钢绞线。其优点是:在每幅地连墙内预留U型孔洞并在孔洞内穿入钢绞线,通过对钢绞线施加预应力,以起到减小围护墙自身变形、保护周边环境的目的。

    一种给水厂用生物粉末活性炭循环净化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145385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10641705.0

    申请日:2016-08-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给水厂用生物粉末活性炭循环净化系统,其包括:生物粉炭净化设备、生物粉炭驯化降解池及回流泵鼓风机房;该生物粉炭净化设备为长条形推流式布置形式,包括炭水混合池、生物粉炭吸附池、生物粉炭分离过渡池及生物粉炭沉淀分离池;该生物粉炭沉淀分离池包括出水管及设置在底部的生物粉炭泥排放管,该生物粉炭泥排放管连通到通过生物粉炭驯化降解池;该生物粉炭驯化降解池包含菌种投加装置;该回流泵鼓风机房包含鼓风机和回流泵,该回流泵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的生物粉炭驯化降解池与炭水混合池。本发明提供的净化系统池型布置合理紧凑,管路少,造价低,占地面积小,处理效率高,可广泛应用于大型给水厂泥沙沉淀后水的深度处理。

    一种非潮湿环境用电缆接头防火保护盒

    公开(公告)号:CN106129926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684197.4

    申请日:2016-08-18

    Inventor: 李双凤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G3/088 A62C3/16

    Abstract: 一种非潮湿环境用电缆接头防火保护盒,其上设置有常开的防火散热部件,以及与该防火散热部件通信连接的温度传感器。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防火保护盒内的实时温度未超过预设警戒值时,控制防火散热部件常开;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防火保护盒内的实时温度超过预设警戒值发生火灾时,控制防火散热部件关闭;当电缆接头因内部热量迅速聚集发生爆炸但防火保护盒内的实时温度尚未超过预设温度警戒值时,常开的防火散热部件提供有效的泄压通道,后续继发火灾,控制防火散热部件关闭。本发明利于电缆接头的散热,能有效减少因热量聚集而引发的爆炸或火灾事故;并且一旦发生火灾时,能有效阻隔火舌,防止火势延燃至其他同隧道敷设的电缆。

    一种用于给水厂的生物粉末活性炭净化处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045063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641711.6

    申请日:2016-08-08

    Inventor: 芮旻 徐俊 段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给水厂的生物粉末活性炭净化处理系统,其包含:生物粉炭吸附池,该池内填有生物粉末活性炭,待净化的水输入到该生物粉炭吸附池中;与生物粉炭吸附池出口连接的粉炭分离池,其设置有用于排放净化水的第一出口及用于排出生物粉末活性炭的第二出口;与粉炭分离池第二出口连通的生物粉炭降解池,其还设置有鼓风曝气入口;该生物粉炭降解池的出口连通到生物粉炭吸附池。本发明的净化系统处理受污染原水,将生物粉末活性炭对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分为两个过程——吸附和降解,分别在生物粉炭吸附池和生物粉炭降解池中进行,处理效率高,净化效果好,生物粉末活性炭能反复使用,能耗低,可广泛应用于给水厂泥沙沉淀后水的深度处理中。

    一种防水电缆接收井
    39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951882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372344.4

    申请日:2016-05-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29/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水电缆接收井,它主要包括设置在地下工程上方的井体,设置在井体上方的井盖,其特征在于井体底部的一侧设置高台,所述高台与井体底部设有高度差,使得井体底部的另一侧形成储水区,储水区一侧的井体侧壁设置有穿墙预埋管,高台内设置有穿墙预埋管,储水区一侧设置有排水管。与常规电缆接收井相比,增加了排水管、高低差井底,造价约增加15%,但将水害的影响基本解除,使地下工程设备用房内设备可以安全运行,效益远大于电缆接收井增加的造价。

    一种斜管沉淀池配水导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722105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510095856.6

    申请日:2015-0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斜管沉淀池配水导流装置,斜管沉淀池配水区末端设置有斜挡墙,所述斜挡墙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装置包括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为垂直导流板,下半部分为倾斜导流板,倾斜导流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介于α到90°之间。本发明的导流装置可以实现对配水均匀性的调整,同时增强絮凝效果。本发明导流板的设置保证正常絮凝作用的条件下,最大程度降低异重流、紊流等因素造成的不均匀现象,充分利用配水区有效容积进行絮凝作用,增强絮凝效果。通过削减不均匀流现象,可有效降低进入沉淀区的最大流速,从而实现絮凝至沉淀的平稳过渡,减少沉淀区进水对悬浮泥渣的扰动作用。

    可调式穿孔指形集水槽
    39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623933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510073574.6

    申请日:2015-02-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式穿孔指形集水槽,其包括一集水槽本体,所述集水槽本体设于一支撑柱的上方,所述集水槽本体的内部固设一内框架,所述内框架的外部套设有一外框架,所述内框架和所述外框架之间通过一可调节部件固接,所述外框架的下端固接于所述支撑柱,所述集水槽本体与所述支撑柱之间设有一可拆卸垫块。本发明可以轻松地调节集水槽本体的高度,从而保证集水槽能稳定地运行。

    适用于狭窄岸段的防汛墙
    39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532784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710005.3

    申请日:2014-1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狭窄岸段的防汛墙,其包括一墙身和多个桩基,桩基位于墙身的下方,墙身包括一墙体和一底板,墙体的两侧分别为靠岸侧和临水侧,底板包括一趾板和一踵板,趾板和踵板均连接于墙体的下端部,趾板分布于墙体的靠岸侧,踵板包括一踵板本体部和一桩基连接部,踵板本体部由墙体的下端部沿墙体的临水侧斜向下延伸,踵板本体部的上表面与墙体的临水侧的规划河床泥面线重合,桩基连接部位于踵板本体部的下端部,桩基连接部为竖直向下延伸,桩基分别固接于趾板的下端面和桩基连接部的下端面。本发明的防汛墙具有陆域占地少、轻型美观、抗滑抗冲能力强、有效防止底板下部掏空等优点,还具有实际应用范围广的优点。

    支挡结构土压力的解析算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60597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283568.9

    申请日:2014-06-23

    Inventor: 杨剑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支挡结构土压力的解析算法,可以较为准确的得出刚性支挡结构的被动土压力,包括下述步骤:假设支挡结构后土体滑动土楔;对滑动土楔划分水平层,取水平微单元体;水平微单元体作用力分析;水平微单元体水平方向受力平衡分析;水平微单元体竖直方向受力平衡分析;联立方程求解未知量;推求被动土压力强度、被动土压力系数、被动土压力合力和被动土压力合力作用点。本发明的优点和效果在于:综合考虑了支挡结构后填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支挡结构形状和支挡结构与填土之间界面摩擦特性,公式推导严密,不需过多假设,精确满足力学平衡条件,方程简洁明晰,计算结果精确可靠,属于土压力的解析算法,根据本方法思路同时可以方便地应用于支挡结构主动土压力的求解,可为支挡结构的土压力准确计算提供依据。

    一种下穿地道与综合管廊合建的断面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5804116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10198722.1

    申请日:2016-04-01

    Inventor: 夏炎早 崔艺斌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29/045 E02D29/05

    Abstract: 本发明主要是提供一种下穿地道与综合管廊合建的断面结构,它主要包括综合管廊和机动车道,所述城市下穿地道包括地道暗埋段和地道敞口段,其特征在于:在地道敞口段,机动车道下方合建综合管廊,且敞口段综合管廊与机动车道位于上下相互隔离的箱体内;在地道暗埋段,综合管廊位于机动车道中部的箱体内。本发明将地道与综合管廊系统一体化设计,目的是高效利用地下空间,减少道路征用面积,从而起到减少建设投资,增加行车平顺性的作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