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显示板
    3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21044C

    公开(公告)日:2009-07-29

    申请号:CN200510113598.6

    申请日:2005-10-13

    Inventor: 崔勋永 许民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J11/36 H01J11/16 H01J11/24 H01J2211/366

    Abstract: 一种等离子显示板包括彼此相对的第一和第二基板、地址电极、第一和第二阻隔壁、第一和第二电极和荧光体层。地址电极在第一基板上形成并沿着第一个方向延伸。第一阻隔壁形成在第一基板上并分隔出多个第一放电单元。第一阻隔壁包括布置在第二方向的第一阻隔壁构件,以及布置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二阻隔壁构件。第一和第二电极沿着第二方向延伸并布置在第一放电单元中,与第一阻隔壁构件相对应。第二阻隔壁形成在第二基板上并分隔出第二放电单元。第二阻隔壁包括第三阻隔壁构件,其对应与第一阻隔壁构件并朝着第一基板突出;以及第四阻隔壁构件,其对应于第二阻隔壁构件并朝着第一基板突出。荧光体层形成在第二基板的放电单元中。

    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及驱动该显示面板的设备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188083A

    公开(公告)日:2008-05-28

    申请号:CN200710136234.9

    申请日:2007-07-11

    Inventor: 金东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等离子体显示面板、一种用于驱动该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设备和方法。该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包括:前基底和后基底,彼此相对布置;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形成在前基底上并包括透明电极和汇流电极;寻址电极,沿与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交叉的方向形成在后基底上;障肋,布置在前基底和后基底之间的空间中,从而形成多个放电室,其中,透明电极的总面积中的透射可见光线的透明电极的净面积(ST)与放电室的面积(SC)之比满足式子0.51≤ST/SC≤0.83。

    等离子显示板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577699A

    公开(公告)日:2005-02-09

    申请号:CN200410069079.X

    申请日:2004-07-16

    Inventor: 李炳俊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一种等离子显示板及其制造方法,其中,通过防止错误放电,图像的质量能够被改善。一种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具有许多放电单元的等离子显示板包括:多个屏蔽肋,通过屏蔽肋,放电空间被确定在上衬底和下衬底之间;和一个形成在每一个屏蔽肋上的低介电常数的氧化物膜。一种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制造等离子显示板的方法包括步骤:形成屏蔽肋在下衬底上,以使得放电空间被在上衬底和下衬底之间的屏蔽肋确定;和形成一个低介电常数的氧化物膜在每一个屏蔽肋上。按照本发明的一种PDP及其制造方法,因为错误放电不发生,所以,等离子显示板的图像质量被改善。

    等离子体显示板
    3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65941C

    公开(公告)日:2004-09-08

    申请号:CN00119951.X

    申请日:2000-06-30

    Inventor: 宋满镐

    Abstract: 等离子体显示板公共电极和扫描电极位于前基片底面上,相间分布并平行;第一电介质层位于前基片底面上,公共电极和扫描电极嵌入其中;寻址电极位于后基片上并与公共电极和扫描电极正交;第二电介质层位于后基片顶面上,寻址电极嵌入其中;隔壁构成放电空间,每个隔壁包括第二电介质层顶面上的白色隔壁和白色隔壁顶面上的辅助隔壁,后者仅反射波长420-550毫微米的光;红色、绿色和蓝色磷光体层位于第二电介质层上各隔壁之间。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3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424739A

    公开(公告)日:2003-06-18

    申请号:CN02155877.9

    申请日:2002-12-13

    Inventor: 秋庭丰

    Abstract: 在平行的X显示电极(2)与Y显示电极(3)之间的空间中形成中间电极(18)。设置在前基底和后基底之间的金属阻挡肋(16)划定各单元。中间电极(18)和各金属阻挡肋(16)被接地,并且被用作阳极。通过驱动一个地址电极(7)以及Y显示电极(3),从具有用各荧光层(10)涂覆的表面的各单元中选出一个,并且用壁电荷对被选出的单元中的Y显示电极(3)进行充电。负电压被施加到Y显示电极(3),以便将Y显示电极用作阴极。电荷被存储在Y显示电极(3)与中间电极(18)之间,以产生一个电场。随着电场强度增加到一个足够高的水平,就在Y显示电极(3)与X显示电极(2)之间发生瞬时放电,并产生强烈的紫外线。受到紫外线激发的荧光层(10)发出可见光。只有窄脉冲电流流过X显示电极(2)与Y显示电极(3),使之能在高的发光效率下抑制功率损耗。因此,本发明能实现功率损耗的降低,同时保持高的发光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