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单元发电效益最大化布置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4362937B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410459008.4

    申请日:2014-09-10

    Abstract: 光伏发电单元发电效益最大化布置结构,包括成排布置的光伏组件串(1),布置在每排光伏组件串(1)前方中间位置的汇流箱(2),同排中的每个光伏组件(11)通过一级汇流电缆(7)与汇流箱(2)连接,位于每排光伏组件串(1)前方中间位置的单个汇流箱(2)通过二级汇流电缆(3)与逆变器(4)连接,所述的逆变器(4)位于场区主干道(6)的一侧,所述的逆变器(4)有二台,每台逆变器(4)连接同侧的一半光伏发电单元(8),两台所述的逆变器(4)与变压器(5)连接,所述的光伏发电单元(8)逆变器总输出功率1MW。本发明通过综合考虑直流电缆用量、线路损耗、线路压降变化、逆变器功率输出等因素,达到使光伏发电单元发电效益最大化布置的目的。

    薄膜光伏电站大距离差直流汇流电缆差异化配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93499A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410510211.X

    申请日:2014-09-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S40/00 H02B1/202

    Abstract: 薄膜光伏电站大距离差直流汇流电缆差异化配置方法,提出光伏串列(1)至直流配电柜(7)间线路压降应趋于一致的配置原则,包括:第一,根据光伏串列(1)与汇流盒(3)间距离的不同选用不同截面汇流电缆,第二,根据汇流盒(3)与汇流箱(5)间距离的不同选用不同截面汇流电缆,第三,根据汇流箱(5)与直流配电柜(7)之间距离的不同选用不同截面汇流电缆。本发明采用大距离差直流汇流电缆差异化配置技术,不同组件最终接至同一台逆变器直流电缆压降趋于一致,提高了逆变器最大功率跟踪效果,减少了附加(发热或环流)损耗,使得各光伏组件工作于最大功率点,提高了光伏组件的输出功率。

    一种海上风电场感性无功分散式补偿配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39329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766623.3

    申请日:2024-06-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上风电场感性无功分散式补偿配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计算待补偿的海上风电场升压变压输电系统的送出系统感性无功补偿需求和场区风电场感性无功补偿需求;将送出系统感性无功补偿需求的一半确定为海上风电场升压变压输电系统中陆上集控中心电抗器配置容量;根据送出系统感性无功补偿需求的一半与场区风电场感性无功补偿需求,得到每台风机侧箱式变压器电抗器的容量;按照确定的陆上集控中心电抗器配置容量,为陆上集控中心配置电抗器;按照确定的风机侧箱式变压器电抗器的容量,为每台风机侧箱式变压器配置电抗器。本发明有效解决海上风电场场区和送出海缆网损过大的问题,节约海上升压站面积和投资成本。

    一种级联式可变速微抽蓄发电电动机

    公开(公告)号:CN118631004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615831.3

    申请日:2024-05-17

    Abstract: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级联式可变速微抽蓄发电电动机,包括相互配合的定子结构和转子结构;定子结构设置于转子结构的外侧;所述定子结构包括定子本体,定子本体中嵌有两套叠设的定子绕组,两套定子绕组的极数不同,与转子结构相互配合;两套定子绕组分别为功率绕组和控制绕组,功率绕组和控制绕组的相序反接;所述转子结构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均为笼型转子;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相对的端部通过中间导条反向连接;所述中间导条作为转子绕组。本发明具备对输出功率的有功和无功解耦控制、动态匹配电网功率需求的特点,能够实现规模化生产。

    一种新能源电站集电线路单回多分支优化系统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75066B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311134520.7

    申请日:2023-09-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电站集电线路单回多分支优化系统及其方法,该优化系统包括多回集电线路,单回所述集电线路包括多个新能源发电单元组,多个新能源发电单元组分别对应接入单个电缆分支箱的不同分支处;单个电缆分支箱的输出端通过与其对应的开关柜连接至变压器的输入端;变压器的输出端与电网相连。该方法通过根据新能源发电单元数量和其对应的容量以及集电线路平均输送容量确定集电线路回路数;以及根据单回集电线路的输送容量和所选用最大截面电缆载流量来确定该回集电线路的分支数量。本发明通过设置电缆分支箱对单回路集电线路进行多分支优化,从而优化集电线路回路数,尽可能发挥集电线路输送能力,降低集电线路的整体造价。

    一种海上升压站主变与GIS设备间接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67499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259634.2

    申请日:2024-03-0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海洋风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海上升压站主变与GIS设备间接线方法,采取T接架空导线的方式连接海上升压站主变与GIS设备及避雷器,架空导线采用防腐型铝包钢芯铝合金绞线,按照经济电流密度进行导线截面初选,并通过导线极限输送能力校验,且需满足海上升压站海拔高程下不产生全面电晕的最小截面要求。本发明提出的连接方法施工简易、运维方便,可减小220kV电缆夹层室面积,能有效缓解海上升压站电缆敷设通道紧张的压力,提升平台空间利用率,适合海上升压站主变户外布置应用场景。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存储有该方法程序的非暂态可读记录媒体及包含该媒体的系统,通过处理电路可以调用程序,执行上述方法。

    地下核电站移动式废液处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534221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1910842556.8

    申请日:2019-0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下核电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地下核电站移动式废液处理系统,包括处理洞室,处理洞室内设有废液收集贮存罐、多层废液处理装置贮存库、移动式废液处理装置和导轨传输系统,导轨传输系统一端上方设有与废液收集贮存罐连通的废液排放管,移动式废液处理装置通过导轨传输系统在废液排放管下方与多层废液处理装置贮存库之间流转,还设有接收移动式废液处理装置排放的多级废液处理罐,多级废液处理罐下方设有贮存排放箱。本发明地下核电站移动式废液处理系统,在发生严重事故时可通过重力势能差非能动地循环处理放射性浓度高的废液,可快速运输并处理放射性废液,保障地下核电站的放射性安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