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致密储层水平井间歇式体积压裂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86025B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111033372.0

    申请日:2021-09-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致密储层水平井间歇式体积压裂装置及方法,涉及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领域,其包括自上而下依次柔性相连的传送柱、柔性链、压裂组件以及导向组件,其中,所述压裂组件包括:安装仓;驱动组件,其动力输入端与供液管相连通,其动力输出端与传动机构相连,且所述传动机构能够带动驱动塞沿驱动缸进行上下滑动,所述驱动缸固定嵌入于所述安装仓中;连接管,其一端与所述驱动组件的出液端相连通,另一端与驱动缸相连通,且所述连接管上还设置有单向阀;以及供砂器,设置于所述安装仓的一侧,用于为所述驱动缸定量供给砂体;且,所述驱动缸的上方还连接有喷液头。

    井下连续油管支撑套管的自动拆除设备及其拆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14590B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110018650.9

    申请日:2021-01-07

    Abstract: 井下连续油管支撑套管的自动拆除设备,包括自动拆除装置、工控机、连续油管输送系统和起吊系统;自动拆除装置包括底座,底座包括上板和下板,上板和下板通过若干根支柱固定连接,上板与下板上对应开设有连续油管通过孔,连续油管穿过连续油管通过孔,所有支撑套管包裹在连续油管外侧;综上所述,本发明井下连续油管挤压成型式支撑套管自动拆除设备,实现了挤压成型式支撑套管的自动拆除,且不中断连续油管从井下的拔出动作,有益于提高工作效率;该支撑套管由简单的平整板挤压而成,通过顶针穿入连续油管和套管缝隙,并协同控制顶针空间方位的方式将支撑套管撑开,并利用金属成型的方式平整套管,实现回收和重复利用。

    一种基于水力振荡的非常规储层钻进减阻降摩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943085B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110193834.9

    申请日:2021-0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水力振荡的非常规储层钻进减阻降摩装置,包括振动轴、导轨接头、振动节外壳、活塞、振动弹簧以及动力供给组件,其中,所述振动轴滑动穿过所述导轨接头,所述导轨接头远离振动轴的一端与振动节外壳固定相连,所述振动外壳内滑动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固定于振动轴的外圆周,且所述活塞与导轨接头之间采用多组振动弹簧相连;所述振动轴具有流道一,所述活塞具有流道二,所述振动节外壳具有流道三,所述流道一与流道二以及流道三相连通,以便钻井液依次经过流道一、流道二以及流道三进入至动力供给组件中,所述动力供给组件由该钻井液驱动,且能够为活塞提供轴向振荡动力。

    一种隔水导管扶正稳定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961591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773830.2

    申请日:2022-07-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隔水导管扶正稳定装置,其包括包括装置外壳和异径齿轮串,所述异径齿轮串安装在所述装置外壳上,所述异径齿轮串外边缘与井眼内壁相切,所述异径齿轮串的内部安装有拱形钢板夹层橡胶缓震垫,所述拱形钢板夹层橡胶缓震垫与缓冲层和隔水导管接头产生过盈配合,所述拱形钢板夹层橡胶缓震垫与缓冲层以及隔水导管接头之间的间隙设置有薄层缓冲橡胶。本发明装置中,当隔水导管下入时,异径齿轮串有疏通井眼和减小井壁摩擦的作用,导流线有减小摩擦的作用。

    一种非常规储层水平井可调式定向钻孔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946261B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010864003.5

    申请日:2020-08-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常规储层水平井可调式定向钻孔装置,包括钻杆以及钻具,其中,所述钻杆至少包括具有一定支撑性和形变能力的钻杆外壁,且进入至目标层的钻杆外壁的尾端设置有所述钻具;所述钻具包括一级液压马达组件、二级液压马达组件、偏置导向组件以及偏角调节组件,其中,所述一级液压马达组件的输出轴采用万向轴一连接有偏转轴一,所述偏转轴一的另一端连接有所述二级液压马达组件,所述二级液压马达组件的输出端采用偏转轴二连接有钻头;且,所述偏置导向组件能够为所述偏转轴一提供偏置导向力,从而使得钻头进行初步偏置导向;所述二级液压马达组件中定子部分的下方设置有所述偏角调节组件,用于进一步调节所述钻头的偏转角度。

    一种全自动测定致密储层矿化度演化规律的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320243B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1910590372.7

    申请日:2019-0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测定致密储层矿化度演化规律的方法和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液体添加部、碎样分选部、岩样粉碎部以及电导率测定部,箱体外设有数据采集与控制部;所述数据采集与控制部用于采集数据并提供控制服务;所述液体添加部用于添加液体;所述碎样分选部用于将所述岩样粉碎部产生的岩石碎样进行筛选;所述岩样粉碎部用于将岩石样本进行粉碎,得到岩石碎样;所述电导率测定部用于测量岩石碎样在液体中的电导率,分析矿化度演化规律。本发明实现了岩样粉碎‑筛选‑液体添加‑电导率测试‑矿化度演化规律分析的连续过程,每个步骤之间实现了无缝对接,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及时间成本。

    一种致密油藏二氧化氯油水井增产增注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0630217B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1910865169.6

    申请日:2019-09-12

    Abstract: 一种致密油藏二氧化氯油水井增产增注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利用预处理液除去井筒油套管内、外表面的结蜡、结垢及腐蚀物;2)利用前垫液中和、软化地层过多的二价金属阳离子Ca2+、Mg2+;3)利用主处理液对地层进行解堵;4)将后置液保留在射孔炮眼附近,清洁射孔炮眼;5)用顶替液将预处理液、前垫液、主处理液和后置液顶入地层,顶替液保留在油套管中;本发明将氧化由硫化亚铁与酸反应产生的H2S,以减少H2S对油套管的腐蚀,还可氧化生物有机质残余物和植物胶压裂液残留物及处理液中的胶束剂和互溶剂可溶解岩石孔隙内残留的重烃,并作为反应残物的结合剂,有效的防止了二次污染,提高了酸化解堵的效果。

    自发渗吸作用对水驱驱油效率静态贡献率的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61274B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1910491717.3

    申请日:2019-06-06

    Abstract: 自发渗吸作用对水驱驱油效率静态贡献率的评价方法,该方法将核磁共振技术与室内自发渗吸物理模拟实验相结合,在明确岩心样品自发渗吸效应作用时间的前提下,先对实验岩心进行充分自发渗吸驱油实验,自发渗吸结束后再以恒定驱替速度进行水驱实验,通过对比自发渗吸驱油和水驱后的剩余油分布特征,以核磁共振T2谱图面积差值为依据,定量计算自发渗吸作用对驱油效率静态贡献率;本发明通过核磁共振T2谱可以定量表征致密砂岩油藏在自发渗吸驱油过程中,剩余油在不同尺度多孔介质内的分布规律。

    井下连续油管支撑套管的自动安装设备及其安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796665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110018615.7

    申请日:2021-01-07

    Abstract: 井下连续油管支撑套管的自动安装设备及其安装方法,包括自动安装装置、工控机、连续油管输送系统和起吊系统;自动安装装置包括底座,底座包括上板和下板,上板和下板通过若干根支柱固定连接,上板与下板上对应开设有连续油管通过孔;综上所述,该支撑套管被设计为平整板形式,利用挤压成型的方式,通过辊轮连续挤压,最终形成封闭的圆形套管,简单方便,易实现标准化流程的自动安装;该支撑套管自动安装设备结构轻便,利用连杆机构完成套管的精准间隔送料,有利于提高套管安装的准确度和成功率;得益于紧凑的设计,该支撑套管自动安装设备内部空间可容纳多个套管,有利于提高设备工作的续航能力,面对更深的油井埋管作业。

    一种致密油钻井的井眼轨迹调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359842B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1910647873.4

    申请日:2019-07-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致密油钻井的井眼轨迹调整装置,涉及井眼轨迹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在进行钻井轨迹调整时,液压驱动角度调节枢接件抵靠住井壁,使得钻头角度轨迹调整之前,可以利用角度辅助钻设机构先对井壁的轨迹前进方向进行辅助钻设,这样,可以使得钻头角度调节前,为钻头的角度调节提供空间,减小钻头受到的抵靠力,同时,降低钻头在钻设时的下钻力,在不需要调节轨迹时,角度辅助钻设机构可以伸入隐藏于下钻筒内,不会影响钻头的钻设空间以及钻设的方向,本发明只需在轨迹调节时,根据方向需要将角度辅助钻设机构伸出即可,而且伸出的距离可以调节,也可以进行轴向定位,便于精准的轨迹调节,也可以辅助以钻设,提高轨迹调整精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