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530035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211787.7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西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中药材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重楼的种植和培育方法,包括使用丛枝菌根真菌菌剂处理重楼种苗的步骤。丛枝菌根真菌菌剂的制备方法为:将瑚状盾巨囊霉和近明球囊霉的扩增培养产物混合并捣碎并分散于水中,获得液态菌剂;将液态菌剂与灭菌处理后的基质分散液混合,获得菌剂‑基质混合液;基质分散液中含有海藻酸钠、甘油、活性炭、混合发酵提取物和明胶;混合发酵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使用微生物对海带和重楼叶片进行发酵处理,然后使用乙醇热回流提取,获得混合发酵提取物;将菌剂‑基质混合液滴加到钙离子溶液中,获得菌剂。本技术方案通过改进丛枝菌根的使用手段提升重楼的扩大化种植和培育效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229368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712836.4
申请日:2021-06-25
Applicant: 西南林业大学
IPC: A23C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自然资源综合利用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澳洲坚果果粕加工方法及其蛋白饮料。一种澳洲坚果果粕加工方法,包括以下依次进行的步骤:S1浸泡果粕粉;S2使用木瓜蛋白酶酶解处理浸泡后的果粕粉,然后过滤取上清,获得酶解液;浓缩所述酶解液获得浓缩液;S3在浓缩液中加入助剂,经均质处理后获得蛋白饮料。本方案可以解决由澳洲坚果的果粕加工而成的蛋白饮料的感官和质量欠佳的技术问题。本方案将榨油后废弃的果粕进行精深加工,并转化成为富含蛋白的食品,可以实现澳洲坚果资源的综合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826319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756994.5
申请日:2020-07-31
Applicant: 西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生物促生剂及其应用。微生物促生剂包括节杆菌和解葡聚糖类芽孢杆菌,两种细菌协同作用,可对澳洲坚果果树产生较好的促生作用。本方案的微生物促生剂可提高土壤中营养物质的利用率,从而达到提高植物养分吸收,促进植物生长,改良土壤生态环境的目的。本方案的微生物促生剂可应用于澳洲坚果的种植的实践操作中,进一步提高澳洲坚果的经济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1606794A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2010476367.6
申请日:2020-05-29
Applicant: 西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领域,涉及一种中药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涉及一种滇牡丹根皮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制备滇牡丹根皮提取物的过程中,先对丹皮进行低温匀浆处理,然后再使用超声辅助提取,然后再对粗提物进行目的成分的分离和纯化。利用本制备方法可以从滇牡丹中提取和分离出高丹皮酚纯度的滇牡丹根皮提取物,并且具有提取率高和提取过程简单的优点。本方案的制备方法和滇牡丹根皮提取物可以应用到相关化妆品和药品的制备和开发中。
-
公开(公告)号:CN106946830A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611014430.4
申请日:2016-11-18
Applicant: 西南林业大学
IPC: C07D311/30 , C07D311/40 , C07H17/07 , C07H1/08 , C07D407/04 , C07J9/00 , C07J17/00 , G01N21/82 , G01N21/78 , G01N21/64 , G01N1/30 , G01N1/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311/30 , C07D311/40 , C07D407/04 , C07H1/08 , C07H17/07 , C07J9/00 , C07J17/005 , G01N1/28 , G01N1/286 , G01N1/30 , G01N21/643 , G01N21/78 , G01N21/82 , G01N2001/2873
Abstract: 一种从七彩竹秆中提取分离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利用回流提取法从七彩虹竹秆原料中进行总成分提取,并利用硅胶柱色谱分离,分离出晶体化合物,再经TLC薄层鉴别和光谱解析,得到该植物所含的6种化合物,并进一步进行含量测定。本发明对黄酮类化合物的组织化学定位进行更全面的了解竹类植物中类黄酮化合物的合成分布提供了有效方法。首先利用徒手切片技术对竹类植物的茎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组织化学定位。通过该发明,了解竹类植物茎中类黄酮化合物的分布情况,从而为各类物质代谢过程的研究提供基础。其次从蒲竹子茎中提取化学成分,利用硅胶柱色谱分离,分离出晶体化合物,再经TLC薄层鉴别和光谱解析,得到该植物所含的化合物;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得到七彩虹竹3个时期中化学成分图谱,精确确定各个时期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和种类。
-
公开(公告)号:CN106721778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27895.3
申请日:2016-11-18
Applicant: 西南林业大学
IPC: A23L2/38 , A23L2/52 , A23L33/105
Abstract: 一种竹叶饮料及其制作方法,该饮料由竹叶总黄酮、白砂糖、果葡糖浆、柠檬浓缩汁、D‑异抗坏血酸钠和纯净水组成,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竹叶总黄酮40‑60%、白砂糖5‑10%、果葡糖浆3‑9%、柠檬浓缩汁0.05‑0.2%、D‑异抗坏血酸钠0.005‑0.02%,余量为纯净水。本发明的饮料营养价值高,具有抗氧化活性作用,口感好,风味独特,集保健营养于一体,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抑菌杀菌、消炎、消肿、降血脂以及清除氧自由基,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功效。本发明方法制作工艺简单,易操作,成本低,产业化程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744958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70691.8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西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天然资源开发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三七咖啡及其制备方法。方法为将咖啡提取物浸膏干燥后进行干法制粒,获得咖啡提取物颗粒;将咖啡提取物颗粒、三七多糖提取物浸膏和预胶化淀粉混合,再进行干法制粒,获得三七咖啡。取云南小粒咖啡豆,经过水煎煮获得咖啡提取物浸膏。在三七粉中加入乙醇溶液,经过热浸提取之后,获得药渣;加入培养液和蜡样芽胞杆菌,经发酵培养之后加入乙醇并经微波辅助提取,获得药渣;加入纯净水,经微波辅助提取之后,在经过醇沉处理和除蛋白处理之后,浓缩为三七多糖提取物浸膏。本技术方案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三七咖啡种类丰富程度较低、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的技术问题,具有理想的推广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364030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211170501.5
申请日:2022-09-23
Applicant: 西南林业大学
IPC: A61K8/9794 , A61K8/9789 , A61K8/92 , A61K8/65 , A61K8/73 , A61K8/60 , A61K8/34 , A61K8/06 , A61K8/02 , A61Q19/08 , A61Q19/00 , A61P1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中药材精深加工产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重楼制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包括以下依次进行的步骤:将澳洲坚果油、混合提取物、氢化蓖麻油、山梨醇和水混合,再经超声乳化处理,获得乳化体系;所述混合提取物由重楼、丹参和白术经过以乙醇为溶剂的热回流提取制得;制备含有明胶、羧甲基纤维素钠、海藻糖、甘油的混合基质;将乳化体系与混合基质混合并均质,获得重楼制品。本技术方案可以解决利用重楼制作的化妆用品品质不理想的技术问题,获得的重楼制品粘度适中,易涂抹,涂抹后易成膜,膜上无小孔,膜均匀且能大片揭下;在耐热试验和耐寒实验中,表现出良好性能;具有理想的抗氧化以及保湿效果,具有理想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229368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110712836.4
申请日:2021-06-25
Applicant: 西南林业大学
IPC: A23C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自然资源综合利用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澳洲坚果果粕加工方法及其蛋白饮料。一种澳洲坚果果粕加工方法,包括以下依次进行的步骤:S1浸泡果粕粉;S2使用木瓜蛋白酶酶解处理浸泡后的果粕粉,然后过滤取上清,获得酶解液;浓缩所述酶解液获得浓缩液;S3在浓缩液中加入助剂,经均质处理后获得蛋白饮料。本方案可以解决由澳洲坚果的果粕加工而成的蛋白饮料的感官和质量欠佳的技术问题。本方案将榨油后废弃的果粕进行精深加工,并转化成为富含蛋白的食品,可以实现澳洲坚果资源的综合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362897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1176582.X
申请日:2022-09-26
Applicant: 西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中药材组培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助于提高黄精品质的黄精栽培方法,包括以下依次进行的步骤:将黄精幼苗的腋芽接种在增殖培养基中,经培增殖养获得增殖幼苗;将增殖幼苗接种在生根培养基中,经生根培养获得多花黄精组培苗;将多花黄精组培苗移栽到浇有培养液的栽培基质上;所述培养液为液体MS培养基、苏云金芽孢杆菌菌液和凝结芽孢杆菌菌液的混合物;所述栽培基质的原料包括泥炭土、草木灰和发酵物;所述发酵物由红薯藤、松针、玉米秸秆和EM菌液混合发酵再经烘干后获得。本技术方案可以解决由于多花黄精组培苗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和抗病性较差造成的移栽成功率不高的技术问题,为多花黄精的保存和资源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