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射光波导、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18765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310413830.6

    申请日:2023-04-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衍射光波导、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衍射光波导包括顺次设置的耦入区域和耦出区域;耦入区域和耦出区域均被配置为具备光线衍射功能的微纳结构;耦出区域包括N个相邻设置的分区,每个分区内的微纳结构设计参数不同,每个分区的耦出效率和向下传导率不同,保证每个分区的耦出传导效率不低于初始耦出效率与初始耦出效率阈值ε的积,从而保证光线耦出亮度的一致性。本发明显示模组包括衍射光波导和光机模组,光机模组采用横置设计,能满足大出瞳设计要求,设计形态贴合衍射光波导,实现超紧凑模组集成。本发明还公开了衍射光波导的制备方法,使得制备的衍射光波导的光线耦出亮度一致性高。

    基于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的衍射元件的设计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169868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211538083.0

    申请日:2022-12-0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的衍射元件的设计方法及系统,设计方法包括:根据衍射元件的关键参数,生成多组衍射元件结构,通过对所述衍射元件结构进行电磁矢量计算得到对应的衍射效率数据,多组衍射元件结构及其对应的衍射效率数据形成数据集;选择一个深度学习架构,构建深度学习神经网络,利用所述数据集对所述深度学习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和测试,以得到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模型;设计目标光场以获取对应的目标衍射效率数据,并将所述目标衍射效率数据输入到所述训练过的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模型中,获取用于生成目标衍射元件的结构数据。本申请通过将矢量电磁仿真和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结合在一起,提高了衍射元件的设计效率。

    显示模块、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3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091973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211488045.9

    申请日:2022-1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模块、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所述显示模块包括主波导,外部光源由主波导进入波导层,通过光束耦合单元扇出多路次级波导,每路次级波导对应一行像素,从像素波导输出的光线经准直透镜和光束转化结构后输出高准直度光束;背光模组包括像素显示模块和两层电润湿棱镜阵列,准直消相干的光线经两层电润湿棱镜阵列,实现xy方向上的角度偏转;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以及设置在背光模组光线出射端的上下偏振片、上下TFT玻璃基板、液晶层、滤色片层和显示相位板,光线经显示相位板形成左右眼视察,产生真实的3D效果,通过电压控制,不仅可以提高3D显示的分辨率和观察视场,同时能够实现2D观察模式和3D观察模式的自由切换。

    偏振薄膜及其制作方法、光波导镜片、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826303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211181334.4

    申请日:2022-09-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偏振薄膜及其制作方法、光波导镜片、显示装置。偏振薄膜包括:透明基底;光栅层,位于透明基底上,光栅层包括沿平行于透明基底表面的方向周期性间隔设置的介质光栅和金属层,介质光栅和金属层的厚度相同;以及保护层,覆盖光栅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结构的偏振薄膜,通过对光栅层和保护层的结构进行上述优化设计,能够兼顾低吸收损耗、高消光比和广入射角度的光学性能,有利于广泛应用。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上述偏振薄膜的制作方法以及包括上述偏振薄膜的光波导镜片及显示装置。

    一种全息衍射波导镜片及增强现实彩色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415656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1910779002.8

    申请日:2019-08-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息衍射波导镜片,包括镜片本体、位于镜片本体表面上的两个功能性区域,功能性区域为周期性光栅结构,两个功能性区域分别为耦入区域和耦出区域,入射图像光线投射到耦入区域,经耦入区域的周期性光栅结构衍射,衍射光线沿波导全反射传导耦合至耦出区域,再经耦出区域的周期性光栅结构衍射后输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上述全息衍射波导镜片的增强现实彩色三维显示装置。本发明的全息衍射波导镜片,采用超薄的光学镜片,布局纳米尺度的光栅结构,相比传统的几何光学方法,本方案的轻便度更好。本发明的增强现实彩色三维显示装置采用两层或三层或多层波导镜片制成的全息衍射波导镜片组,使得观看体验更佳。

    一种AR显示眼镜
    3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305758A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1910707878.1

    申请日:2019-08-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显示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光学屈光度的AR显示眼镜。该AR显示眼镜,包括平面波导镜片和设置在平面波导镜片内侧的视力矫正镜片,平面波导镜片上具有耦入区和耦出区,其中:耦入区用于接收某一入射角进入的图像光线,并将图像光线转化为第一衍射光经平面波导镜片传递至耦出区;耦出区用于接收第一衍射光和来自现实物体的实体光线,并将第一衍射光和实体光线通过视力矫正镜片传递到人眼。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通过平面波导镜片和设置在平面波导镜片内侧的视力矫正镜片,能够同时实现AR显示和视力矫正,无需另外佩戴眼镜来进行视力矫正,简单方便,成像效果好,便于携带。

    用于呈现图像的装置和用于实现增强现实显示的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180593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1910584788.8

    申请日:2019-07-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图像显示技术,特别涉及用于呈现图像的装置和包含该装置的用于实现增强现实显示的系统。按照本发明一个方面的用于呈现图像的装置包含:光波导镜片;以及设置于光波导镜片表面的第一~第四光学功能结构,其中,第三和第四光学功能结构位于光波导镜片的表面的两侧,第一和第二光学功能结构位于第三和第四光学功能结构之间,其中,包含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的光线经第一光学功能结构耦合进入光波导镜片内,经全反射到达第二光学功能结构,并且在第二光学功能结构的作用下,光线的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在光波导镜片内经全反射分别到达第三和第四光学功能结构并在所述第三光学功能结构和第四光学功能结构的作用下从所述光波导镜片出射。

    裸眼增强现实显示装置
    3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130341A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1910555070.6

    申请日:2019-06-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裸眼增强现实显示装置,包括:光源,用于提供多视角图像;3D光场屏,用于对多视角图像中的图像像素进行位相调制后在空间中形成点阵、线阵或面阵的3D光场观察区域,获得裸眼3D显示;3D光场屏包括至少一个位相板,位相板上设有像素式纳米光栅;六轴调整装置,用于对3D光场屏进行六轴调整,以使像素式纳米光栅与图像像素相匹配,其包括CCD实时监控系统和六轴调整屏幕框。该显示装置通过位相板将光源提供的近平行光进行光场变换,在空间中形成点阵、线阵或面阵的3D光场观察区域,获得裸眼3D显示。既能实现无图像串扰、无视觉疲劳、宽视角、高衍射效率的显示要求,又能提高装置的光能利用率,使3D光场屏的亮度增加。

    一种可见光宽波段吸收结构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515436A

    公开(公告)日:2017-12-26

    申请号:CN201710908653.3

    申请日:2017-09-2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0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见光宽波段吸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金属基材层,所述金属基材层包括第一表面以及与第一表面相对设置的第二表面;纳米结构,所述纳米结构设于所述金属基材层的第一表面,且阵列设置,形成纳米阵列单元;其中,所述纳米结构由金属材料构成。可见光宽波段吸收结构的纳米阵列单元设置在金属基材层上,结构简单,易于制备,并且另一优选方案,所述金属基材层与所述纳米结构为一体结构,可实现400 nm-600nm波段平均吸收效率大于92%,且在420 nm 和560 nm处,接近100%。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