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方法和装置
    3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207047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1611179396.6

    申请日:2016-12-19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控制方法和装置,应用于电磁加热产品中的温度控制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按照预设的采集策略采集加热线圈中部及边缘部的温度值;根据所述加热线圈中部和边缘部的温度值之间的差值以及预设的判定策略确定所述加热线圈处于温度异常状态;按照预设的统计策略统计所述加热线圈处于温度异常状态的出现次数;当所述温度异常状态的出现次数满足预设的确认条件时,确认所述电磁加热产品处于异常状态,并根据所述加热线圈的异常状态对所述加热线圈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从而能够提高温度检测的精度,并且避免加热不均匀或传热差异的现象。

    一种控制方法和装置
    3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207047A

    公开(公告)日:2018-06-26

    申请号:CN201611179396.6

    申请日:2016-12-19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控制方法和装置,应用于电磁加热产品中的温度控制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按照预设的采集策略采集加热线圈中部及边缘部的温度值;根据所述加热线圈中部和边缘部的温度值之间的差值以及预设的判定策略确定所述加热线圈处于温度异常状态;按照预设的统计策略统计所述加热线圈处于温度异常状态的出现次数;当所述温度异常状态的出现次数满足预设的确认条件时,确认所述电磁加热产品处于异常状态,并根据所述加热线圈的异常状态对所述加热线圈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从而能够提高温度检测的精度,并且避免加热不均匀或传热差异的现象。

    一种电磁加热的炊具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20542B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1710266024.5

    申请日:2017-04-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炊具领域,公开了一种电磁加热的炊具及其制造方法。该炊具包括炊具基体(1)、形成在所述炊具基体(1)的至少部分外表面上的导热层(2)以及形成在所述导热层(2)的至少部分表面上的导磁层(3),其中,在所述炊具基体(2)的材料以第一连续的锯齿状结构嵌入所述炊具基体(1);在所述导热层(2)与所述导磁层(3)接触的界面上,所述导磁层(3)的材料以第二连续的锯齿状结构嵌入所述导热层(2)。按照本发明所述的炊具中,导热层与炊具基体之间以及导磁层与导热层之间具有较强的结合力,可以确保导热层和导磁层难以脱落或崩裂。(1)与所述导热层(2)接触的界面上,所述导热层

    驱动控制方法、驱动控制装置和烹饪器具

    公开(公告)号:CN108736870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710260209.5

    申请日:2017-04-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驱动控制方法、驱动控制装置和烹饪器具,适用于电磁排气阀的驱动电路,驱动电路设有串联于电源和地线之间的功率管单元、感性元件和容性元件,感性元件和容性元件的公共端连接至电磁排气阀的输入端,驱动控制方法包括:确定功率管单元的导通时刻;自导通时刻起计时的第一预设时段内,控制驱动功率管单元导通的脉冲信号的占空比逐渐减小,其中,在第一预设时段内,感性元件的启动负载电流低于感性元件的最小饱和电流。通过本发明技术方案,在功率管单元自导通时刻起采用软启动的控制方法,降低了电源电压被直接施加于电磁排气阀的概率,减少了功率管单元由于导通电流过大造成的过流击穿现象,提高了驱动电路的可靠性。

    驱动控制方法、驱动控制装置和烹饪器具

    公开(公告)号:CN108736870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1710260209.5

    申请日:2017-04-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驱动控制方法、驱动控制装置和烹饪器具,适用于电磁排气阀的驱动电路,驱动电路设有串联于电源和地线之间的功率管单元、感性元件和容性元件,感性元件和容性元件的公共端连接至电磁排气阀的输入端,驱动控制方法包括:确定功率管单元的导通时刻;自导通时刻起计时的第一预设时段内,控制驱动功率管单元导通的脉冲信号的占空比逐渐减小,其中,在第一预设时段内,感性元件的启动负载电流低于感性元件的最小饱和电流。通过本发明技术方案,在功率管单元自导通时刻起采用软启动的控制方法,降低了电源电压被直接施加于电磁排气阀的概率,减少了功率管单元由于导通电流过大造成的过流击穿现象,提高了驱动电路的可靠性。

    电磁感应加热锅具及制备方法和煮食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9393991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710700735.9

    申请日:2017-08-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磁感应加热锅具领域,公开了电磁感应加热锅具及制备方法和煮食设备。该锅具包括:锅体(1),锅体(1)呈顶部敞开且底壁封闭的中空筒状,锅体(1)为非磁性材质锅体或弱磁性材质锅体;磁性层(2),磁性层(2)形成在锅体(1)的至少部分外表面上;金属防锈层(3),金属防锈层(3)形成在磁性层(2)和/或锅体(1)的外表面上;树脂防锈层(4),树脂防锈层(4)形成在金属防锈层(3)的外表面上;以及可选的耐磨层(5),耐磨层(5)形成在树脂防锈层(4)的外表面上。该锅具具有多层结构复合的涂层,提供导磁功能的导磁层和防护导磁层耐腐蚀、耐磨的多层保护层,保证锅具拥有良好的电磁加热效果和极好的耐腐蚀、耐磨性能。

    加热装置和烹饪器具
    3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995711A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610951358.1

    申请日:2016-1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加热装置,包括:线圈盘;温度检测装置,设置在线圈盘上,用于检测线圈盘的温度;控制器,与所温度检测装置相连接,根据线圈盘的温度断开或闭合线圈盘的电路;其中,当温度检测装置检测线圈盘的实时温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T1时,控制器关闭加热装置;当温度检测装置检测线圈盘的实时温度小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度T2时,控制器开启加热装置;其中,第二预设温度T2小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T1。本发明的提供的加热装置,当线圈盘的实时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度T1时,加热装置关闭,保证了线圈盘的温度不会继续升高,从而起到保护线圈盘的目的,当线圈盘的实时温度小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度T2时,加热装置开启,保证了线圈盘的加热效果。

    电磁加热控制电路和电磁加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4206516U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420685416.7

    申请日:2014-11-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电磁加热控制电路和电磁加热装置,其中,电磁加热控制电路,包括:电源;整流滤波电路,连接至电源,用于对供电电流进行整流滤波处理;谐振电路,连接至所述整流滤波电路,用于实现电路谐振;开关控制电路,用于控制谐振电路的工作状态;辅助电路,连接在谐振电路与开关控制电路之间,辅助电路包括:第一电感;串联连接的第一电容和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容和所述第一电阻形成的串联电路与所述第一电感并联。通过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避免了在低功率电磁加热时开关控制电路提前导通、噪声过大及由此引发的过流、过热击穿等问题,实现了电磁加热装置在全功率段正常工作的效果。

    电磁加热控制电路和电磁加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4180317U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420679558.2

    申请日:2014-11-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电磁加热控制电路和电磁加热装置,其中,电磁加热控制电路,包括:电源;整流滤波电路,连接至所述电源,用于对供电电流进行整流滤波处理;第一电感,连接至所述整流滤波电路;谐振电路,连接至所述第一电感,所述谐振电路用于实现电路谐振;第一电容,连接至所述谐振电路,用于对所述第一电感进行放电保护;以及开关控制电路,连接至所述谐振电路,用于控制所述谐振电路的工作状态。通过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避免了在低功率电磁加热时开关控制电路提前导通、噪声过大以及由此引发的过流、过热击穿等问题,实现了电磁加热装置在全功率段正常工作的效果,增强了电磁加热装置的烹饪效果,提升了用户体验。

    电磁炉
    4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006187U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20413655.7

    申请日:2014-07-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磁炉,包括:壳体、隔热垫和供电元件。壳体内设置有电磁线圈。隔热垫设在壳体的上表面上以支撑待加热的器皿,隔热垫上设置有温度检测装置、控制器和温度显示装置,温度检测装置及温度显示装置分别与控制器连接。供电元件设置在隔热垫上,供电元件向控制器、温度检测装置和温度显示装置供电。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炉,通过在壳体上设置隔热垫,使得电磁炉在加热器皿时器皿热量损失减少,从而提高电磁炉的能效。同时,也避免加热的器皿向电磁炉内部传输过多热量导致电磁炉内的电器元件的损坏,从而提高电磁炉的可靠性,延长电磁炉的使用寿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