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147287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911257026.3
申请日:2019-12-10
Applicant: 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
IPC: H04L12/24 , H04L12/26 , H04L12/717 , H04L12/751 , H04L12/803 , H04L12/9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SDN场景下的网络仿真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用户请求,执行网络仿真指令,仿真调度管理模块镜像当前的网络拓扑、隧道和端口流量数据;步骤二,用户通过控制器前端页面模拟现网故障;步骤三,控制器依据镜像的网络信息进行新路径计算;步骤四,根据新的路径情况和隧道流量情况,计算当前端口的负载情况;步骤五,根据步骤四得出的负载情况,为用户制定网络现状分析报告。本发明提供的的技术方案可以有效解决解决骨干网目前遇到的流量突发,难以预测,网络调整的困难,通过对网元/链路故障的仿真分析可能的网络变化对业务的影响,提高客户故障风险评估能力,提升网络健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978982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210332813.5
申请日:2022-03-30
Applicant: 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
IPC: H04L45/12 , H04L45/121 , H04L45/125 , H04L45/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播路径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其中确定方法包括:获取当前网络的拓扑信息以及网络性能指标;根据所述拓扑信息以及网络性能指标计算所有(S,G)之间的路径集;根据约束条件对(S,G)之间的路径集过滤,筛选出满足所述约束条件的路径集;对筛选后的(S,G)路径集按照相同源进行遍历组合得到多个组播树路径集;将所述多个组播树路径集按照经过的链路总数进行排序,筛选链路数最小的组播树路径从而确定最优组播路径;该确定方法使得组播路径计算高可控,而且可以灵活定义对组播路径带宽、时延、跳数、必经链路、必避网元等量化指标。
-
公开(公告)号:CN114500376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111650760.3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
IPC: H04L45/74 , H04L45/247 , H04L12/46 , H04L67/104 , H04L43/0852
Abstract: 本公开关于一种访问云资源池的方法、系统、服务器及存储介质。其中系统包括:第一接入网络,用于将用户终端发送的云资源的访问请求转发至骨干网络,所述第一接入网络和第二接入网络包括多个第一通讯设备;骨干网络,用于接收所述访问请求,将所述访问请求转发至第二接入网络,所述骨干网络包括多个第二通讯设备;第二接入网络,用于解析所述访问请求,得到所述用户终端的私有地址,将所述私有地址转换为公用地址,利用所述公用地址访问所述云服务器。本公开可以不需要对云资源环境做出改变,也不需要改变用户现有的VPC配置,保证用户端的生产行为继续运行,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16963182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1047271.8
申请日:2023-08-18
Applicant: 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
IPC: H04W28/08 , H04W40/02 , H04W28/0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时延最优任务卸载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请求任务中的至少一个子任务,并从子任务中解析出需要获取的目标内容;根据子任务构建基于云边协同网络的最小总时延模型;根据最小总时延模型的求解结果确定子任务对应的最优处理节点和最优路由决策;根据最优路由决策,将子任务卸载至最优处理节点进行处理,并将最优处理节点获取的目标内容返回至用户终端。通过在云边协同网络下针对一个请求任务的至少一个子任务构建最小总时延模型,并通过求解该最小总时延模型确定子任务对应卸载处理的最优处理节点和最优路由决策,实现了网络中基于任务分割的请求任务智能卸载,降低了网络总时延。
-
公开(公告)号:CN114301806B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111650606.6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
IPC: H04L43/0811 , H04L41/12
-
公开(公告)号:CN116132380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066035.4
申请日:2023-01-19
Applicant: 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
IPC: H04L47/70 , H04L41/14 , H04L67/5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资源分配方法、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建立云边协同网络对应的网络能耗模型,其中,网络能耗模型包括移动终端设备功耗模型、基站功耗模型、云端功耗模型以及链路功耗模型;基于网络能耗模型,确定云边协同网络对应的网络优化目标和网络约束条件;基于网络优化目标和网络约束条件,得到云边协同网络对应的资源分配策略,其中,资源分配策略包括:基于内容请求的内容缓存策略,基于内容请求的任务卸载策略,基于计算请求的任务卸载策略。本发明解决了由于相关技术中对于云边协同网络中网络能耗和服务请求考虑不全面,导致的资源分配策略不准确,进而造成设备应用网络能耗高、用户体验感差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987883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684737.0
申请日:2022-12-27
Applicant: 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转发路径生成方法、切片网络系统及存储介质,涉及切片网络领域,方法应用于SDN控制器,包括:当检测到目标业务切片网络中出现故障的目标路径时,确定目标业务切片网络中是否可生成目标路径对应的替换转发路径;当确定目标业务切片网络中不可生成替换转发路径时,在逃生切片网络中生成替换转发路径;将逃生切片网络中生成的替换转发路径下发至目标路径对应的目标转发设备,以使目标转发设备利用接收到的替换转发路径更新目标路径,并利用更新后的目标路径进行业务数据传输;可增加专用于承载业务切片网络中存在故障且无法恢复的路径对应的业务流量的逃生切片网络,以避免故障路径的业务流量中断或是挤占其它业务切片网络带宽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2737965B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011618673.5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解决并发访问网元受限问题的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步骤一:逐个遍历网元,查询出以该网元为源节点的所有隧道,并将查询到的隧道添加到待检测的隧道队列中;步骤二:根据当前设备剩余的并发个数leftNum,从待检测的隧道队列中移除leftNum个的隧道,向设备下发这些隧道的检测,并将这些隧道添加到未获取到检测结果的隧道队列中;步骤三:将获取到结果的隧道从未获取到检测结果的隧道队列中移除,并将占用的leftNum释放,同时将检测结果保存到控制器上;重复上述步骤,从而完成控制器上隧道性能信息的采集,同时完成对控制器并发访问网元的控制。本发明可以有效解决控制器对网元的突增的并发访问,保证控制器健康稳定的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4500376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1650760.3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
IPC: H04L45/74 , H04L45/247 , H04L12/46 , H04L67/104 , H04L43/0852
Abstract: 本公开关于一种访问云资源池的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其中装置包括:第一接入网络,用于将用户终端发送的云资源的访问请求转发至骨干网络,所述第一接入网络和第二接入网络包括多个第一通讯设备;骨干网络,用于接收所述访问请求,将所述访问请求转发至第二接入网络,所述骨干网络包括多个第二通讯设备;第二接入网络,用于解析所述访问请求,得到所述用户终端的私有地址,将所述私有地址转换为公用地址,利用所述公用地址访问所述云服务器。本公开可以不需要对云资源环境做出改变,也不需要改变用户现有的VPC配置,保证用户端的生产行为继续运行,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14363190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1656370.7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
IPC: H04L41/12 , H04L41/14 , H04L41/02 , H04L41/02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镜像快照提供网络仿真数据的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步骤:获取预先配置的源数据配置模板、目标数据配置模板和任务配置模板;根据源数据配置模板中的信息连接现网数据库;访问现网数据库读取定义的源数据配置模板信息并记录;根据目标数据配置模板中的信息连接网络仿真平台数据库;将现网记录数据信息写到仿真平台数据库中。本发明根据灵活定义的用户需要镜像的数据库表信息,结合Disruptor高性能队列技术,将现网拓扑、流量、业务等数据库表镜像至网络仿真平台,为网络仿真平台提供真实数据来源,更好地模拟实际网络的故障、流量等行为,解决了现网规模大、数据多、多次查询和转换等导致的系统性能下降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