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力工程施工的集成式外骨骼负重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7143925U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20319783.X

    申请日:2022-02-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电力工程施工的集成式外骨骼负重装置,其包括相互连接的背包式上骨骼和侧戴式下骨骼;所述背包式上骨骼包括背负件、柔性背带和柔性绑带,所述柔性背带对称设于背负件两侧,所述柔性绑带设于背负件一端,其用于对穿戴者腰部进行限位绑缚;侧戴式下骨骼对称设置于背包式上骨骼下端,其包括大腿件、小腿件和足部件,所述大腿件两端分别与背包式上骨骼和小腿件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小腿件另一端与足部件转动连接。通过相互连接的背包式上骨骼和侧戴式下骨骼达到了单人可以背负更重的重量远足爬山的效果,使得穿戴者能够减少自身受到的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恶劣环境的影响提高穿戴者的工作效率。

    双舱式布线的架空综合管廊

    公开(公告)号:CN207646757U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721667849.X

    申请日:2017-12-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共沟敷设电缆的管廊,特别是一种双舱式布线的架空综合管廊,其结构要点在于,包括有支撑立柱、支撑平台和综合管廊,支撑立柱一端支撑安装在地面基础或者支撑面上,另一端的上端面连接支撑平台,综合管廊包括有多组管廊段,管廊段为双舱式构造,每组管廊段均包括有侧壁、中间隔断、顶盖和底板,中间隔断位于左右两侧壁之间空间的中间位置,将空间隔为左右两个舱体,底板置放于支撑平台上并与支撑平台固定连接;侧壁及中间隔断上安装有多个能够架设各种管线的悬臂式支架,所述管廊段和支撑立柱均为预制钢构件,将前后管廊段的开口面进行连接,组成整体综合管廊。优点在于,施工方便、操作简单、建设周期短、成本低、便于维护和检修。(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大容量柔性直流换流站的计算机监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5141837U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520975155.7

    申请日:2015-12-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90/2638 Y04S40/1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柔性直流换流站自动化监控技术,特别是一种大容量柔性直流换流站的计算机监控系统,其基于LOC就地控制层网络监控技术,其结构要点在于,还包括有LOC就地控制层,其包括有就地控制网和连接到就地控制网的LOC就地控制柜,间隔层二次设备上独立于站LAN网的网络接口连接到就地控制网。所述的LOC就地控制层就可以作为站控层站LAN网网络瘫痪时控制保护系统的备用控制,或检修时的就地操作控制,从而弥补了柔性直流换流站现有计算机监控技术有待提高的成熟度,减少换流站现有计算机监控技术有待提高的稳定性所带来的影响范围,增强了换流站的监控力度,使得监控性能大大提高,而最终实现大容量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稳定和可靠运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