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324798B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310253253.5
申请日:2013-06-2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区间响应面模型的随机模型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01:基于试验设计和回归分析构建不包含交叉项的二阶多项式响应面模型;步骤S02:采用配方法将多项式响应面表达式转化为完全平方形式;步骤S03:将区间参数代入响应面表达式,使得确定性响应面模型变为区间响应面模型;步骤S04:在区间响应面模型上进行区间运算得到预测的结构响应区间,并结合实测响应区间建立目标函数;步骤S05:构建优化反演问题来识别参数的区间分布。本发明不仅避免了区间运算的扩张性问题,同时兼顾了结构响应区间的快速计算,使得(区间)随机模型修正过程不必进行有限元分析计算和构建灵敏度矩阵,从而节省了大量的计算时间和耗费,也尽可能避免了病态优化问题的出现。
-
公开(公告)号:CN102982250B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210560964.2
申请日:2012-12-2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随机响应面估计参数不确定性的随机模型修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结构系统的不确定参数表示为标准随机变量的函数,并将结构系统响应表示为以标准随机变量为自变量的基于Hermite多项式的多项式混沌展开式,求解其待定系数,从而建立结构系统响应的随机响应面模型,并计算结构系统响应的统计特征值;2)利用随机响应面模型的统计特征值与实测响应的统计特征值的误差函数,建立随机模型修正所需的目标函数;3)利用所述目标函数构建优化反问题,分步对参数统计特征值进行修正;4)基于随机修正得到的参数统计特征值,利用随机响应面计算得到结构系统响应的统计特征值。该方法提高了修正效率同时保证了修正精度。
-
-
公开(公告)号:CN206706831U
公开(公告)日:2017-12-05
申请号:CN201720450751.2
申请日:2017-04-2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E02D29/045 , E02D29/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横向接头预制拼装综合管廊,包括倒U型上盖、U型底座,倒U型上盖由上板和对称设置于上板两侧的立板A组成,立板A下端面沿长度方向间隔均布有若干纵筋,立板A下端面外侧设置有凹槽A,U型底座下板和对称设置于上板两侧的立板B组成,所述立板B内沿长度方向间隔均布有若干容纳纵筋的波纹管套筒,立板B下端面外侧设置有凹槽B,立板A内侧面预留有与波纹管套筒连通的注浆孔,凹槽B内设置有遇水膨胀橡胶条,本实用新型装配简单,工作量少,运输、安装成本低,施工效率高,满足轻型化和快速化施工的要求,同时又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和稳定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6919982U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123117889.6
申请日:2021-12-13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口径波纹管和浅承插口连接的预制拼装桥墩构造,包括预制桥墩与承台,承台上设置有凹槽,凹槽的槽底设置有垫块,预制桥墩下端放置在承台凹槽内的垫块上,预制桥墩内底部设置有若预留钢筋,预留钢筋下端由预制桥墩下端面伸出,凹槽的槽底设置有若干与预留钢筋一一对应配合的连接套管,预留钢筋插入连接套管内并与之连接,承台内埋设有若干根承台纵筋,承台纵筋上端由连接套管下方伸入并与预留钢筋搭接,垫块上设置有对预留钢筋进入让位的让位部,预制墩柱与凹槽之间的间隙处填充浇筑有后浇混凝土层,本构造结构新颖,现场施工方便快捷,施工进度快,预制桥墩与承台间隙处浇筑UHPC,提高了抗裂性,增加连接整体性。
-
公开(公告)号:CN211815533U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20145495.8
申请日:2020-01-23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根部扩大截面的预制拼装实心单柱桥墩,包括承台以及位于承台上的墩柱,承台上表面设置有纵向凹槽,墩柱根部局部扩大截面并放置在纵向凹槽上,纵向凹槽内壁与墩柱根部外壁之间的间隙内浇筑有纤维混凝土FRC连接带;墩柱与承台的纵筋之间均经灌浆波纹管连接;墩柱与承台之间均经预应力筋拉紧;墩柱底部采用扩大截面的形式,使得桥墩整体稳定性上升;并在扩大截面处增加灌浆波纹管连接方式,从构造上提高了抗扭能力;预应力筋提供自复位功能;局部采用纤维混凝土FRC材料代替普通混凝土,提高抗裂性。结构构造新颖,力学性能良好、安全可靠,现场施工方便快捷、施工时间极短,具有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公开(公告)号:CN210482014U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921218805.8
申请日:2019-07-3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半预制UHPC外壳叠合盖梁与预制墩柱连接构造,包括有半预制UHPC盖梁外壳和位于半预制UHPC盖梁外壳下方的预制墩柱,所述半预制UHPC盖梁外壳为内空且无盖的壳形结构,所述预制墩柱的顶部自上而下竖直开设有墩柱后浇槽,所述半预制UHPC盖梁外壳底部贯穿设置有与墩柱后浇槽同轴且相匹配的通孔,该通孔位于半预制UHPC盖梁外壳底部中心,所述预制墩柱内埋设有若干根墩柱纵筋,所述墩柱纵筋的上端均竖直朝上延伸穿过通孔至半预制UHPC盖梁外壳内,该半预制UHPC盖梁外壳内放置盖梁钢筋笼,该半预制UHPC外壳叠合盖梁与预制墩柱连接构造结构简单合理,耐久性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6974668U
公开(公告)日:2018-02-06
申请号:CN201720635123.1
申请日:2017-06-03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震结构动力特性水平推移测试装置,包括反力墙,所述反力墙设置在隔震结构旁侧,所述隔震结构由具有隔震层的建筑物形成,所述隔震层包含从下而上设置的隔震支座、隔震支柱以及隔震梁板,所述隔震支柱与反力墙之间设置有至少一根顶杆,所述顶杆内设置有用以放置炸药的安装孔。本实用新型实现了隔震结构中隔震层以上部位的结构较大的位移推移值,弥补了现有技术在用初位移法研究隔震结构时位移推移值过小导致获得的结构动力特性准确性不足的缺点;本实用新型在卸载方式上进行了较大的改进,能够使得隔震结构中隔震层以上部位的结构在短时间内迅速复位。(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8205898U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22621986.7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石梁/石板抗弯加固结构,涉及建筑技术领域,解决现有的石梁加固方法对石梁的抗弯性提升效果较差问题。一种石梁/石板抗弯加固结构,其包括墙体、石梁以及铺设在石梁上并位于墙体两侧的碳纤维板;墙体的顶部设置有加固台,加固台的两端分别通过双向锚固组件与相对应的碳纤维板连接,加固台的外侧设置有对称设置有缓冲减震组件,缓冲减震组件的一端分别与加固台连接,缓冲减震组件的另一端分别与相对应的碳纤维板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双向锚固组件与加固台和墙体一体浇筑成型,不仅起到紧固碳纤维板的作用,还增强了楼盖的承载力和抗坍塌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