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855326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1253667.1
申请日:2019-12-09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光伏方阵区组件级电力载波通信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属于光伏发电技术领域。以光伏组串中组串通信模块和每个光伏组件对应的组件电力载波通信模块为基本单元,构成了光伏方阵区组件级电力载波通信网络。每一光伏组件电力载波模块负责采集和发出电力载波信号;组串通信模块负责采集下个光伏组件电力载波模块发来的电力载波数据并打包组串数据上传至上一级通信节点。由于电力载波信号衰减较大,为保证通信可靠性,每个组件电力载波模块只与其相邻的组件电力载波模块通信,而组串通信模块只与光伏组串中首、末组件电力载波通信模块通信,规避了电力载波通信信号衰减速度过快造成的通信不稳定问题,实现光伏方阵区的组件级可靠通信。
-
公开(公告)号:CN108846199B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0598142.0
申请日:2018-06-12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河海大学 , 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时空一体化的特高拱坝变形时空序列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大坝传感器在监测数据时,实测数据中时常带有随机误差项,假设时空过程分解为两部分:确定性时空变化和去除确定趋势后的小规模误差随机变化并且去除确定趋势后的小规模误差随机变化的期望为零。应用简单BP神经网络拟合整体时空趋势;在去除整体时空趋势后得到残差项,对残差项进行线性无偏估计,选用时空克里格方法拟合局部时空趋势;引入门限循环神经网络对大坝各测点时间序列进行预测,预测出相关测点变形值,将门限循环神经网络预测出的变形值与BP神经网络预测出的变形值进行对比,如果门限网络的预测值更加精确,那么将预测后的顺河向位移数据作为训练数据优化BP网络。
-
公开(公告)号:CN107607375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10814658.X
申请日:2017-08-29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岩石(体)直剪试验破坏试样微生物加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岩石(体)直剪试验破坏岩样用石英砂填充裂隙后用橡皮筋包扎起来;用玻璃胶在两个相对的断口表面密封并固定起来(另外两个断口作为溶液的输送通道不进行密封);定制自动溢流定水头装置;在试样的上、下端安装两端开口的容器,并在接口部位进行密封;从下端容器注入微生物及营养液直至上端容器没有液体流出;拆除上下两端的容器,并将断口上的玻璃胶切除,形成一个加固后的岩样。该发明充分实现废物利用,并且微生物加固试验完成后,可直接进行三轴岩体直剪试验,可与未破坏前的岩石力学特性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合理评估微生物加固破碎岩体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5005822A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510361844.3
申请日:2015-06-26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最优步长与模型动态选择的特高拱坝响应预测方法包括:数据预处理,确定数据中的错误值与缺失值;使用最优化步长和插值法预测数据,根据绝对误差选择最优插值模型,即最优参数包括:步长和插值方法,使用最优步长的样本数据和最优的插值方法,对待预测的反应特高拱坝工作性态的应力值进行预测;使用小波神经网络方法预测数据,将原始数据分为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选定输入层的节点个数和迭代次数,用训练样本对小波神经网络进行训练,然后用训练好的小波神经网络预测测试样本;对实验得到的预测结果进行分析,用于对此次最优化步长和插值方法的应力预测模型和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应力预测结果进行评估,确定应力安全阈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285260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083161.1
申请日:2024-08-0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周湘 , 曾伟 , 刘凯远 , 戈雪良 , 汤荣平 , 吴都督 , 刘伟宝 , 徐聪云 , 王珩 , 余记远 , 杨虎 , 张习平 , 陆冬婷 , 陆采荣 , 梅国兴 , 候炼 , 徐海燕 , 向崎伟 , 张政男 , 段宇炜 , 蒋袁圆 , 刘紫玫
IPC: C04B18/14 , C04B28/04 , C04B111/76 , C04B11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抗冲耐磨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以碱煮‑离子交换法钨冶炼产生的钨渣,超细石灰石粉、粉煤灰漂珠为主要材料,通过控制上述三种材料的颗粒细度与颗粒级配组合,以及设计合理的配比,得到一种混凝土抗冲耐磨剂。本发明采用碱煮‑离子交换法钨冶炼产生的钨渣作为主要组分,废物利用,成本低廉,同时可利用混凝土中的水泥对钨渣中的有害重金属离子进行固化锁定;该混凝土抗冲磨剂利用钨渣硬度高的材性特点提升混凝土胶凝体系力学强度、抗冲磨性能,同时利用超细石灰石粉、粉煤灰漂珠的形貌特征、微级配特性改善粉体颗粒间的堆积状态,进而有效减低混凝土的黏度,可施工高、开裂风险低,适用于高海拔高寒地区。
-
公开(公告)号:CN118898939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0934913.4
申请日:2024-07-12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地下洞室分层开挖物理模型链式填充装置及其设计方法,包括填充块体单元,数个所述填充块体单元在各开挖层沿开挖深度方向依次拼接,所述填充块体单元包括中心块体和围绕所述中心块体四周并与所述中心块体活动连接的外围块体,所述中心块体与所述外围块体组装形成所述填充块体单元,以使在抽拉首个所述填充块体单元的中心块体时,带动所述外围块体整体拉出,同步带动沿开挖深度方向的各所述填充块体单元呈链式连接状态拉出;本申请可用于试验模拟地下洞室群多期分层的开挖方式对围岩安全性的影响等问题,得到开挖扰动较小的围岩安全性监测数据,更进一步准确分析围岩破坏机理及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18624878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721299.3
申请日:2024-06-05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凝土拱坝横缝开度测试方法和设备,它利用弹性模量已稳定且与相应工程大坝基岩弹性模量一致的成熟混凝土制作大坝基岩;按照相应工程混凝土配比拌合混凝土,在大坝基岩上浇筑第一混凝土块,模拟相应工程拱坝相邻坝段的浇筑进度,紧挨第一混凝土块浇筑第二混凝土块;控制两个混凝土块的温度历程;待两个混凝土块达到终凝龄期后,分别在其顶面粘贴应变片、温度传感器和石英玻璃片,并在石英玻璃片上粘贴同型号应变片,进行测量,获得监测数据;根据监测数据计算两混凝土块之间的横缝开度。根据本发明公开的拱坝横缝开度测量方法可仿真计算拱坝变形边界横缝开度,为仿真计算拱坝开裂风险和优化拱坝温度历程提供准确的参考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7906565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101344.5
申请日:2024-01-24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基于多测点组合计算的混凝土坝变形分析方法及设备,基于自动化采集的大坝变形监测数据,结合现场运维人员和水工技术专家的经验与判断,结合混凝土坝变形多测点组合对坝基变形垂直分布、坝体整体水平位移、坝体水平位移协调度、坝段整体挠度、坝体整体沉降、建基面整体开合度、结构缝整体开合度及坝体层间微变形的变形监测项目开展计算。本发明能够适用于大坝变形受荷特点和结构特性的多测点组合计算,且具备数据自动采集、存储及数据实时计算与分析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738366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310719377.1
申请日:2023-06-16
Applicant: 河海大学 ,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8/25 , G06N7/01 , G06F16/36 , G06N3/045 , G06N3/0475 , G06N3/08 , G06N3/0464 , G06N3/0442 , G06N3/047 , G06F40/30 , G06F40/253 , G06F40/2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特征融合的大坝应急事件因果关系识别方法及系统,对大坝安全运行日志数据和大坝应急响应记录信息进行事件标记;采用BERT对事件触发词信息进行嵌入,输出事件语境特征;使用对抗生成式的图表示方法学习事理图谱中的事件因果关系,扩充事件的因果语义特征;构建事件间的语法依赖路径,学习表达因果关系的语法依赖关系;对语境、语义、语法的特征信息进行拼接融合。本发明将语境、语义、语法三重特征信息进行融合,在大坝发生渗漏、裂缝等异常事件时,可以帮助快速准确地识别事件间存在的因果关系,提高工作人员对事态的判断和决策能力,从而更好地制定应急预案和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458173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294615.5
申请日:2023-10-08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信号线连接装置,包括固定板、活动板、第一导棒和第二导棒,活动板在固定板的第一滑孔内沿水平方向滑动,第一导棒与活动板之间滑动连接,第一导棒与活动板之间连接第一拉簧,第一导棒设有第一外接端,第一导棒与第一外接端之间导电连接;第二导棒与活动板之间滑动连接,第二导棒与活动板之间连接第二拉簧,第二导棒设有第二外接端,第二导棒与第二外接端之间导电连接。利用本发明的信号线连接装置,在不拆监测设备原有信号线的情况下,可快速对监测设备现场维护用的自带信号线进行连接,不仅极大节约现场维护时间,而且彻底消除原方式因恢复接线不牢造成监测系统无法采集数据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