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672363A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911063041.4
申请日:2019-10-31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G01N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染土壤多点位智能采集检测装置,属于土壤检测设备技术领域。主要包括检测箱体、土壤采集元件、智能检测元件、电源,土壤采集元件包括采集安装抽屉、伸缩套筒、采集头,采集头外壁下端套设有环形支架,环形支架底端沿圆周方向均匀设有多个松土齿轮棒;通过松土齿轮棒的设置,可对待采集检测区域进行松土,避免土壤土质过硬,从而损坏钻头或缩短钻头的使用寿命;通过采集头的设置可避免螺旋采集片一直外露容易发生弯折,影响土壤采集效果,从而降低检测效率;同时,可对不同深度土壤的进行多点位的采集;本发明具有采集方便、检测精确、智能一体化的优点,适合大量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8455252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931781.X
申请日:2024-07-12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脱附修复污染土壤的设备及方法,设备包括底座、设在底座上的安装组件、设在安装组件上的储料舱、设在储料舱内部的加热组件和为储料舱提供动力的旋转电机;安装组件包括安装套和稳定环,储料舱分别与安装套、稳定环转动卡接;加热组件包括蒸汽注入管和石墨吸波套,底座上设有与蒸汽注入管连接的蒸汽发生器和与石墨吸波套连接的微波发生器;本发明的设备结构设计合理,利用热蒸汽和微波的协同作用,提高了污染土壤的加热效率,同时也提高了污染土壤加热温度的均匀性,促进了污染土壤中污染物的挥发,提高了污染土壤的热脱附效率;同时,本发明的设备具有能耗低、可靠性高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8455252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931781.X
申请日:2024-07-12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脱附修复污染土壤的设备及方法,设备包括底座、设在底座上的安装组件、设在安装组件上的储料舱、设在储料舱内部的加热组件和为储料舱提供动力的旋转电机;安装组件包括安装套和稳定环,储料舱分别与安装套、稳定环转动卡接;加热组件包括蒸汽注入管和石墨吸波套,底座上设有与蒸汽注入管连接的蒸汽发生器和与石墨吸波套连接的微波发生器;本发明的设备结构设计合理,利用热蒸汽和微波的协同作用,提高了污染土壤的加热效率,同时也提高了污染土壤加热温度的均匀性,促进了污染土壤中污染物的挥发,提高了污染土壤的热脱附效率;同时,本发明的设备具有能耗低、可靠性高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7862197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160090.4
申请日:2024-02-05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B09B3/65 , B09B3/35 , B09B5/00 , B09B101/02 , B09B101/7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易腐垃圾资源化处理设施,属于垃圾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上端设有投放口的垃圾预处理主体、设于垃圾预处理主体内的导料启闭组件、分别设于垃圾预处理主体左右两侧的干法厌氧消化处理组件和湿法厌氧消化处理组件;可对易腐的厨余垃圾和果蔬垃圾进行分类投放以及有针对性的处理,通过称重板上的重力传感器检测垃圾的重量,可以更好地掌握垃圾的数量和质量,从而优化垃圾处理流程,提高垃圾处理效率;设置数个由上至下分布的滤料板和承载板可对先后称重的数批相同重量的易腐垃圾进行连续处理,缩短相邻两批相同重量的易腐垃圾处理的间隔时间,保持不同批次易腐垃圾处理的连续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765117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985472.6
申请日:2023-08-07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B09C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金属‑多环芳烃复合污染土壤的紫云英微生物联合修复方法,涉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将玉米秸秆碎、塔宾曲霉孢子悬浮液及禽便发酵液进行固态发酵得到的秸秆混合物与污染土壤混合,向土壤中均匀撒入紫云英种子,然后浇水使土壤保持湿润状态,5‑7天后待植物发芽后向紫云英根系土壤中添加生长调节成分,在紫云英生长周期内与微生物联合作用完成对受污染土壤的修复。本发明能够保证紫云英在污染土壤中根系的良好生长,使其与微生物联合作用下针对重金属‑多环芳烃复合污染土壤具有较好的修复效果,能够显著提高PAHs和重金属Pb2+、Cd2+的去除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974330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310024550.6
申请日:2023-01-09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C02F9/00 , C02F1/00 , C02F3/32 , C02F3/00 , C02F7/00 , C02F101/10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田面源汇水循环生态治理系统,包括处理水池,所述处理水池连通有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所述处理水池上设有承载台,所述承载台顶部设有过滤池,所述过滤池内腔设有环形硬质滤网,所述过滤池上方设有吸水泵,所述出水管的入口端延伸至过滤池内腔并与环形硬质滤网对应,所述过滤池外圈设有水生植物区,所述过滤池外壁设有对应水生植物区的排水口。本系统通过处理水池收集农田面源污染的水体后,经过吸水泵可使得水体依次进行过滤、植物吸收、生物净化、增氧等多重处理,使受污染水体快速得到修复净化,不使用多个独立的驱动设备等,整体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便于施工,运行能耗较小。
-
公开(公告)号:CN114934530B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210364030.5
申请日:2022-04-07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建筑施工污染土壤的污染地下水处理方法,包括:通过计算确定处理池开挖体积深度以及降水井数量,然后对处理池、降水井进行平面布置示意图的绘制;对待施工区域进行施工前期处理后进行水处理场地和降水井的施工,在通过管井降水且同时对地下水进行水处理并在后期基坑施工中同时进行水处理;本发明方法整体设计合理,将建筑施工与污染地下水处理同时进行,有效地保证快速施工;并且,对建筑施工场地地下水进行处理对建筑施工的安全施工具备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541357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099890.0
申请日:2022-01-27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施工污染土壤的污染土壤阻隔方法,包括:S1、首先对建筑基坑底部、侧壁和外沿进行平整、压实处理,然后在建筑基坑内开挖连接槽,并在建筑基坑侧壁上布设锚固钉,最后向建筑基坑底部和侧壁喷洒化学阻隔剂;S2、在建筑基坑侧壁和底部上铺设HDPE防渗膜和土工布;S3、在土工布表面浇铸混凝土阻隔层,最后在混凝土阻隔层表面覆盖黏土层;本发明设计合理,能够有效阻隔土壤中污染物向建筑内扩散路径,提高建筑安全性,适宜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887051B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010535808.5
申请日:2020-06-12
Applicant: 天津师范大学 ,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A01G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功能形状调查用记录装置。该植物功能形状调查用记录装置,包括放置架台,所述放置架台包括放置底座,所述放置底座的表面放置有植物栽培装置,所述植物栽培装置内栽培有植物,所述植物栽培装置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一号感应器,所述放置架台内设置有滑槽,所述放置架台内还设置有定位板与一号驱动机构,所述定位板的外表面连接有二号感应器与图像采集装置,一号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定位板沿滑槽移动,一号感应器与二号感应器相互感应定位,当一号感应器与二号感应器的位置相对应时,图像采集装置采集植物栽培装置内的植物信息;该植物功能形状调查用记录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灵活,便于记录植物形状信息,便于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940484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010535797.0
申请日:2020-06-12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天津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土壤修复的水平可渗透反应墙。该用于土壤修复的水平可渗透反应墙,包括水平植物降解墙与水平微生物降解墙,所述水平微生物降解墙覆盖于污染土壤层的上方,所述水平植物降解墙覆盖于水平微生物降解墙的上方,所述水平微生物降解墙包括降解菌,所述水平植物降解墙包括培养土层与植物层,所述水平植物降解墙内插入有渗透管件,所述渗透管件的末端插入至污染土壤层内,渗透液通过所述渗透管件渗透至污染土壤层内;所述渗透管件包括外管管身,所述外管管身的下端设置有转头,所述外管管身的外表面开设有渗透孔;该用于土壤修复的水平可渗透反应墙,结构简单,使用灵活,修复效果强,便于推广使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