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收压缩式热泵精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754366A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711085243.X

    申请日:2017-11-07

    Inventor: 汤康 黄明月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3/14 B01D3/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收压缩式热泵精馏系统,包括精馏塔和吸收压缩热泵机组。其中,压缩机的吸气端与发生器的蒸气出口相连,排气端与吸收器的蒸气入口相连;塔顶的蒸汽进入发生器和冷却器后,部分冷凝液经回流泵返回精馏塔上部,其余冷凝液作为塔顶出料;塔底料液经过第一塔料泵进入吸收器加热后返回精馏塔下部。压缩机排出的气体经过第一中间换热器后进入吸收器,塔底料液先经过吸收器,然后经过第一中间换热器进行阶梯换热。本发明解决了塔顶塔釜温差较大时蒸汽压缩机式热泵精馏节能效果不好的问题,并可以直接对常规精馏塔进行节能改造,不破坏现有精馏塔的流程。

    一种热泵系统
    3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588357A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510946302.2

    申请日:2015-12-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7/0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泵系统,主要解决现有热泵系统对高温热源利用率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热泵系统具有两套冷媒循环回路,将其中一冷媒循环回路中冷凝器流出冷媒与另一冷媒循环回路将要流入蒸发器入口的冷媒在中间换热装置内进行热量交换,通过设置中间换热装置使得两冷媒循环回路的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均不相同,不同的蒸发温度使得热泵系统不仅能够利用高温热源的高温部分,还能够利用到高温热源的中低温部分,大大提高了对高温热源的利用率,而不同的冷凝温度能够对被加热介质产生梯度加热效果,从而减小冷凝器工作温差,提高热泵系统的制热性能系数。

    一种吸收压缩式热泵精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754366B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1711085243.X

    申请日:2017-11-07

    Inventor: 汤康 黄明月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收压缩式热泵精馏系统,包括精馏塔和吸收压缩热泵机组。其中,压缩机的吸气端与发生器的蒸气出口相连,排气端与吸收器的蒸气入口相连;塔顶的蒸汽进入发生器和冷却器后,部分冷凝液经回流泵返回精馏塔上部,其余冷凝液作为塔顶出料;塔底料液经过第一塔料泵进入吸收器加热后返回精馏塔下部。压缩机排出的气体经过第一中间换热器后进入吸收器,塔底料液先经过吸收器,然后经过第一中间换热器进行阶梯换热。本发明解决了塔顶塔釜温差较大时蒸汽压缩机式热泵精馏节能效果不好的问题,并可以直接对常规精馏塔进行节能改造,不破坏现有精馏塔的流程。

    混合工质制冷系统及除湿机

    公开(公告)号:CN112268321B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011153451.0

    申请日:2020-10-26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混合工质制冷系统及除湿机,其中制冷系统中富含低沸点组分的第一流路包括第一蒸发支路和第一冷凝支路,富含高沸点组分的第二流路包括第二蒸发支路和第二冷凝支路,制冷系统包括:压缩装置;气液分离装置,气态冷媒出口与第一吸气口连通;第一和第二蒸发器分别设在第一和第二蒸发支路上,第一蒸发器的第一出口与冷媒进口连通,第二蒸发器的第二进口与液态冷媒出口连通且第二出口与第二吸气口连通;和第一和第二冷凝器分别设在第一和第二冷凝支路上,第一冷凝器的第三进口与第一排气口连通,第二冷凝器的第四进口与第二排气口连通,第一冷凝器的第三出口和第二冷凝器的第四出口汇合后与第一蒸发器的第一进口连通。

    一种双温双闪发空调制冷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237928B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0060451.X

    申请日:2020-01-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双温双闪发空调制冷系统,该制冷系统一包括高温压缩腔、低温压缩腔和辅助压缩腔的压缩机,其中低温压缩腔的排气经第一排气管道排出,辅助压缩腔的排气与高温压缩腔排气混合后经第二排气管道排出;在制冷剂第一流路上,沿着制冷剂向压缩机流动的方向依次设置第一节流装置、第一闪发器、高温蒸发器、第二闪发器、第二节流装置、低温蒸发器;放热支路上设有冷凝器;同时根据室外环境的状况,通过设置控制阀来选择是否采用补气支路,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双温系统,该系统不仅能够提高制冷、制热能力和能效,而且还能使得该系统适应更宽的工况,在高温制冷、低温制热等极端恶劣环境下都能有优良的系统性能。

    混合制冷剂及包含其的制冷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317576B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1910662309.X

    申请日:2019-07-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合制冷剂及包含其的制冷装置。该混合制冷剂包括三氟碘甲烷、丙烯和第三组分,第三组分选自2,3,3,3‑四氟丙烯和/或反式‑1,3,3,3‑四氟丙烯。上述混合制冷剂包含多种制冷剂,且通过发挥各制冷剂之间的协同作用,使得上述混合制冷剂具有较低的GWP值(低于100),以及较高的容积制冷量和容积制热量;三氟碘甲烷还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因而三氟碘甲烷的加入还能够削弱制冷剂的可燃性,进而提高混合制冷剂的安全性。因而采用上述混合制冷剂进行制冷能够提升混合制冷剂的制冷和制热效果,并解决现有R134a制冷剂存在的低温制热不足的问题以及GWP值较高的问题,且制冷过程不会产生对环境不利的物质。

    一种新风除湿系统及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110986200B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1911214477.9

    申请日:2019-12-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风除湿系统,包括有压缩机和新风装置,所述压缩机于所述新风装置连通;所述压缩机包括有低温压缩腔、高温压缩腔和辅助压缩腔,所述低温压缩腔的排气口与所述高温压缩腔的排气口与所述辅助压缩腔的排气口相互独立设置,所述低温压缩腔的吸气口与所述高温压缩腔的吸气口相互独立设置,所述低温压缩腔与所述辅助压缩腔之间并联设置,所述低温压缩腔的排气口与所述辅助压缩腔的排气口连通,该新风除湿系统,能够适应更宽的运行工况,充分发挥系统优势,进一步有效的提升除湿能效。

    非共沸环保制冷剂、其制备方法及除湿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011311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10812842.2

    申请日:2020-08-13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制冷剂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非共沸环保制冷剂、该非共沸环保制冷剂的制备方法及除湿系统。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非共沸环保制冷剂包括一氟甲烷和三氟碘甲烷,所述非共沸环保制冷剂的GWP值不高于65。将所述非共沸环保制冷剂的各组分在室温液相状态下混合并搅拌,得到所述非共沸环保制冷剂。本发明提出的非共沸环保制冷剂,具有合适的滑移温度,能够较好地匹配新型除湿系统,与现有的混合制冷剂相比,其循环制冷系数和单位功耗除湿量均有明显的提高,此外其还具有良好的环保安全性能,全球变暖潜能值较低,可燃性低,适用于空调除湿系统或其它需要使用大滑移温度制冷剂的系统。

    制冷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17575B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1910659755.5

    申请日:2019-07-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冷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冷剂组合物包括第一组分、第二组分及第三组分,第一组分为三氟碘甲烷,第二组分为丙烷,第三组分为反式‑1,3,3,3‑四氟丙烯、2,3,3,3‑四氟丙烯或二甲醚。该制冷剂组合物具有良好的环境性能,GWP低于100,且相比R134a具有较高的容积制冷量,效率EER值与R134a相当,解决了其低温制热性能不足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