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系统
    3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877198U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20696308.2

    申请日:2019-05-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室外机组;至少一组室内机组,每组室内机组包括至少一台室内机;至少一组毛细管组,每组毛细管组包括至少一个毛细管;室外机组可选择地与至少一台室内机和/或至少一个毛细管连通。当需要给室内空间快速制冷或制热时,室外机组选择与室内机连通形成回路,或者选择同时与室内机及毛细管连通形成回路;当不需要给室内空间快速制冷或制热时,室外机组选择与毛细管连通形成回路即可。(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带毛细管网的热泵机组

    公开(公告)号:CN211084491U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1921699258.X

    申请日:2019-10-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毛细管网的热泵机组,包括串联设置的压缩机、冷凝器以及毛细管网,所述毛细管网与所述冷凝器之间设有第一回油装置,和/或,所述毛细管网与所述压缩机之间设有第二回油装置,所述第一回油装置、所述第二回油装置的回油口均与所述压缩机的进气口相连接。如此设置,冷媒在进入毛细管网之前先进行油分离,减少冷媒中润滑油的携带量,避免润滑油附着在毛细管网的内壁上,提高毛细管网的换热效果,同时,压缩机内的润滑油量不会大幅度减小,避免压缩机因缺油而出现磨损等故障。

    空调
    34.
    实用新型
    空调 有权

    公开(公告)号:CN208536165U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20949543.1

    申请日:2018-06-19

    Abstract: 一种空调,包括设置在所述空调的风道内的喷嘴、以及与所述喷嘴驱动连接的驱动装置,所述喷嘴位于所述空调的风机与出风口之间,且所述喷嘴的喷射方向朝向所述风道的内壁设置,所述喷嘴与所述内壁间形成雾化空间,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喷嘴沿其喷射方向靠近或背离所述内壁,以减小或者增加所述雾化空间。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装置带动喷嘴沿喷射方向移动,从而可以控制雾化空间的大小,雾化空间增大,喷嘴雾化出的水雾蒸发量增大,加湿量也相应增大;雾化空间减小,喷嘴雾化出的水雾蒸发量减小,加湿量也相应减小,从而可以实现动态调整加湿量,使室内湿度变化更加平滑,提高舒适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空调以及基于空调的监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6656471U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720264000.1

    申请日:2017-03-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以及基于空调的监控系统。其中,该空调包括:图像采集设备,设置于空调之上,用于监控得到空调所在的区域内的对象的特征信息;控制器,设置于空调内部,与图像采集设备连接,用于在监控到对象的特征信息在预存的至少一个目标特征信息中匹配成功的情况下,确定进入空调所在的区域内的对象为合法用户,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空调在安防监控的过程中,无法实现准确监控的技术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热泵系统
    3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831739U

    公开(公告)日:2018-01-02

    申请号:CN201720615849.9

    申请日:2017-05-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泵系统,热泵系统包括压缩机、室外侧换热器以及室内侧换热器,所述压缩机、所述室外侧换热器和所述室内侧换热器通过管路阀门系统相连接,还包括蓄热模块,所述蓄热模块包括蓄热材料、能够与所述蓄热材料进行换热的换热管路、以及用于控制所述换热管路内的冷媒流量的阀门装置,所述换热管路与所述管路阀门系统相连接、且所述换热管路与所述室内侧换热器为并联关系。如此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热泵系统,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热泵室外侧换热器化霜时,需要从室内侧取热,而导致房间舒适性变差的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多联机空调
    3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4249790U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023088969.9

    申请日:2020-12-18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多联机空调,包括:压缩机、室外换热器、第一气侧管、第二气侧管和液侧管;室内机设置在第二气侧管和液侧管之间;室内机包括第一室内换热部和第一管路,第二室内换热部和第二管路;第一室内换热部设置在室内空间的上部位置,用于在制冷时开启、制热时关闭,第二室内换热部设置在室内空间的下部位置,用于在制热时开启、制冷时关闭。根据本公开能够根据用户的需要进行控制,有效防止在地板处进行制冷、而导致冷空气始终沉积在室内下方,导致用户舒适度差的情况,并且还能有效地避免在地板处发生凝露的情况;同样地防止在制热时热空气始终在上方,提高多联机空调的制冷舒适度和制热舒适度。

    空调系统
    4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624795U

    公开(公告)日:2020-05-26

    申请号:CN201921670196.X

    申请日:2019-10-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系统,包括:设置在室内下部的第二换热器,还包括与第二换热器并联且设置在室内上部的第一换热器,制冷运行时关闭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流路并启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流路来流通冷媒。本实用新型可使制热运行时第二换热器流通冷媒且第一换热器中断,经过对流换热的热空气,从地板逐渐上扬,达到温度场均匀分布的效果,制冷运行时第二换热器中断第一换热器流通冷媒,经过对流换热的冷空气,从天花板高度逐渐进行沉降,达到温度场均匀分布的效果。(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