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排气降噪结构及压缩机

    公开(公告)号:CN207178219U

    公开(公告)日:2018-04-03

    申请号:CN201721155917.4

    申请日:2017-09-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缩机排气降噪结构及压缩机,其中,压缩机排气降噪结构包括设于压缩机排气端的端盖,所述端盖设有排气口,所述端盖内设有第一排气管、第二排气管和第一膨胀腔,所述第一排气管、所述第一膨胀腔、所述第二排气管和所述排气口流体连通,所述第一排气管排出的气流依次通过所述第一膨胀腔、所述第二排气管和所述排气口排出压缩机。本实用新型在端盖内设置膨胀腔,压缩机内由转子压缩后的气体通过排气管进入膨胀腔,利用膨胀式消声原理经过膨胀消声后,气体通过排气管和端盖上的排气口排出压缩机,通过内置膨胀式排气降噪的方式,能够有效降低压缩机排气噪声,解决对于降噪安装空间有限的问题,不会产生较高的投资成本。(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油槽系统、压缩机系统及空调

    公开(公告)号:CN207178216U

    公开(公告)日:2018-04-03

    申请号:CN201721010575.7

    申请日:2017-08-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槽系统、压缩机系统及空调,涉及制冷领域,用以提高油槽内油温的均匀性,避免压缩机吸气带液,提高机组工作可靠性。该油槽系统包括油分离器、油槽、油加热器和油液搅拌部件;油槽位于油分离器的下方且用于承接油分离器分离出来的油液,油加热器用于加热油槽内的油液;油液搅拌部件用于搅拌油槽内的油液。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油槽系统,为油槽增加了油液搅拌部件,通过油液搅拌部件可以搅拌油槽内的油液,这样即便只设置一个油加热器也能使得油槽内油液的油温均匀。(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空调设备、冷水机组及其止回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6816881U

    公开(公告)日:2017-12-29

    申请号:CN201720498389.6

    申请日:2017-05-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止回结构,包括:阀体组件,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具有进口、中空腔室及出口;止回组件,可运动地安装于所述中空腔室中,以打开或关闭所述进口;及增压组件,包括压力可调的压力容器,所述止回组件的一端可运动地设置于所述压力容器中。止回结构在具有止回功能的同时,还自带增压功能。流体从阀体组件的阀体的进口进入中空腔室,此时流体推动挡板使得阀芯能够下压压力容器,压力容器中的压力逐渐增加,进而进口处的流体的压力也许逐渐增加才能通过阀体从出口流出,便于冷水机组中高低压差的调节,保证冷水机组稳定运行,同时,取消背压阀,优化冷水机组的整机结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设备及冷水机组。(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油分离器装置及空调机组
    3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147005U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721169079.6

    申请日:2017-09-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分离器装置及空调机组,其中,油分离器装置包括壳体(1)和滤油栅组件,滤油栅组件可转动地设在壳体(1)内,用于通过转动与进入壳体(1)内的油气混合物碰撞实现一级分离,滤油栅组件包括多个呈放射状分布的栅板(9),栅板(9)上设有一端延伸至靠近壳体(1)内壁的导油槽(92),导油槽(92)能够将分离出的油汇聚并引导至壳体(1)的内壁后流下。此种油分离器装置能够将一级分离后油的流动路径与气体在壳体内的主流通路径分离开来,而且由于油滴与壳体内壁之间的吸附和聚集作用力,分离出的油不容易被气体带走,能够更顺畅地汇集到壳体底部,从而提高油气分离效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壳管式换热器
    3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890923U

    公开(公告)日:2018-01-16

    申请号:CN201720480528.2

    申请日:2017-05-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壳管式换热器,包括具有内部空间的壳体和位于内部空间的换热管,壳管式换热器还包括设置在内部空间的隔板,隔板沿壳体的轴向方向设置,并将内部空间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沿壳体径向方向相对设置且相互独立;换热管一部分位于第一腔室内、另一部分位于第二腔室内,换热管的进口和出口位于壳体轴向方向的同一端;壳体上设置有与第一腔室连通的第一冷媒进口和第一冷媒出口;壳体上设置有与第二腔室连通的第二冷媒进口和第二冷媒出口。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壳管式换热器换热效率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蒸发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3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771814U

    公开(公告)日:2017-12-19

    申请号:CN201720570200.X

    申请日:2017-05-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蒸发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器。蒸发器包括:壳体,壳体具有补气口;闪发器,设置于壳体内,闪发器通过补气口给压缩机进行补气。将闪发器设置于蒸发器的壳体内部,避免在蒸发器外部单独设置闪发器,即在蒸发器外部省去了一套闪发器的壳体设备,有效地降低了空调器的生产成本。同时,减小了空调器系统的泄漏点的量,使得具有该蒸发器的空气使用起来更加可靠、实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闪发器及冷水机组
    3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197010U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720833684.2

    申请日:2017-07-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闪发器及冷水机组,所述闪发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容纳腔,所述壳体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容纳腔相通的冷媒入口、气态冷媒出口、液态冷媒出口和回油口;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壳体的内壁围成油腔,所述油腔与所述回油口连通。通过在壳体的容纳腔内设置第一过滤网围成油腔,从而使冷媒进入容纳腔后,可以通过第一过滤网过滤将冷媒中的制冷剂和润滑油分离,使闪发器同时具备油分离器的功能,两种设备合二为一,不仅简化了整机结构,还节省了安装空间,使安装和维护更加方便。

    机组控制系统
    3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008445U

    公开(公告)日:2018-02-13

    申请号:CN201720756594.8

    申请日:2017-06-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组控制系统,其中,该系统包括:远程控制器、机组主板和被控负载;其中,所述远程控制器,用于通过无线传输方式向所述主板发送运行参数;所述主板,用于通过无线接收方式接收所述运行参数,并根据所述运行对所述被控负载进行控制。通过上述方案解决了现有的控制屏设置在主板上的导致的机组可靠性低、操作人员操作复杂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有效提高机组可靠性的技术效果。(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油分离器和空调机组
    3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865772U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20220932.0

    申请日:2018-02-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分离器和空调机组。油分离器包括:壳体,具有油分进气口和油分出气口,所述壳体的底部包括油池;油分离结构,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和回油结构,回油结构包括:引射器,包括工作流体入口、二次流体入口和引射器出口;回油进油管,与所述油池和所述工作流体入口分别连通;回油进气管,与所述二次流体入口连通;和回油出油管,与所述引射器出口连通。空调机组包括前述油分离器。本实用新型利用油分离器分离出的油液的压力及管路压差进行回油,减少油分离器所在机组的回油油泵的设置,降低成本。(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