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组件、喷淋结构和衣物处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147868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569793.2

    申请日:2024-05-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筒组件、喷淋结构和衣物处理装置,属于衣物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其中筒组件包括:筒体,筒体壁形成有用于喷淋的出水腔和与出水腔流通的进水流道,出水腔具有朝向筒体内侧的敞口结构;盖体,盖体可拆卸的盖设在敞口结构上;喷淋头,喷淋头设置在盖体上,且喷淋头的进水端与出水腔连通,喷淋头的喷淋端朝向筒体的内部。本发明中将喷淋结构设置在筒体上,并且位于衣物存取口与筒体周侧侧壁形成的环形区域中,而不再是安装在衣物存取口内侧的门封中,筒体可以为喷淋结构提供稳定的固定点,可以使喷淋结构在衣物处理装置进行洗涤时保持稳定,不会产生剧烈晃动,影响喷淋结构的喷淋效果。

    门体组件和衣物处理装置
    3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8147882B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569775.4

    申请日:2024-05-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门体组件和衣物处理装置,属于衣物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其中门体组件包括:装饰圈和内门壳部件;装饰圈套设在内门壳部件的外周;内门壳部件的内周设置有沿轴向方向延伸的竖筋,竖筋具有开口朝向外侧的卡槽,装饰圈设置有与卡槽适配的卡扣,装饰圈通过卡扣与卡槽的卡接配合与内门壳部件卡接;装饰圈设置有横筋,横筋沿径向方向延伸,至少部分横筋抵接于竖筋沿轴向方向上的外壁。本发明中装饰圈上的横筋紧贴在开设有卡槽的竖筋上,横筋与竖筋沿轴向方向上的外壁抵接,使横筋不仅可以增加装饰圈的强度,还可以为具有卡槽结构的竖筋提供一个约束力,提高竖筋的强度,避免卡扣与卡槽轻易发生脱落,导致装饰圈安装不紧固。

    门体组件、壁挂式衣物处理装置和壁挂式衣物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47881B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569770.1

    申请日:2024-05-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门体组件、壁挂式衣物处理装置和壁挂式衣物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属于衣物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其中门体组件包括:内门壳部件、门内衬、装饰板、显示部件;内门壳部件包括内壳体和观察窗,观察窗设置在内壳体的内侧,门内衬设置在内壳体的外侧,门内衬、内壳体和观察窗之间形成有第一空腔,装饰板设置在门内衬的外侧,门内衬的外侧与装饰板之间形成有第二空腔;显示部件设置在第二空腔中,第一空腔分隔在衣物处理筒的内腔与第二空腔之间。本发明中通过第一空腔分隔衣物处理筒的内腔与第二空腔,进而减少衣物处理筒的内腔中传递到第二空腔内的热量,不仅可以避免显示部件因高温引发故障,还可以避免门体组件外表面温度过高烫伤用户。

    一种壁挂式衣物处理设备
    3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8147878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570311.5

    申请日:2024-05-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壁挂式衣物处理设备,属于衣物处理设备领域。包括机壳;衣物处理筒,设置在机壳中;直驱电机,设置在衣物处理筒的后侧为衣物处理筒提供驱动作用力;后背板,后背板盖设在机壳的后侧并与机壳围成有容纳空间,衣物处理筒、直驱电机容纳在由机壳和后背板围成的容纳空间内;后背板安装在壁挂对象上时,后背板和壁挂对象之间限定出气流通道,气流通道的一端连通容纳空间、另一端连通外部环境;其中直驱电机在靠近后背板的端侧设有与直驱电机转子同步转动的扰流结构,扰流结构用于在直驱电机转子转动时扰动直驱电机转子周围气流,以加速气流通过气流通道排出。

    一种用于衣物处理设备的门体及衣物处理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147885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570512.5

    申请日:2024-05-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衣物处理设备的门体及衣物处理设备,衣物处理设备包括衣物处理筒,门体可开合地设置在衣物处理筒的筒口处;门体包括门框、门壳和观察窗;门框包括框架,框架形成有第一限位结构;门壳包括壳架,壳架围设成有壳架孔;壳架形成有支撑结构,支撑结构位于壳架孔的外周侧;观察窗包括基座和窗体,基座设置在框架和壳架之间,且基座形成有第二限位结构;基座靠近壳架的一侧设置有窗体,窗体穿过壳架孔且位于壳架远离框架的一侧;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配合,对观察窗起到限位作用;支撑结构抵接在基座靠近壳架的一侧,对观察窗起到支撑作用;限位和支撑均可靠,避免衣物处理设备运行时,门体松动导致噪音大和漏水的问题。

    门体组件和衣物处理装置
    3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147882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569775.4

    申请日:2024-05-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门体组件和衣物处理装置,属于衣物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其中门体组件包括:装饰圈和内门壳部件;装饰圈套设在内门壳部件的外周;内门壳部件的内周设置有沿径向方向延伸的竖筋,竖筋具有开口朝向外侧的卡槽,装饰圈设置有与卡槽适配的卡扣,装饰圈通过卡扣与卡槽的卡接配合与内门壳部件卡接;装饰圈设置有横筋,横筋沿轴向方向延伸,至少部分横筋抵接于竖筋沿径向方向上的外壁。本发明中装饰圈上的横筋紧贴在开设有卡槽的竖筋上,横筋与竖筋沿径向方向上的外壁抵接,使横筋不仅可以增加装饰圈的强度,还可以为具有卡槽结构的竖筋提供一个约束力,提高竖筋的强度,避免卡扣与卡槽轻易发生脱落,导致装饰圈安装不紧固。

    门体组件、壁挂式衣物处理装置和壁挂式衣物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47881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569770.1

    申请日:2024-05-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门体组件、壁挂式衣物处理装置和壁挂式衣物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属于衣物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其中门体组件包括:内门壳部件、门内衬、装饰板、显示部件;内门壳部件包括内壳体和观察窗,观察窗设置在内壳体的内侧,门内衬设置在内壳体的外侧,门内衬、内壳体和观察窗之间形成有第一空腔,装饰板设置在门内衬的外侧,门内衬的外侧与装饰板之间形成有第二空腔;显示部件设置在第二空腔中,第一空腔分隔在衣物处理筒的内腔与第二空腔之间。本发明中通过第一空腔分隔衣物处理筒的内腔与第二空腔,进而减少衣物处理筒的内腔中传递到第二空腔内的热量,不仅可以避免显示部件因高温引发故障,还可以避免门体组件外表面温度过高烫伤用户。

    一种壁挂式洗衣机
    3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147879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570439.1

    申请日:2024-05-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壁挂式洗衣机,属于衣物处理设备领域。包括:壁挂板,壁挂板包括用于和墙体配合的第一板面以及与第一板面相对的第二板面;洗涤筒,洗涤筒包括用于和第二板面配合的洗涤筒底部,以及形成在洗涤筒底部外周缘并轴向凸伸的洗涤筒侧周部,洗涤筒底部和洗涤筒侧周部围设成内部具有衣物处理腔、轴向具有衣物投放口的洗涤筒;其中洗涤筒侧周部上设有与衣物处理腔相通的通气孔,且通气孔处连接有在壁挂板安装于墙体上时与墙体间隔有距离的通气管。本发明中通过将通气管设置在洗涤筒的侧周部,可使通气孔在壁挂式洗衣机安装在墙体上时与墙体间隔有距离,从而避免墙体发霉。

    一种热泵式双筒洗衣机
    3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926533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1873797.1

    申请日:2023-12-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泵式双筒洗衣机,包括框架、两器组件和水盒组件,框架的内部并排设置有第一洗涤筒和第二洗涤筒,框架包括沿框架的左右方向依次设置并连接的左横梁、中横梁和右横梁,中横梁位于第一洗涤筒和第二洗涤筒之间;两器组件设置在中横梁和右横梁上且位于第一洗涤筒和第二洗涤筒之间,使两器组件受力平衡;防止在洗衣机运行过程中两器组件出现变形和位移,保证两器组件对烘干气流可顺利地完成除湿和加热;水盒组件包括水盒盒体和水盒盖体,水盒盖体盖设在水盒盒体上;水盒盒体设置在左横梁上,水盒盖体设置在中横梁上,使水盒组件受力平衡,防止在洗衣机运行过程中水盒组件出现变形和位移。

    排水盒组件、排水方法及衣物处理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7845562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874159.1

    申请日:2023-12-2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排水盒组件、排水方法及衣物处理设备,其排水盒组件包括盒体,盒体上设置有用于与第一桶连通的第一进水口、用于与第二桶连通的第二进水口以及用于将盒体内的水排出的总出水口;盒体中形成有相互连通的第一排水腔和第二排水腔;第一排水腔用于容纳从第一进水口进入的水,第二排水腔用于容纳从第二进水口进入的水;总出水口与第一排水腔连通,第二排水腔中的水通过进入第一排水腔从出水口排出;第一排水腔与第二排水腔的连通位置所处高度高于所述总出水口所处高度。在正常排水过程中,第一排水腔中的水可以直接从总出水口排出,而不会进入到第二排水腔中,不易发生串水现象,提高了排水质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