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壳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108759041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1810891670.5

    申请日:2018-08-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蜗壳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该蜗壳结构包括壳体和蜗舌,蜗舌与壳体的内壁相连接,部分的蜗舌与壳体围设成进风通道,部分的蜗舌与壳体围设成出风通道,通过在蜗舌上开设有回流通道,回流通道的第一端与出风通道相连通,回流通道的第二端与进风通道相连通,以将出风通道内的部分气流导入至进风通道内并与进风通道内的气流进行热交换。这样设置将出风通道内的部分已经换热过的气流再次引至进风通道与进风气流进行热交换,进而对进风起到了预调温作用,从而使得空调器的蜗壳结构的出风温度变化至所需温度更快,提高了用户体验。

    蜗壳和空调器
    3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958537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1710317848.0

    申请日:2017-05-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蜗壳和空调器。该蜗壳对应风叶(5)设置,包括蜗喉、位于蜗喉上游侧的蜗喉上游壁面(1)和位于蜗喉下游侧的蜗喉下游壁面(2),蜗喉上游壁面(1)设置有防回流凸起(3),防回流凸起(3)朝向风叶(5)凸出。根据本发明的蜗壳和空调器,能够降低换热器侧气流流入阻力,增加蜗喉间隙最小处气流回流阻力,降低湍动能和噪音。

    一种环形出风的新风组件及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106765577B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1710001514.2

    申请日:2017-01-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形出风的新风组件及空调器,该环形出风的新风组件,包括风道,风道包括相对设置的进风口和出风口,风道内设有电机,电机连接有离心风叶;风道的内壁及离心风叶的外缘形成环形送风通道,进风口和/或出风口上设有换热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环形出风的新风组件,换气时,环形出风的气流呈分散状态,可快速分散到室内的各个角落,换气速度较快,同时,离心风叶自身产生的气流速度较低,且为分散式的送风,进而使得人体不会感觉到强烈的扑面感,用户使用的舒适度较高。

    一种换热器及空调
    3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168391B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1610708216.2

    申请日:2016-08-23

    Inventor: 朱芳勇 熊军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换热器,用于设置在离心式风机的风机入口位置,所述换热器包括高风速换热区和低风速换热区,且所述高风速换热区的换热功率大于所述低风速换热区的换热功率。高速气流流经换热器时换热速度要明显快于低速气流,将高风速换热区的换热功率设置为大于低风速换热区的功率后,可以使整个换热器的各个位置充分换热,整个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和换热均匀性显著提升。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采用上述换热器的空调。

    一种风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109737097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811585857.9

    申请日:2018-12-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风机,包括:旋转主体;叶片,至少两个,设置在旋转主体上;微孔流道,设于叶片内部,且在叶片旋转过程中,微孔流道与水源连通;通气孔,设于叶片的吸力面上,与微孔流道连通,叶片的吸力面为叶片的在旋转过程中周边气流压力低于大气压的一面,通气孔将负压引入微孔流道内,加速微孔流道内水的汽化,且汽化的水蒸气被旋转的叶片送出。通过在风机叶片内部设置微孔流道,由于重力或叶片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实现水在叶片内部微孔流道的进给,通过在叶片的吸力面上设置通气孔,使得通气孔将负压引入微孔流道内,进而加速微孔流道内水的汽化,快速提升空气的含湿量。

    离心风机及空调器
    4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050688B

    公开(公告)日:2018-12-04

    申请号:CN201610593818.8

    申请日:2016-07-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心风机及空调器,包括蜗壳和风轮,蜗壳包括底板及围绕底板的周缘而设的侧板,底板及侧板构成安装腔,底板设有进风口,蜗壳还包括与出风口连通的出风孔道,出风孔道包括靠近底板的第一孔壁及远离底板的第二孔壁;风轮安装于安装腔内,且风轮朝向底板的端面与底板的距离不大于第一孔壁与底板的距离;蜗壳及风轮共同形成气流通道,蜗壳及风轮分别设有挡流部,气流通道围绕风轮上的挡流部形成U形挡流通道。风轮驱动空气从进风口进入,沿着底板进入气流通道,再从出风孔道排出。如此不仅可保证气流进入气流通道迅速,而且由于U形挡流通道的作用气流回流得到了抑制,从而避免涡流的问题,进而提高了离心风机的工作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