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3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880029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087999.8

    申请日:2021-01-22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其中空调器包括:风机、第一上风口和第二上风口、以及第一下风口和第二下风口,所述风机包括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所述第一风机能够吸入气流并从所述第一上风口吹出,所述第一风机还能够吸入气流并从所述第一下风口吹出,所述第二风机能够吸入气流并从所述第二上风口吹出,所述第二风机还能够吸入气流并从所述第二下风口吹出。根据本公开通过将空调器设置为包括两个风机、两个上风口和两个下风口的结构形式,两上两下至少四个出风口,能够在制冷或制热模式下通过开启多个出风口,能够有效地实现对室内的快速制冷或制热,快速使室内环境达到令人舒适的温度。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960179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372189.7

    申请日:2024-09-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在制冷模块下,判断是否满足以下条件:第一,在预设时间段内接收到至少二次的调节设定温度的信号,且连续二次的调节设定温度的信号包括下调温度的信号和上调温度的信号;第二,各设定温度均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值;若满足上述条件,则进入除湿模式并以当下的设定温度作为目标温度值运行第一预设时间;获取室内的相对湿度值并判断室内的相对湿度值是否大于设定的相对湿度值;若是,则降低内风机的转速;若否,则保持内风机的转速不变。该控制方法能够智能调控了温湿度,既省去了用户频繁调节遥控器的步骤,又能保证用户舒适性的要求。

    一种空调室内机、空调器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54569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211251711.7

    申请日:2022-10-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家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空调器及控制方法现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空调器及控制方法;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形成有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蒸发器,设置在壳体内并靠近第一风口;贯流风叶,可转动的设置在壳体内,贯流风叶位于蒸发器和第二风口之间;风向换向装置,设置在壳体内,风向换向装置包括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当风向换向装置处于第一模式时,贯流风叶转动能够驱动壳体外的空气由第一风口进入经过蒸发器后由第二风口排出;当风向换向装置处于第二模式时,贯流风叶能够驱动壳体外的空气由第二风口进入壳体经过蒸发器后由第一风口排出为解决现有空调室内机的蒸发器上的灰尘细菌清理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空调温度的控制方法、系统及空调

    公开(公告)号:CN115507495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211135933.2

    申请日:2022-09-1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空调温度的控制方法、系统及空调,方法包括:获取室外温度值、室内温度值和室内相对湿度值。根据预设温度阈值、室外温度值和室内温度值,确定空调工作模式。然后根据空调工作模式和室外温度值,确定初步温度设定值。最后根据室内相对湿度值、空调工作模式、初步温度设定值和预先录入的温湿度对照参考数据,确定最终温度设定值。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在进行空调温度控制时十分方便。并且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在考虑了室内外温度的基础上,还进一步根据室内相对湿度值对初步温度设定值进行调整,以得到最终温度设定值,可以使空调最终的设定温度值更好的满足实际所需。

    一种防凝露装置、空调和防凝露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46339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298488.6

    申请日:2023-10-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凝露装置、空调和防凝露控制方法。风道,风机,所述风机安装于所述风道内;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以所述风道横截面的中心轴为对称中心,分布于所述风道的两侧且分别与所述风道连通;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设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用于控制第一出风口与风道的连通状态;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设于所述第二出风口,用于控制第二出风口与风道的连通状态,该防凝露装置能够切换不同的出风口,避免单一出风口长时间出冷风导致产生凝露水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