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系结构及其具有该轴系结构的电动涡旋压缩机

    公开(公告)号:CN210859215U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1921568573.9

    申请日:2019-09-20

    Abstract: 一种轴系结构及其具有该轴系结构的电动涡旋压缩机,所述轴系结构包括电机转子,穿接于所述电机转子中的曲轴;还包括第一轴承、第二轴承与第三轴承,其中,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第三轴承分别设置于所述曲轴的两端,所述第二轴承设置于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电机转子之间;所述电机转子的两侧分别设有主平衡块与副平衡块,所述曲轴的一端还设有偏心套与动盘组件,所述第一轴承套接于所述偏心套中,所述动盘组件穿接于所述第一轴承中。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曲轴受力均匀,压缩机运行稳定,降低压缩机在运行过程中出现转子摆动现象。当此轴系结构力平衡与力矩平衡在上述范围之内时,压缩机运行稳定,噪声、振动小,效率低,可靠性稳定性高。

    一种补气增焓结构、涡旋压缩机及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210565112U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921478328.9

    申请日:2019-09-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补气增焓结构、涡旋压缩机及空调器,涉及空调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补气增焓通道结构复杂,且不易安装的技术问题。该补气增焓结构包括壳体、静盘、动盘、增焓外管和补气增焓管,静盘与动盘之间形成有中间压缩腔,补气增焓管具有增焓通道,且补气增焓管能够连通中间压缩腔及增焓外管,以将增焓外管引入的气体通过增焓通道输送至中间压缩腔。补气增焓管能够连通中间压缩腔及增焓外管,将增焓外管引入的气体通过增焓通道输送至中间压缩腔实现补气增焓作用,通过补气增焓管直接将气体输送至中间压缩腔的方式,增焓通道中无多余结构和部件,与现有复杂结构的补气通道相比,结构简单,易于安装。

    一种泄油泄压结构、涡旋压缩机及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210565107U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921478381.9

    申请日:2019-09-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泄油泄压结构、涡旋压缩机及空调器,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涡旋压缩机背压腔积油及压力过大的技术问题。该泄油泄压结构包括支架和耐磨片,耐磨片上开设有泄油泄压孔,支架与耐磨片之间形成有回油通道,回油通道能连通涡旋压缩机的高压腔与背压腔,泄油泄压孔连通于背压腔;泄油泄压孔间歇地与涡旋压缩机的低压腔连通,以将背压腔内过量的油和/或冷媒排至低压腔。动盘运行过程中泄油泄压孔间歇地与涡旋压缩机的低压腔连通,以将背压腔内过量的油和/或冷媒排至低压腔,使压缩机运行过程中能及时地对背压腔泄油、泄压,使背压腔内的含油量及背压腔的压力维持在一定范围,保证了背压腔平衡动盘轴向力的效果。

    具有补气增焓功能的压缩机

    公开(公告)号:CN210423004U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20841030.3

    申请日:2019-06-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补气增焓功能的压缩机。压缩机包括静涡旋盘和前盖,所述静涡旋盘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补气孔和与所述补气孔一一对应的补气管路,所述前盖上设置有补气口。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补气增焓功能的压缩机,压缩更接近等熵过程,通过补充中温中压气体,使所有补气孔得到的补气均在补气腔内进行分流,保证补气到达每个补气孔处的压力均相同,从而保证在任意一个补气孔处均能够达到相同的补气效果,从而保证压缩机的补气可靠,降低补气的压力脉动,降低运行噪声,使补气性能更稳定,补气通道内中温中压气体与排气管内高温高压气体可通过排气管管壁进行热传导,可进一步降低排气温度,提高运行可靠性和整体寿命。

    压缩机及空调机组
    3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925209U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920734109.6

    申请日:2019-05-2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及空调机组。压缩机包括压缩机本体,压缩机本体内设置有压缩腔,压缩腔用于压缩冷媒,压缩机本体上还设置有补气口,补气口与压缩腔通过补气通道相连通,补气通道用于向压缩腔补气。压缩机还包括可形变止逆阀片,可形变止逆阀片固定设置在压缩机本体上,可形变止逆阀包括阻断补气通道连通的第一形变状态以及使得补气通道连通的第二形变状态。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防止补气回流,提高补气效果,提高压缩机补气稳定性,降低排气温度,提高压缩机能力,提高压缩机寿命,增加涡旋压缩机低温环境的适应性,使得涡旋压缩机的应用领域得到更大的拓展。(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散热板冷却结构、压缩机壳体及压缩机

    公开(公告)号:CN209145887U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821818170.0

    申请日:2018-11-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散热板冷却结构、压缩机壳体及压缩机,涉及压缩机控制器散热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压缩机控制器散热板传热效率差、冷却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散热板冷却结构包括第一冷却通道和第二冷却通道,其中,所述第一冷却通道设在压缩机壳体与控制器散热板的接触面上,所述第二冷却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冷却通道和吸气腔。本实用新型用于涡旋式压缩机,通过设置第一冷却通道和与第一冷却通道相连通的第二冷却通道使得吸气腔内的制冷剂通过第二冷却通道进入第一冷却通道内与控制器散热板直接接触进行传热和导热,从而有效提高导热效率和控制器散热板的冷却效果。

    一种涡旋压缩机及空调器
    3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129848U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821875718.5

    申请日:2018-11-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涡旋压缩机及空调器,涉及涡旋压缩机装配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涡旋压缩机的双轴向密封方式对配合精度要求较高的技术问题。该涡旋压缩机包括前盖组件、静盘组件、壳体以及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沿所述静盘组件的径向设置以便所述静盘组件与所述前盖组件和/或所述壳体之间形成径向密封。本实用新型通过沿静盘组件径向设置的密封组件从而使得静盘组件与前盖组件和/或壳体之间形成径向密封,实现了静盘组件与前盖组件和/或壳体之间的有效密封,简化了前盖组件和静盘组件的结构,同时用于连接前盖组件与壳体的螺钉无需施加过大的预紧力,从而也就不会对静盘组件产生影响,不会导致静盘组件发生轴向变形。

    涡旋压缩机的油分离结构、涡旋压缩机及汽车

    公开(公告)号:CN208763891U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821422821.4

    申请日:2018-08-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涡旋压缩机的油分离结构、涡旋压缩机及汽车,油分离结构包括第一盖体和分油管,第一盖体上具有分油腔和与分油腔连通的进气孔,分油管竖直安装在第一盖体的分油腔中,进气孔的中轴线与分油管的中轴线垂直,分油管包括由上之下依次连接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分油管的第二段的直径从上之下逐渐减少,进气孔的直径D在3mm-12mm之间,进气孔的中轴线到分油管的下端面的垂直距离L在5mm-35mm之间,分油管的第二段的纵截面的两条边之间的夹角β在10°-45°之间。本实用新型可以使得油气分离效果更好,从而能够更好的提高压缩机制冷能力和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