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834916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910299437.2
申请日:2019-04-15
Applicant: 王嬿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防雷灭弧的一体化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包括产气组件、密封包、转盘、灭弧筒,在转盘的盘面上且沿圆周方向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凹槽,在每个凹槽的底部中心设置有喷气孔,所述产气组件密封包覆在所述密封包内,所述密封包的上半部分密封包覆安装在凹槽的顶端开口部之下与底部之上,所述密封包的下半部分套设在灭弧筒内,该灭弧筒用于支撑密封包且为所述密封包的下半部能从喷气孔向下伸入至灭弧筒的顶端筒口内进行密封连通时提供支撑力,使密封包的下半部与灭弧筒的顶端开口形成密封状态。本发明的密封组件能有效提高了转盘与灭弧筒之间气流通道的密封性,使喷射气流最大化作用于电弧。
-
公开(公告)号:CN111834912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910305815.3
申请日:2019-04-16
Applicant: 王嬿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级式反冲放电灭弧管,包括直筒状的装置主体,装置主体内部为中空结构,装置主体底部设有开口,装置主体内自上而下间隔地镶嵌有若干个导弧球,在两相邻的导弧球之间的装置主体外表面上还设有反冲喷射管口,在两相邻的导弧球之间的装置主体内安装有金属环和小平台,小平台设置在反冲喷射口的上方,金属环安装在小平台上,并且金属环的外表面紧贴着装置主体的内侧壁面。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在一级纵向反冲管和多级侧方反冲管中对电弧进行反冲由于狭管灌注作用对电弧进行截断,可以使电弧形成多断点,大幅度削减电弧能量,有利于截断和熄灭电弧。
-
公开(公告)号:CN111834911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910305799.8
申请日:2019-04-16
Applicant: 王嬿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级式喇叭型反冲放电灭弧管,包括灭弧管本体、接闪电极和侧级反冲管;所述的侧级反冲管设于灭弧管本体的侧璧上,并且侧级反冲管与灭弧管本体相连通;所述的接闪电极镶嵌在灭弧管本体内部,并且侧级反冲管上方和下方均设有接闪电极,使灭弧管本体形成半封闭空间;所述的灭弧管本体从上往下的直径逐渐增大,使灭弧管本体呈喇叭状。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灭弧能力强、工作更加稳定可靠,增加多个接闪电极和多个侧级反冲管相互配合,可以使电弧形成多断点,大幅度削减电弧能量,甚至熄灭电弧,可与灭弧防雷器配合共同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117642A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1910537307.8
申请日:2019-06-20
Applicant: 王嬿蕾
Inventor: 王嬿蕾 , 闫仁宝 , 王巨丰 , 张奇星 , 庞智毅 , 张清河 , 唐佳雄 , 孟伟航 , 王国锋 , 杨倩颖 , 李心如 , 彭斐 , 骆耀敬 , 王锟 , 吴敏 , 段小嬿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管反冲熄灭电弧等离子体的结构,属于引弧灭弧技术领域,包括若干个反冲单元,若干个反冲单元首尾依次连接,反冲单元设置为内部中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半封闭管件。本结构可以提升防雷装置安全能力,因为它是通过阻断电弧注入实现的。防雷装置的空气介质的可恢复性,消除了“硬”短路的可能,因而,提高了电力系统安全能力;装置灭弧能力的提升降低了电力系统的短路发生的概率,在各种自然界扰动之前,所有闪络点都能有效的终止,电力系统发生恶性突变之前,消除它,防雷的性价比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834896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910305116.9
申请日:2019-04-16
Applicant: 王嬿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级喇叭型反冲式压缩灭弧防雷装置,装置主体的内部中空,装置主体自上而下逐渐增大,呈喇叭状,并且在上半空间中设有灭弧管道组成的灭弧路径,在下半空间中设有与装置主体内侧壁紧密接触的导弧球Ⅰ,灭弧管道内设有导弧球Ⅲ,两两相邻的灭弧管道端部之间通过导电连接件相连接,最后一段灭弧管道的末端与位于顶部的导弧球Ⅰ电气相连;在装置主体侧壁上设有压缩气流喷射通道和反冲喷射通道,在装置主体外表面设有压缩气流喷射口和反冲喷射口。本发明采用喇叭状结构的装置主体能更好地对电弧进行狭管灌注作用,产生更大的密度差、温度差,对能量大的电弧产生更强烈的反冲作用,大幅度削减电弧能量,有利于熄灭电弧。
-
公开(公告)号:CN110416877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10668562.6
申请日:2019-07-23
Applicant: 王嬿蕾
Inventor: 王嬿蕾 , 闫仁宝 , 王巨丰 , 张奇星 , 庞智毅 , 张清河 , 唐佳雄 , 孟伟航 , 王国锋 , 杨倩颖 , 李心如 , 彭斐 , 骆耀敬 , 王锟 , 吴敏 , 段小嬿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冲式抑制雷击强度的方法,属于防雷灭弧技术领域,本方法主要是把雷电弧控制在装置的雷电点上,又可将雷击点控制在抑制电弧点上,两点重合,实现双重引雷灭弧的效果。该方法利用雷电能量自身截断雷电放电通道,相当于一种受控放电。冲击起弧与灭弧之间具有伴随性,雷电弧一旦发生,反冲灭弧过程也同步产生。自然放电与控制放电二者的相同点是在绝缘水平一样的条件下闪络阈值相同。但自然放电过程放电时间短、放电强度大,产生巨大的电位差破坏输电线路和电力设备。本方法的控制放电,通过控制它的放电过程使电弧断续,放电时间拉长,破坏了放电的通畅性,放电强度将大幅度衰减,使得雷击电位差、电磁强度、跨步电压均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12117642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1910537307.8
申请日:2019-06-20
Applicant: 王嬿蕾
Inventor: 王嬿蕾 , 闫仁宝 , 王巨丰 , 张奇星 , 庞智毅 , 张清河 , 唐佳雄 , 孟伟航 , 王国锋 , 杨倩颖 , 李心如 , 彭斐 , 骆耀敬 , 王锟 , 吴敏 , 段小嬿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管反冲熄灭电弧等离子体的结构,属于引弧灭弧技术领域,包括若干个反冲单元,若干个反冲单元首尾依次连接,反冲单元设置为内部中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半封闭管件。本结构可以提升防雷装置安全能力,因为它是通过阻断电弧注入实现的。防雷装置的空气介质的可恢复性,消除了“硬”短路的可能,因而,提高了电力系统安全能力;装置灭弧能力的提升降低了电力系统的短路发生的概率,在各种自然界扰动之前,所有闪络点都能有效的终止,电力系统发生恶性突变之前,消除它,防雷的性价比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103017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1910305816.8
申请日:2019-06-17
Applicant: 王嬿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级反冲式压缩灭弧防雷装置,装置主体外表面设有若干个裙边;装置主体的内部中空,并且在上半空间中设有灭弧管道组成的灭弧路径,在下半空间中设有与装置主体内侧壁紧密接触的导弧球Ⅰ,灭弧管道内设有导弧球Ⅲ,两两相邻的灭弧管道端部之间通过导电连接件相连接,最后一段灭弧管道的末端与位于顶部的导弧球Ⅰ电气相连;在装置主体侧壁上设有压缩气流喷射通道和反冲喷射通道,在装置主体外表面设有压缩气流喷射口和反冲喷射口。本发明结构简单,采用装置主体作为灭弧室,能够对能量大的电弧进行多级反冲作用,并且通过对电弧进行横纵向截断结合,能够更好地截断电弧,大幅度削减电弧能量,甚至熄灭电弧。
-
公开(公告)号:CN110416877B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1910668562.6
申请日:2019-07-23
Applicant: 王嬿蕾
Inventor: 王嬿蕾 , 闫仁宝 , 王巨丰 , 张奇星 , 庞智毅 , 张清河 , 唐佳雄 , 孟伟航 , 王国锋 , 杨倩颖 , 李心如 , 彭斐 , 骆耀敬 , 王锟 , 吴敏 , 段小嬿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冲式抑制雷击强度的方法,属于防雷灭弧技术领域,本方法主要是把雷电弧控制在装置的雷电点上,又可将雷击点控制在抑制电弧点上,两点重合,实现双重引雷灭弧的效果。该方法利用雷电能量自身截断雷电放电通道,相当于一种受控放电。冲击起弧与灭弧之间具有伴随性,雷电弧一旦发生,反冲灭弧过程也同步产生。自然放电与控制放电二者的相同点是在绝缘水平一样的条件下闪络阈值相同。但自然放电过程放电时间短、放电强度大,产生巨大的电位差破坏输电线路和电力设备。本方法的控制放电,通过控制它的放电过程使电弧断续,放电时间拉长,破坏了放电的通畅性,放电强度将大幅度衰减,使得雷击电位差、电磁强度、跨步电压均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11834894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910305104.6
申请日:2019-04-16
Applicant: 王嬿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反冲灭弧的固相气流防雷灭弧筒,包括顶部封闭的灭弧筒本体;灭弧筒本体顶部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上分别设有引弧机构和气体发生器;灭弧筒主体的内侧壁上设有反冲管和由若干个三通管组成的灭弧通道;反冲管固定安装在灭弧筒主体的下部,并且反冲管的顶部设有一个接闪电极Ⅱ,使反冲管的内部空间为向下开口的半封闭空间;由若干个三通管组成的灭弧通道呈盘旋状设置在灭弧筒主体的上部,并且位于最上端的三通管与引弧机构相连接,位于最下端的三通管与接闪电极Ⅱ相连接。本发明的反冲管和压缩管利用雷电自身能量灭弧,形成内外能量双协同效应,能熄灭更高的电弧能量,确保电弧不会重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