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651557A
公开(公告)日:2012-08-29
申请号:CN201210109635.6
申请日:2012-04-16
Applicant: 燕山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3
Abstract: 一种无变压器型光伏并网逆变器,是由输入直流母线、六个开关、两个电感组成,开关S1的集电极与直流母线“+”端连接,开关S1的发射极与开关S2的集电极连接于节点“a”,开关S2的发射极与开关S5的集电极连接于节点“c”,开关S5的发射极与直流母线“-”端连接;开关S3的集电极与直流母线+端连接,开关S3的发射极与开关S4的集电极连接于节点“b”,开关S4的发射极与直流母线“-”端连接;开关S6的集电极连接于节点“b”,开关S6的发射极连接于节点“c”;电感La的一端连接于节点“a”,电感La的另一端与电网的“+”端相连接,电感Lb的一端连接于节点“b”,电感Lb的另一端与电网的“-”端相连接。本发明可以减小开关损耗,提高系统效率,保证整个工作周期系统共模电压恒定,从而实现漏电流的有效抑制。
-
公开(公告)号:CN114884382B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210519166.9
申请日:2022-05-12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集成电能路由拓扑结构及其控制方法,属于电动汽车车载集成电力电子变换器领域,拓扑结构包括前级飞跨电容型三电平结构和后级两电感隔离型三半桥结构;前级结构包括功率开关S1、S2、S3、S4、S5、S6、第一滤波电感L、第一滤波电容C和飞跨电容Cfly;后级结构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第三端口半桥结构和三绕组变压器;前级结构采用PWM控制实现整流和逆变两种模式中输出的稳定,后级结构采用移相控制改变三个端口间的移相角,实现电动汽车内部各个模块间能量的灵活传输,二者结合实现了车载设备与外部电网的功率调度。本发明拓扑结构实现了轻量化,能够双向传输功率,可以完成电动汽车内部三种工作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15021584B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210511218.8
申请日:2022-05-11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有源桥集成倍流整流三端口拓扑结构及其控制方法,属于车载集成电源系统中的电力电子变换器技术领域,该控制方法基于双有源桥集成倍流整流三端口直流电路,通过第四开关管Q4滞后第一开关管Q1的内移相角度控制A、C端口间的功率传递,通过第五开关管Q5和第八开关管Q8滞后第四开关管Q4的外移相角度控制A、B端口间的功率传递,第九开关管Q9滞后第二开关管Q2一个谐振延时,第十开关管Q10滞后第一开关管Q1一个谐振延时。本发明中的十个开关管均可实现零电压开通,通过移相角实现了三个端口间连续的能量传递,控制简单且易于实现,有效避免了部分方案中断路器带来的体积大、损耗大和控制不连续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890375B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111186094.2
申请日:2021-10-12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PC: H02M3/3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极性输出的双向LLC谐振变换器拓扑,以T1高频变压器为轴心的非对称结构,包括高压侧、谐振槽和低压侧三个部分;高压侧采用半桥结构,谐振槽在电感‑电感‑电容(LLC)结构上增加了一个辅助电感,使之能够实现双向功率流动,低压侧在传统的推挽半桥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两个反向串联的N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MOSFET),使高压侧的正极性电压与低压侧的双极性电压能够实现互相转换,将低压侧的电压变化范围扩大两倍,拓宽了电压变化范围,适用于需要双极性电压配给、宽电压范围等场合;本发明能够通过控制开关频率控制电压增益,通过低压侧开关管的切换控制实现高频高效率的双向双极性DC‑DC功率变换。
-
公开(公告)号:CN113890155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185701.3
申请日:2021-10-12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直流母线的电池管理系统,包括公共母线、一次侧半桥结构、双绕组变压器、二次侧半桥结构、若干buck/boost结构和若干电池串;二次侧半桥结构的输出端与buck/boost结构的输入端相连,若干buck/boost并联在二次侧半桥的输出端,buck/boost结构输出的正极端子与电池的负极串联,电池的正极与公共母线的正极相连,一次侧半桥与二次侧半桥和buck/boost结构共地,电池的数量与buck/boost结构的数量保持一致,本发明可实现电池的均流和电压控制,也可实现对电池的SOC(State of Charge)和SOH(State of Health)监控。
-
公开(公告)号:CN112311271B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011098423.3
申请日:2020-10-14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电平双向升降压AC/DC变换器,其包括直流电源、交流电源、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一低频开关管、第二低频开关管、第一高频开关管、第二高频开关管、第三高频开关管、第四高频开关管、第五高频开关管、第六高频开关管、第七高频开关管、第八高频开关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一电压传感器、第二电压传感器、第三电压传感器、第一电流传感器、第二电流传感器和第三电流传感器。通过调制可保证能量在直流侧和交流侧的双向流动以及交流侧的电流正弦度,并可实现双向升降压。本发明能有效减小高频共模电压和漏电流,克服了传统升降压拓扑开关管应力大的缺点,相比两电平可有效减小电感电流纹波值,提升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078829A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110461394.0
申请日:2021-04-27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上下桥臂子模块高频链互联的MMC拓扑及控制方法,包括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结构、半桥与电容结构、两绕组高频变压器和三相桥臂,所述半桥与电容结构和半桥结构并联形成隔离子模块,所述两个半桥与电容结构和隔离型变压器组成高频链路,所述三相桥臂中每相桥臂均分为上桥臂和下桥臂,每相上桥臂均包括n个子模块和上桥臂电感L1、L3、L5,每相下桥臂均包括n个子模块和下桥臂电感L2、L4、L6,所述隔离型高频变压器将同一相上、下桥臂对应隔离子模块互联在一起,上、下桥臂对应子模块通过高频链连接形成组合式模块单元,形成集成化模块设计。本发明抑制SM电容电压纹波,减小容值需求,实现上下桥臂子模块电压均衡。
-
公开(公告)号:CN113037117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459768.5
申请日:2021-04-27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四有源桥的MMC‑SST拓扑及控制方法,包括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结构、半桥与电容结构、全桥结构、隔离型四绕组高频变压器、三相桥臂和公共母线,所述全桥结构和半桥与电容结构组成隔离子模块,所述隔离型四绕组高频变压器作为高频链路将横向三个隔离子模块互联在原边侧,隔离型四绕组变压器的副边侧通过全桥结构形成低压直流母线,所述三相桥臂中每相桥臂均分为上桥臂和下桥臂,每相上桥臂均包括n个隔离子模块和上桥臂电感,每相下桥臂均包括n个隔离子模块和下桥臂电感。本发明消除隔离子模块电容电压纹波与桥臂中的2倍频循环电流,减小电容需求,实现横向子模块间的电压均衡。
-
公开(公告)号:CN111193426A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2010038815.4
申请日:2020-01-14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隔离型高增益单相逆变器及其控制方法,包括: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三电感、第四电感、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和负载电阻;其控制方法是通过本发明的调制保证在每个工作模式下只有两个开关管导通,同时保证逆变器的升压过程和逆变过程,得到需要的正弦波。本发明的拓扑具有结构简单,开关器件少,同时输出电压高的特点。其控制方法开关信号生成电路结构简单,可采用模拟电路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抑制高频共模电压和漏电流,并且能够实现高增益电压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09633272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910058597.8
申请日:2019-01-22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PC: G01R23/1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谐波检测系统。系统包括:角频率确定模块,Clarke变换模块、第一减法模块、第二减法模块、第一滤波模块、第一放大模块、第二滤波模块、第三滤波模块、第二放大模块、第四滤波模块、第三减法模块、第四减法模块、第一加法模块、第二加法模块和Clarke反变换模块。本申请的谐波检测系统具有动态响应快、准确度高等优点。角频率确定模块可实时向第一滤波模块和第三滤波模式实时反馈待测电压角频率,因此,本申请的谐波检测系统具有频率自适应功能,能够实现快速准确检测谐波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