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25772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446853.1
申请日:2024-04-15
Applicant: 湖南科技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姜瘟病防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株贝莱斯芽孢杆菌YZ23120529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株贝莱斯芽孢杆菌YZ23120529,拉丁文名为Bacillus velezensis;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32507。本发明所提供的的贝莱斯芽孢杆菌YZ23120529是从银杏叶中分离获得的细菌菌株,在平板上对青枯病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其发酵液对姜瘟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较阳性对照化学药剂72%农用硫酸链霉素在防治姜瘟病上更具优势。且本发明提供的是纯生物制剂,无毒副作用、无残留,对环境安全性好,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和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474613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211128100.3
申请日:2022-09-16
Applicant: 湖南科技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茶皂苷和/或银杏提取物作为抑制稻黑孢菌的杀菌剂的应用,属于杀菌剂技术领域。本发明中油茶皂苷和银杏提取物单剂对稻黑孢菌有较为显著的抑制效果,因此这两者均具有防治稻黑孢菌引起的植物病害的潜力。且二者作为植物提取物在环境友好性方面更具有优势。本发明还筛选出了油茶皂苷和银杏提取物有增效作用的配比,提高了杀菌效果,为稻黑孢菌的防控提供了新的药剂配方。
-
公开(公告)号:CN114807176B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210671106.9
申请日:2022-06-15
Applicant: 湖南科技学院
IPC: C12N15/29 , C12N15/113 , C12N15/82 , A01H5/10 , A01H6/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OsPUT5基因在调控水稻低温抗性中的应用,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OsPUT5基因编码的蛋白是一种含有10个跨膜结构域且N端和C端均位于细胞膜外并具有腐胺‑鸟氨酸逆向转运蛋白PotE特有结构域的膜蛋白。基因表达模式显示OsPUT5在叶片中表达量最高。研究发现OsPUT5基因抑制表达降低了水稻对冷胁迫的抗性,但过表达和抑制表达对水稻的正常生长发育没有明显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3303342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110548524.4
申请日:2021-05-19
Applicant: 湖南科技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银杏内生球黑孢菌生物农药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生物农药包括银杏内生球黑孢菌发酵液和葡萄糖、玉米浆。抑菌实验显示,该生物农药能有效的抑制姜青枯菌的生长和繁殖,与阳性对照农用硫酸链霉素效果相当;田间试验显示,该生物农药对姜青枯病的防治达到80%以上,与农用硫酸链霉素效果相当。本发明采用银杏内生球黑孢菌发酵液制备生物农药,绿色安全无污染,且不易产生抗药性,能对姜青枯病进行有效防控。
-
公开(公告)号:CN110759846B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1911101304.6
申请日:2019-11-12
Applicant: 湖南科技学院
IPC: C07D207/34 , C07D209/62 , C07D209/7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氮杂茂合成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利用烯烃一锅合成多取代氮杂茂化合物的方法,将烯烃、三甲基腈硅烷、N,N‑二甲基甲酰胺在超声辅助、分子碘(I2)催化下发生一锅反应即得。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新制备机理,且发现该机理配合超声辅助下,能够出人意料地实现底物的高原子利用率转化。
-
公开(公告)号:CN111961668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600975.3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湖南科技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和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稻胁迫诱导型启动子POsSalT1及其应用。本启动子来源于水稻抗逆性基因OsSalT,其DNA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上述启动子的下游连接待表达的基因(如抗逆性基因)并构建重组表达载体,用重组表达载体转化得到的转基因水稻在非生物胁迫条件(高盐、低温、干旱)诱导下调控待表达基因表达。本发明可以提高水稻的抗逆性,对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759846A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11101304.6
申请日:2019-11-12
Applicant: 湖南科技学院
IPC: C07D207/34 , C07D209/62 , C07D209/7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氮杂茂合成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利用烯烃一锅合成多取代氮杂茂化合物的方法,将烯烃、三甲基腈硅烷、N,N-二甲基甲酰胺在超声辅助、分子碘(I2)催化下发生一锅反应即得。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新制备机理,且发现该机理配合超声辅助下,能够出人意料地实现底物的高原子利用率转化。
-
公开(公告)号:CN110521737A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910652475.1
申请日:2019-07-19
Applicant: 湖南科技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病害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链格孢菌所致植物真菌病害的菌剂组合物及其制备和用途。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链格孢菌所致植物真菌病害的菌剂组合物,包括按重量份计的20份银杏内生浅紫链霉菌发酵液、30-50份银杏外种皮提取物以及1-2份吐温80,该菌剂组合物用水稀释100-150倍后用于防治链格孢菌所致植物病害。所述菌剂组合物的制备步骤包括:银杏外种皮提取物的提取、银杏内生浅紫链霉菌发酵液的制备、银杏内生浅紫链霉菌发酵液与银杏外种皮提取物的复配。本发明能有效降低链格孢菌所致植物病害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提高相对抑制率,具有优良的防治效果,且拥有稳定、低毒、无残留、不污染环境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244482B
公开(公告)日:2019-09-03
申请号:CN201610612563.5
申请日:2016-07-30
Applicant: 湖南科技学院
IPC: C12N1/20 , C02F3/34 , C12R1/01 , C02F1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硒废水除硒菌剂。该菌剂的菌种为亚硒酸钠还原细菌Stenotrophomonas sp.EGS12,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为CCTCC NO:M2016403。菌剂以LB培养液为基础,其中细菌细胞的数量为1.0×108‑1.0×109/mL,并在其中添加如下分量的稳定剂和还原促进剂:甘油5%‑10%,蔗糖1%‑5%,丁二酸钠2%‑6%,硝酸钠2%‑10%,亚硝酸钠1%‑8%,谷胱甘肽0.5%‑5%。该菌剂能够稳定的在12 h之内快速将含硒工业废水中的大部分亚硒酸盐还原为单质硒,并通过自然沉淀的方式去除,使废水中的硒含量低于国家排放标准。本发明提供的菌剂简化了含硒废水处理工艺,提高了废水治理效果及治理效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684713A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810452061.X
申请日:2018-05-12
Applicant: 湖南科技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提升银杏叶中内酯B含量的促生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粗毛韧革菌1.5‑3.5份、三线镰刀菌5.6‑7.8份及蒸馏水15.0‑20.0份。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提升银杏叶中内酯B含量的促生制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通过本发明的促生制剂,不是单纯的利用分离提纯方法获得大量的银杏内酯B,而是在培养基中添加银杏内酯,以粗毛韧革菌和三线镰刀菌为菌种通过液体培养技术得到菌体,菌体作为催化剂,转化银杏内酯A、C和M生成银杏内酯B,极大地提高了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