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正四面体的空间结构节点

    公开(公告)号:CN111980167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10642775.4

    申请日:2020-07-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正四面体的空间结构节点,在至少两个连接面上设置与基于正四面体的装配式空间结构单元连接的连接孔,其特征在于:连接孔的几何中心与所在连接面的几何中心重合,基于正四面体的空间结构节点与基于正四面体的装配式空间结构单元连接后,基于正四面体的空间结构节点的连接面与基于正四面体的装配式空间结构单元的装配面吻合。

    一种闭合马鞍形索膜结构与下部结构协同工作的连接节点

    公开(公告)号:CN107663900A

    公开(公告)日:2018-02-06

    申请号:CN201710254349.1

    申请日:2017-04-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B1/3404 E04B1/3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闭合马鞍形索膜结构与下部结构协同工作的连接节点,仅将特定方向的内力及荷载传递给下部结构,使混凝土结构避免受拉,钢结构避免受压。本发明的上部结构为整体张拉闭合马鞍形索膜结构,索膜体系由内环、外环桁架及径向拉索组成,外环桁架为空间桁架,下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本发明的连接节点连接外环桁架和下部混凝土结构的框架柱,外环桁架平面为圆形,连接节点沿着外环桁架下内弦杆均匀布置,不得将节点布置于下外弦,且不得内外弦同时布置。

    一种大跨度屋盖与支承结构协调受力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91248A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710255985.6

    申请日:2017-04-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跨度屋盖与支承结构协调受力的设计方法。所述大跨度屋盖承受的荷载除自身楼板荷载外,还包括上部钢框架结构传来的恒荷载、活荷载、水平及竖向地震作用、温度作用,所述大跨度屋盖与上部钢框架结构铰接,上部钢框架结构传递给大跨度屋盖的力只有水平力,不传递力矩。所述大跨度跨屋盖结构为平面正交桁架,所述平面正交桁架由主桁架和次桁架构成。所述支承结构为混凝框架结构,所述大跨度屋盖与下部支承结构通过铰支座相连。所述铰支座在大跨度屋盖及上部钢框架没安装完之前为滑动铰支座,沿着水平方向可滑动,在大跨度屋盖及上部钢框架结构安装完成后,拆除大跨度屋盖的模板,待大跨度屋盖变形完成后将滑动支座通过挡板限位形成固定铰支座。

    一种钢与混凝土组合空间三角环桁架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6988416A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710254347.2

    申请日:2017-04-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B1/19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钢与混凝土组合空间三角环桁架结构。该结构把钢和混凝土巧妙的组合在一起,并充分发挥钢和混凝土的材料特性,用较小的钢材用量和混凝土用量,来承担部分自平衡的闭合马鞍形空间结构体系中的环桁架受到的巨大的扭矩、轴拉力、轴压力,降低了成本,加快施了工进度,取得了经济效益,又提高了结构的耐久性,让结构受力更加合理。

    一种基于拓扑优化原理的超大跨重载预应力空间桁架

    公开(公告)号:CN112982793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172538.0

    申请日:2021-02-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拓扑优化原理的超大跨重载预应力空间桁架,包括桁架、弧形拉索和竖向支撑,其特征在于:桁架为拱桥形立体桁架,拱桥形立体桁架包括上弦杆、拱形下弦杆和桁架腹杆;弧形拉索分为第一弧形拉索和第二弧形拉索;竖向支撑采用V形支撑和U形支撑;第一弧形拉索和第二弧形拉索接触区域采用V型支撑与所述桁架拱形下弦铰接连接,第一弧形拉索和第二弧形拉索分离区域采用U形支撑与所述桁架拱形下弦铰接连接;第一弧形拉索、第二弧形拉索的端部通过耳板、销轴与桁架上的节点板连接,耳板通过索头与拉索连接,所述节点板与桁架采用插入式焊接。

    一种可折叠的长方体装配式空间结构单元

    公开(公告)号:CN111980160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10643362.8

    申请日:2020-07-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可折叠的长方体装配式空间结构单元,该长方体装配式空间结构单元由8根直线杆件,4根折叠杆件,和8个角点组成,其特征在于:其中4根折叠杆件完全展开时相互平行,每个可折叠的长方体装配式空间结构单元有两个折叠面,两个折叠面为两组折叠杆件折叠时的转动面;折叠杆件中部及两端设有单向折叠铰链,折叠杆件的长度(含铰链尺寸)在折叠前小于或等于相应折叠面内的直线杆件;每个角点中设有3个连接孔,且每个连接孔与另两个连接孔垂直。

    一种基于连续变向钢筋混凝土柱结构体系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22539B

    公开(公告)日:2019-09-03

    申请号:CN201710272054.7

    申请日:2017-04-24

    Abstract: 一种基于连续变向钢筋混凝土柱结构体系的设计方法,根据体系受力特点,在结构设计过程中模拟施工方案的不同引起结构内力的变化,解决了此类体系必须采用与施工方案结合进行设计的问题,同时考虑了结构设计及施工方案的经济合理性;提出了竖向变形位移指标,使体系中各类构件截面合理经济;结合楼盖结构水平力大小及分布不同,分别采取预应力钢骨混凝土梁、预应力混凝土梁及普通钢筋混凝土梁解决水平力问题,并根据拉压应力值对楼盖结构构件按压弯或拉弯构件设计。

    一种马鞍形空间预应力环梁

    公开(公告)号:CN107419849B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710254714.9

    申请日:2017-04-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马鞍形空间预应力环梁,所述马鞍形空间预应力环梁由内环梁、外环梁和径向梁组成,内环梁通过径向梁与外环梁连接,所述内环梁为多跨等截面连续变标高预应力混凝土梁,所述外环梁为多跨等截面连续变标高钢筋混凝土梁,所述径肋向梁为单跨等截面水平钢筋混凝土梁,所述内环梁中环向同时设置曲线预应力筋、直线预应力筋和普通钢筋,所述内环梁预应力筋和普通钢筋的布置方式为:普通钢筋布置完成后,在普通钢筋形成的钢筋骨架范围内,先将直线预应力筋沿梁截面周边均匀布置,再将曲线预应力筋布置于顶层直线预应力筋之间,所述内环梁和外环梁与下部混凝土结构通过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相连,所述索膜结构与空间马鞍形环梁通过滑动铰支座相连,所述滑动铰支座径向水平约束释放,环向水平约束保留。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