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289348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245544.X
申请日:2023-09-25
Applicant: 浙江广川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堤坝蚁巢探地雷达精细化探测系统及方法,涉及堤坝蚁巢地球物理探测技术领域,针对当前探地雷达探测深度浅、探测剖面难以勾勒出蚁巢的空间特征以及不能反映出蚁巢在堤坝横切面上的延展程度等短板,在堤坝上游坝坡发射、下游坝坡接收和下游坝坡同步发射与接收的两种观测系统,对应为横向和纵向勘探系统,在上、下游坝坡合理布置测线与测点,提高了探测有序性,达到蚁巢精查效果,从而测量出堤坝横剖面上不同部位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以及不同测线下方的探地雷达异常剖面,通过建立起测线的三维空间结构,根据描述的低速区、雷达波异常区的重叠程度确定出蚁巢的分布范围及空间形态,为蚁巢灾害的防治及汛期隐患的安全评估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0702587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1093621.8
申请日:2019-11-11
Applicant: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 , 浙江广川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温纳联合反演的土石坝渗漏诊断方法,属于水库大坝渗漏诊断领域,也属于工程地球物理探测领域。本发明包括土石坝温纳联合数据体的采集、温纳数据体的联合反演成像、土石坝渗漏反演结果的修正和根据图像判定渗漏点。具有避免不同装置数据体对土石坝隐患解译及响应的片面性,实现对隐患体的精准识别,并提高现场工作效率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666559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689278.8
申请日:2024-05-30
Applicant: 浙江广川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安徽理工大学
IPC: C04B28/26 , E02B3/16 , C04B111/70 , C04B111/72 , C04B111/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性海泡石纤维增韧复合注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增韧复合注浆材料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200份的水泥、10~50份的改性海泡石纤维、5~15份的早强剂、1~5份的表面活性剂、1~5份的硅烷偶联剂、5~10份的硅酸钠和200~400份的水,其中所述改性海泡石纤维通过酸改性。本发明通过加入改性海泡石纤维克服了传统硅酸盐水泥单浆液早期抗冲刷性能差、体积稳定性差、结石体韧性差等缺点,使其具有现有注浆材料合成技术中需要添加黏土矿物和增强纤维才能达到的效果,如凝胶时间可控、结石体强度适中、抗水流冲刷性强,成本低,环境友好的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154335B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610782776.2
申请日:2016-08-30
Applicant: 浙江广川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IPC: G01V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堤坝隐患检测领域,具体是一种并行电法应用于硬化堤坝隐患探测方法和装置,用于改善硬化堤坝接触的装置,包括电法仪所用电极,所述电极内部骨架是由铜棒和输液导管构成,电极中间位置的外部依次包裹有导电海绵和导电绒布。本发明采用充电式电锤对硬化堤坝表层钻孔,现场作业方便,操作灵活,劳动强度低,应用环境广,同时钻孔孔径较小,方便后期堤坝硬化表层修复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0006565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342551.9
申请日:2019-04-26
Applicant: 浙江广川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体工程安全防控技术领域,具体属于一种监测隧洞爆破过程对边坡影响的装置。本发明一种监测隧洞爆破过程对边坡影响的装置,包括光栅检测单元和远程控制终端单元,光栅检测单元和远程控制终端单元通过光纤相连,光栅检测单元包括金属空心导,金属空心导管两侧设有若干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和光纤光栅应力传感器,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和光纤光栅应力传感器数目相同,且中心点位置相同,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和光纤光栅应力传感器通过通讯光纤串联,各自串联成一排列的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和光纤光栅应力传感器之间通过通讯光纤并联连接。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进行长期性、稳定性、全时空、低成本的边坡监测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7560886A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710802912.4
申请日:2017-09-08
Applicant: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 , 浙江广川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IPC: G01N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密封自动托底式污染底泥柱状样取样器,包括取样管,取样管的上方连接水密封装置,取样管的下方连接有管口自闭装置,水密封装置包括与取样管连接的不锈钢空腔,不锈钢空腔的上部设有镂空三角柱和适水翻板合页,不锈钢空腔的下部设有适水自闭浮片,镂空三角柱的上方连接有钻杆;管库自闭装置包括设置在取样管外部的可滑动套筒,可滑动套筒的及两侧设有铰链合页,可滑动套筒的下方设有弹簧自闭合页,取样管的下端部连接有钻头,钻头位于弹簧自闭合页的下方。本发明量化了河湖库塘淤积底泥层的真实厚度,为河湖库塘清淤疏浚工程提供了较好的揭露手段,也填补了原位土体取样器在河湖库塘底泥中取样特别是深水区底泥取样的空白。
-
公开(公告)号:CN107045147A
公开(公告)日:2017-08-15
申请号:CN201710218917.2
申请日:2017-04-05
Applicant: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 , 浙江广川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90/342 , G01V3/02 , G01V3/088 , G01V3/3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利工程地质灾害评价领域,尤其是一种探查河道溶洞的测量布置系统以及实施方法,具体是利用并行电法诊断出隐伏在河道内岩溶体的多维探测方法。一种用于探测河道岩溶体分布的多维布设装置,包括测试系统和测试仪器,测试系统包括两条平行布置在两河堤上的多芯电缆线,和与单条多芯电缆线相对应的无穷远B电极以及电位参比N电极;每条多芯电缆线上包括64道电极,每个电极通道可通过铜棒与大地相连;测试仪器为并行电法仪;本发明提出一种探查河道溶洞的多维探测装置及方法,采用并行电法探测技术提高了常规电阻率法的工作效率,成果以二维视电阻率图像和三维反演成像相结合的解译技术,有效提高了溶洞勘察的精度,弥补当前技术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05547616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610049407.2
申请日:2016-01-25
Applicant: 浙江广川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90/342 , G01M3/40 , G01V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库除险加固领域,具体属于一种土石坝渗漏隐患探测及定向处理方法及其探测设备。本发明针对当前水利工程中普遍存在的土石坝渗漏问题,提供一种查漏与堵漏相结合的定向处理方法。发明的目的是根据土石坝现场电阻率测试成果,判断出为渗漏通道的电性异常区,结合水库运行技术资料,解译出隐患的具体分布,对后期除险加固工作进行合理指导,优化灌浆工艺,避免堵漏施工的盲目性,以显著提高工程效益和赢得社会声誉。本发明的优点:本发明是把最新的并行电法探测技术引进到土石坝渗漏探测,并根据探测成果合理实施灌浆,实现了隐患的查漏与处理为一体,达到了快速定向处理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9863759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345543.5
申请日:2025-03-24
Applicant: 浙江广川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IPC: G06V20/52 , G06V20/40 , G06V10/94 , G06V10/141 , G06V10/147 , G06V10/62 , G06V10/75 , G08B31/00 , G06F18/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白蚁监测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白蚁可视化监测装置的监测数据智能分析方法及系统,包括:设计白蚁可视化监测装置,用于监测白蚁活动;通过白蚁可视化监测装置采集视频,采用帧差法计算背景差值,动态更新背景模板,并提取出白蚁活动帧;结合白蚁检测模型,获取活动边界框坐标及数量,计算白蚁的移动方向和速度,生成白蚁数据并上传至云端;通过云端获取白蚁数据,计算移动指数、活跃指数、频率指数及活动程度,同时结合环境数据,利用活动预测模型预测未来白蚁活动趋势。通过实时监测和活动预测,分别发出第一和第二报警信息,实现对白蚁活动的全面分析和精准预警,从而提升了监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795381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100430.9
申请日:2025-01-22
Applicant: 浙江广川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杭州市临安区水利水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泥基浆液快速生产配浆装置,包括配浆桶,所述配浆桶的下方设有出料口,所述配浆桶内贴合底部处枢接有一转板,转板上间隔安置有隔板将内部分隔呈不同容积大小的区域,转板上位于两相邻隔板之间分别开设有不同尺寸的下料口,该配浆桶底部沿着转板转动路径处的下方开设有通槽,通槽的尺寸大于所有下料口的尺寸。本发明设置配料机构作为质量调控单元,采用主动式补偿原材料量差,即在落料斗内侧一边开设有大槽口并铰接一向内的封块一,另一边开设小槽口并铰接一向外的封块二,当落料斗内的原材料重量过大时,则可向内侧偏转使得原材料从大槽口落出调配,也可向外偏转使得位于调配框架上的原材料再次返回落料斗内平衡至预设重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