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052364B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1810700430.2
申请日:2018-06-29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IPC: C01B32/15 , H01M4/587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二维多孔氮硫共掺杂碳纳米片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明胶与壳聚糖以及发泡剂以一定比例在50~80℃水中搅拌0.1~2h成凝胶,将形成的凝胶在过量的凝固液中析出形成海绵体;所述发泡剂碳酸钾、碱式碳酸镁或三聚氰胺;(2)将步骤(1)形成的凝胶在过量的凝固液中析出形成海绵体;然后将海绵体置于330℃~400℃马弗炉,保温煅烧处理0.5~4h进行发泡与预碳化,得到预碳化材料;(3)将步骤(2)所得的预碳化材料以一定比例与硫脲研磨均匀,将得到的混合物在保护气氛下煅烧处理得到二维多孔氮硫共掺杂碳纳米片材料。本发明提供了所述的二维多孔氮硫共掺杂碳纳米片作为锂离子电池金属锂负极保护材料的应用,显著提供了库伦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261100B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1810952048.0
申请日:2018-08-21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碳材料的反应系统,包括设于反应器上的固体、液体、气体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反应系统还包括固体、气体和液体进料装置、收集分离装置、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液体进料装置与液体进料口、固体进料装置与固体进料口、收集分离装置与出料口、气体进料装置与气体进料口分别通过第一、二、三和四控制阀连通;所述气体进料装置包括文丘管和进气管,文丘管设于第四控制阀上游,文丘管支路与液体进料装置通过第五控制阀连通,所述进气管一端伸入反应器内并在管腔内靠近端部设有导流器;所述出料口设有滤网。本发明提供的反应系统通过液气混合增加气体的分散均匀度,使得金属氢化物与气体充分接触实现了完全反应,自动化程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7298518B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710411195.2
申请日:2017-06-02
Applicant: 宁波北仑绿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浙江工业大学
IPC: C02F11/121 , C02F1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污泥脱水系统,属于污泥脱水设备技术领域,脱水效果好,包括外管,在外管的下端口上绝缘连接有污泥输入机构,在外管的上端口上绝缘连接有设有差速器的泥饼输出机构;在外管内设有内管,内管的下端转动连接在污泥输入机构上,内管的上端固定连接在差速器的差速输出转轴上;在内管的外侧表面下端设有与内管的管腔相连通的内管下孔,在内管的管腔内密封固定连接有阻挡板,并且阻挡板位于内管下孔的上侧方;在内管的外侧表面上设有能将外管和内管之间的污泥从下往上输送的螺旋输送片,在污泥输入机构上分别设有污泥进口和水出口;在外管的内管壁上设有绝缘支架,在绝缘支架上设有阳极机构;内管为阴极机构。
-
公开(公告)号:CN111092260A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1911258960.7
申请日:2019-12-10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IPC: H01M10/0562 , H01M4/62 , H01M4/38 , H01M4/36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固态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类固态电池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方法是将电极材料粉体与导电剂、塑化剂、粘结剂和锂盐冷冻球磨形成电极前驱体粉料(分正负极);塑化剂、锂盐、粘结剂和无机填料冷冻球磨形成电解质前驱体粉料;正极前驱体粉料压制成正极极片后铺设电解质前驱体粉料,压制成正极/电解质复合体,然后在电解质侧铺设负极前驱体粉料后压制成类固态电池;加热电池,熔化预埋塑化剂,润湿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材料,改善电池界面润湿性。该方法通过将预埋塑化剂和锂盐的正极、电解质和负极前驱体粉料逐层压制成型,获得类固态电池。采用本发明制备电池时,无需添加电解液,快速高效,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有利于实现工业化。
-
-
-
公开(公告)号:CN110510612A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10791180.2
申请日:2019-08-26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IPC: C01B32/7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合成二硫化碳的方法。所述合成方法以硫化锂和四氯化碳为原料,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将硫化锂和四氯化碳混合,置于密闭的反应器中,通过低温加热的方法使其反应生成二硫化碳,再通过对反应后的产物进行加热蒸馏分离固体和液体,将所得液体在一定温度下冷却使四氯化碳凝固,固液分离后液体即为二硫化碳。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工艺便捷,所得产物易分离,能耗低,且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0350165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910552189.8
申请日:2019-06-25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 浙江美都海创锂电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升高镍正极材料稳定性和导电性的处理工艺,对在臭氧气氛中烧结得到的高镍正极材料分别进行二氧化碳退火处理和二氧化碳等离子体处理。该方法不仅能够缩短材料烧结的时间,提高产能,减少气体的用量,降低成本,而且能够降低高镍正极材料的锂镍混排程度,提升材料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在烧结结束后继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进行退火处理,能够与高镍正极材料表面残留的氢氧化锂发生反应,降低材料表面残碱含量,降低材料对空气的敏感度,延长材料的存放时间,提高材料的加工性能;最后进行二氧化碳等离子体处理,在材料表面包覆一层碳层,增加材料的导电性能,从而提升材料倍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233251A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910535965.3
申请日:2019-06-20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氢化镁、二氧化硅和碳酸盐原位制备多孔硅/碳复合材料的方法及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工艺简单、合成温度低、副产物少、产率高,易于工业化实施的制备多孔硅/碳复合材料的方法;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以所述多孔硅/碳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艺简单、反应可控、产率高的多孔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新方法;本发明所用的二氧化硅原材料来源广泛,成本低,易于工业化实施;本发明所得到的多孔硅/碳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容量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性能,可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广泛应用于高性能化学储能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0171832A
公开(公告)日:2019-08-27
申请号:CN201910535994.X
申请日:2019-06-20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IPC: C01B33/0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金属氢化物直接还原制备多孔硅的方法,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多孔硅的制备技术是以金属氢化物为还原剂将二氧化硅还原为多孔硅的技术,该技术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反应(最低可至350℃)生成高纯度的多孔硅,同时可以通过调控升温速率来控制多孔硅的比表面积和形貌。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艺简单、反应可控、产率高的制备多孔硅新方法;所用的二氧化硅原材料来源广泛,成本低,高效,绿色环保,易于工业化实施;本发明方法实现了多孔硅的可控制备,通过调整升温速率来控制气体的产生速率,从而达到调控多孔硅的形貌的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多孔硅材料可广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光致发光、太阳能、光催化、靶向载药和催化剂载体等诸多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