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093621B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1910335633.0
申请日:2019-04-24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化学合成高碘酸盐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氢连续电化学氧化IO3‑转化生成IO4‑的方法,电解装置为隔膜式板框电解槽,以金属氧化物涂层电极或石墨电极为阳极,以空气电极为阴极,均相阳离子隔膜为隔膜材料,以MIO3溶液和H2SO4溶液的混合溶液为阳极液,以H2SO4溶液为阴极液,采用恒电流连续电解的方法将IO3‑转化为IO4‑,M为Na或K。该方法采用空气电极作为阴极,避免了氢气的产生和硫酸酸雾的溢出,而且降低了槽电压,从而节约电耗;并且可实现连续电解,具有电流效率高,能耗低;同时避免了氯气氧化法大量的废水排放,特别适用于工业上邻二醇氧化反应高碘酸盐的回收再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846610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0792120.2
申请日:2019-08-26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IPC: C23C8/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提高金属锂表面稳定性的方法。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金属锂储存要求高、加工性差等问题,而提供一种操作简便、快速高效的金属锂表面修饰方法。利用氟利昂与金属锂表面发生反应,从而在金属锂表面原位构筑一层均匀致密的氟化锂包覆层。该方法构筑的包覆层与金属锂基体结合紧密,可抑制金属锂与空气中的水和氧发生反应,降低其对存储和使用环境的要求,提高其对空气的稳定性。此外,该表面改性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无“三废”等优势,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
-
公开(公告)号:CN110665434A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910946736.0
申请日:2019-10-07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IPC: B01J3/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控容积和压力的高温高压反应釜,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反应釜盖、设置于反应釜盖下端的反应釜体和分别设置于反应釜盖上的进料阀与分流阀,还包括从反应釜盖上端贯穿至反应釜体内腔底部的测温导管,所述测温导管内设有热电偶;所述反应釜盖上还设有分别通过管道连接的安全阀和压力传感器;所述反应釜盖下端依次设有嵌合反应釜内腔的第一扩展凸台和第一容积调变组件。本发明在反应釜外附加连接扩容釜,可以缓解反应釜随温度快速上涨的压力,以提高反应釜体内初始压力条件;选择性在反应釜体或扩容釜体内增加容积调变组件来调控反应釜体或扩容釜体内的容积,从而使得反应釜适用于不同规模大小的反应情况,以期达到一釜多用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639452A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910946724.8
申请日:2019-10-07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计算流体消耗量的恒压反应装置,包括反应装置盖、反应装置腔体和电路控制机构,还包括从反应装置盖上端贯穿至反应装置体内腔底部的测温导管,所述测温导管内设有热电偶;所述反应装置盖的出口端通过管道依次设有出料阀和第一流量计,所述反应装置盖的进口端通过管道依次设有进料阀和第二流量计;所述反应装置盖通过管道还设有压力传感器;热电偶、进口阀、出口阀、第一流量计、第二流量计和压力传感器分别与电路控制机构电性连接。发明目的在于在电路控制机构的配合下,分别对进出口的阀门进行开启控制,进行增压和泄压,从而达到可控压的效果;精确测出进入和流出反应装置的物质量,从而计算出消耗的物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0589831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791606.4
申请日:2019-08-26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IPC: C01B32/963 , C01B33/0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硅化镁为原料直接捕捉CO2低温制备硅/碳化硅的方法。硅/碳化硅材料是近年来研究应用较广泛的一种新型材料,具有耐磨、耐腐蚀和耐高温等特点,在机械、化工和冶金等领域应用较多。目前,硅/碳化硅材料的制备工艺主要有无压液相烧结、热压烧结、反应烧结和先驱体转化法。上述方法的反应温度均大于1500℃,能耗大、成本高昂。本文提供了一种利用硅化镁为原料直接捕捉CO2低温制备硅/碳化硅的方法,该方法在300℃就能发生反应。同时也捕捉了CO2气体,缓解了温室效应。
-
-
-
公开(公告)号:CN110526219A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910792597.0
申请日:2019-08-26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IPC: C01B17/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硫化锂粉体的合成方法,该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惰性气氛保护下,将硫化硅与氧化锂均匀混合,转移至反应器并密封;(2)将反应器内的混合物加热保温反应一定时间;(3)待反应结束后降至室温,将固体产物从反应器中取出,溶剂法回收过量的硫化硅;(4)溶剂法分离剩余固体产物即得到硫化锂粉体。本发明所述的硫化锂粉体的合成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易于工业化的生产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518195A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10593711.7
申请日:2019-07-03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0525 , B82Y3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硅/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新方法:先得到二氧化硅/石墨烯复合材料,在真空或保护气氛下,将复合材料和金属氢化物研磨均匀,并将混合物转移至密闭的反应器;将反应器以0.2~20℃/min的升温速率加热至350~800℃,并保温0.5~20h。待上述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取出反应器内的产物,依次经1M稀盐酸浸泡3h、10%氢氟酸浸泡半小时、去离子水以及酒精洗涤三次。然后抽滤,80℃条件下真空烘干得到纳米硅/石墨烯复合材料。本发明具有制备工艺简单、对环境友好,易于工业化实施等特点。得到的产物形貌保持良好、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电化学性能优异,在0.2Ag-1电流密度下循环100次后的放电容量接近1000mAh/g。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