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382059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0809314.0
申请日:2022-07-11
Applicant: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婴幼儿吸氧鼻导管,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空心圆柱形的连接管,连接管的侧面沿连接管的延伸方向设有第一吸氧管和第二吸氧管,所诉第一吸氧管和第二吸氧管均与连接管的内部连通;第一吸氧管与第二吸氧管均套设有吸氧管套;连接管的侧面的两端均设有粘贴区,粘贴区设有固定贴。在第一吸氧管、第二吸氧管套设吸氧套管防止第一吸氧管、第二吸氧管由于材质过硬对婴幼儿的鼻腔造成伤害。通过固定贴将鼻导管固定在上嘴唇与鼻子之间,通过固定贴表面的颗粒状的凸起与皮肤粘贴,将鼻导管进行固定,颗粒状的凸起与凸起之间有缝隙,能够有空气的流动,防止皮肤的压伤。
-
公开(公告)号:CN115100187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892726.5
申请日:2022-07-2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G06T7/00 , G06V10/26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V10/774 , G06N2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联邦学习的青光眼图像检测方法。建立了一个两阶段的青光眼诊断网络模型,通过两阶段的青光眼诊断网络模型对眼底图像进行处理,第一阶段用于获得杯盘比结果,第二阶段用于获得青光眼分类概率结果;收集眼底图像数据并预处理,用预处理后的眼底图像数据对两阶段的青光眼诊断网络模型中的第二阶段进行训练,获得训练后的两阶段的青光眼诊断网络模型;针对待测的眼底图像输入训练后的两阶段的青光眼诊断网络模型获得两阶段的结果,综合两阶段的结果对眼底图像中的青光眼情况进行分类判断。本发明实现了快速高效的青光眼图像检测,方法大大减少了医生的诊断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2063706B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010657530.9
申请日:2020-07-0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C12Q1/6883 , A61K31/713 , A61K45/00 , A61P27/02
Abstract: 本发明通过高通量测序对比了人原发性翼状胬肉组织与临近正常组织的基因表达谱变化,发现长链非编码RNA LINC01679,LOC102724238异常高表达,且其表多集中于细胞质区域,通过细胞学实验验证了高表达的LINC01679,LOC102724238促进了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利用特异性的抑制剂抑制LINC01679,LOC102724238的表达后逆转了细胞的上述表型,提示LINC01679,LOC102724238对人原发性翼状胬肉的发生发展有促进作用,是潜在的治疗靶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210357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10438750.X
申请日:2019-05-2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静态照片面部识别的上睑下垂图像测量方法。采集获得人脸正面图像,处理获取人脸区域,进而获得眼部图像区域;预处理,包括灰度化和二值化,再定位获得虹膜中心位置,利用得虹膜中心位置和虹膜外边缘轮廓的关系获得虹膜半径;获得虹膜中心位置至上眼睑缘的像素间距MRD1和虹膜中心位置至下眼睑缘的像素间距MRD2:利用标记的实际尺寸和像素尺寸获得图像的分辨尺寸关系,进而获得MRD1和MRD2的实际尺寸。本发明能自动检测上睑下垂的严重程度,从而提高上睑下垂诊断的准确性和客观性,以图像处理方式避免了人工测量的麻烦,本发明为体检筛查、远程医疗等也提供了可能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859172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910015735.4
申请日:2019-01-0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眼底造影图像深度学习的糖网病变无灌注区识别方法。本发明针对医生标注的含无灌注区、不含无灌注区和含激光斑三类眼底造影图像,建立多层卷积神经网络,基于眼底造影图像对卷积神经网络的训练,使卷积神经网络的最终输出值符合医生标注的结果,从而可以利用训练好的卷积神经网络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行自动检测识别眼底无灌注区。本发明通过训练诊断标记的眼底造影图像,采用深度学习实现自动从训练范例眼底造影图像库中学习所需特征并进行分类判别,在训练过程中不断优化用于判断的数据特征以及卷积神经网络的参数,从而能够大幅提高临床运用中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无灌注区智能识别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精准地辅助眼底激光。
-
公开(公告)号:CN103566411B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310554897.8
申请日:2013-11-1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介孔生物玻璃改性的多孔陶瓷球义眼座及其制备方法。该义眼座具有全贯穿的多孔结构,孔隙率为60~92%,孔道孔径为100~800μm;孔道壁上的介孔生物玻璃改性层由CaO、SiO2、P2O5、CuO组成,介孔孔径为4~10nm,是将其凝胶前躯体通过灌注、酒精蒸发自组装和低温煅烧使得介孔生物玻璃均匀涂布孔道壁上;义眼座植入眼窝后组织液浸入义眼座的孔道并促使介孔生物玻璃层降解,缓慢释放的铜、硅、钙离子协同促进与新生血管密切相关的细胞迁移、长入,并实现孔道内快速血管化,从而避免义眼座移位或脱出。本发明的义眼座生物活性优良,在眼座重建中具有良好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1816627A
公开(公告)日:2010-09-01
申请号:CN201010148516.2
申请日:2010-04-1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A61K9/00 , A61K47/36 , A61K31/5383 , A61K31/702 , A61K31/522 , A61K31/7056 , A61K31/4196 , A61K31/7048 , A61K31/352 , A61K31/551 , A61K31/196 , A61K31/573 , A61K31/436 , A61K31/58 , A61K31/57 , A61K38/13 , A61K31/439 , A61K31/5377 , A61K31/542 , A61K31/498 , A61K31/5575 , A61K31/38 , A61P27/02 , A61P27/06 , B01J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协同治疗型多物质缓释滴眼剂及制备方法。将混入治疗性物质的壳聚糖水溶液在直流高压静电作用下瞬时形成超细凝胶微粒,该微粒经透明质酸水溶胶或水凝胶接收,壳聚糖微粒表层被包覆透明质酸凝胶壳层,从得到药物缓释滴眼剂。壳聚糖凝胶微粒尺度可通过电压、壳聚糖溶液浓度、喷射口到透明质酸水溶胶液面间距进行精确控制,滴眼剂的流动性可通过透明质酸的浓度进行调节,以提高滴眼剂与眼表附着能力和长效治疗功效。本发明工艺简单可行,重复性好,制备工艺全流程清洁无污染,所提供的多治疗物质协同治疗眼部疾病的缓释滴眼剂无需繁杂工艺,并且各组分比例和释放速率控制方便,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649249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730782.8
申请日:2024-06-0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A61K47/69 , A61K45/06 , A61K33/244 , A61K9/00 , A61K9/08 , A61P27/02 , A61P29/00 , A61P9/10 , A61P39/06 , A61K31/39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环糊精修饰的氧化铈载体的纳米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药物制剂技术领域,所述的纳米药物包括小分子疏水药物和环糊精修饰的氧化铈载体,小分子疏水药物通过主客体作用与环糊精修饰的氧化铈载体结合;环糊精修饰的氧化铈载体由环糊精与三价铈盐通过一锅水热法合成得到,环糊精包括α‑环糊精、β‑环糊精或γ‑环糊精。该纳米药物细胞毒性低,生物相容性好,呈中性电位,有利于其在玻璃体内的扩散,具有抗氧化和抗炎双重性能,可持续缓解眼底的氧化应激状态,在治疗眼底新生血管疾病方面具有广泛的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406635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500638.5
申请日:2024-04-2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C12N5/07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维睑板腺细胞微球仿生培养方法及获得的睑板腺类器官,所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仿睑板腺细胞外基质微环境的凝胶微球;制备睑板腺腺体上皮细胞悬液,或和导管上皮细胞配制成的混合细胞悬液;之后将细胞悬液与仿生微球混合均匀加入低吸附培养板;加入增殖培养基培养后得到所述三维睑板腺类器官仿生培养体系;本发明构建的仿生培养体系能在体外模拟睑板腺微环境,具有诱导和维持睑板腺细胞增殖和分化能力,更好地模拟生理睑板腺脂质成分和分泌模式,为干眼相关疾病建模、药物开发和腺体再生研究提供更精确、理想的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5762787B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211484150.5
申请日:2022-11-2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G16H50/30 , G16H50/20 , G16H30/00 , G06V40/16 , G06V40/18 , G06V10/26 , G06V10/762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48 , G06N3/08 , A61B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眼睑拓扑形态分析的眼睑疾病手术疗效评估方法和系统,通过基于全局注意力门控和循环残差卷积神经网络的第一模型和第二模型对术前人脸图像和术后人脸图像进行粗分割和细分割得到眼睑掩膜和角膜掩膜,然后基于角膜掩膜采用聚类方式确定术前瞳孔中心和术后瞳孔中心,最后依据术前瞳孔中心和术后瞳孔中心、术前眼睑掩膜和角膜掩膜、术后眼睑掩膜和角膜掩膜分别确定术前眼睑拓扑形态和术后眼睑拓扑形态,并依据图像比例尺转换为术前眼睑拓扑形态实际尺寸、术后眼睑拓扑形态实际尺寸,通过眼睑拓扑形态参数的精确测量,能快速客观地评估眼睑疾病患者的手术疗效,为患者提供便捷的诊疗服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