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53965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1147512.0
申请日:2024-08-2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华东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电塔筒基座平台、风电塔筒安装方法,该平台包括:海上基础;支撑座,固定于海上基础顶部,其内具有顶部开口且直径大于底部塔筒直径的安装腔室;第一辅助定位机构,安装于支撑座顶部,能与安装在底部塔筒底端法兰上的第二辅助定位机构配合实现将底部塔筒下端定位至支撑座上方的指定位置;连接板,具有能与底部塔筒的底端法兰适配的基础法兰,经竖向位置调节机构安装于支撑座的安装腔室内,竖向位置调节机构能将连接板定位于多个指定高度;封闭机构,安装于支撑座顶部,能用于在底部塔筒底部进入支撑座的安装腔室后封闭支撑座顶部与底部塔筒之间间隙;除水干燥机构,设置于支撑座的安装腔室内。本发明适用于风电塔筒安装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8054740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451374.9
申请日:2024-04-16
Applicant: 浙江华东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IPC: H02S20/30 , F24S30/4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板组合支撑结构,属于光伏支撑组件技术领域。包括支撑立柱,支撑立柱上方设置有承载柱件,承载柱件外侧壁转动套设有支撑横梁,支撑横梁底部通过调整件与支撑立柱连接,调节角度撑杆通过快速锁定结构连接有对光伏板进行夹持的滑动夹持件。本发明通过设计将光伏板的支撑部位通过支撑横梁进行支撑,通过设置调整件将支撑横梁与支撑立柱之间实现角度调整,实现在极端风力情况下,在风力对光伏板的压力作用下实现原先呈倾斜设置的支撑横梁及其上的光伏板从倾斜角度,逐步的转换为水平角度,从而自动根据风压大小降低光伏板的迎风角度,以降低光伏板的承压力,实现对光伏板的自动调整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18275260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236037.8
申请日:2024-03-0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华东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光伏支架的静态荷载实验结构及方法,涉及光伏支架设计领域,包括光伏支架,在光伏支架上均匀安装若干块测试面板,且测试面板呈倾斜布置;若干组外框架组件,架设在光伏支架外;定滑轮组件,安装在对应的所述外框架组件上,用于对光伏支架施加垂直于测试面板的荷载;沙袋,附加在测试面板的表面,用于对光伏支架施加竖直方向的荷载;以及位移传感器,设置在光伏支架上,用于实时监测光伏支架的变形。本发明对于垂直于面板的风荷载,采用定滑轮牵引砝码方式模拟风压和风吸荷载;对于竖直向荷载(如雪荷载),采用在面板上附加砝码模拟。针对定滑轮支架设计,采用改变定滑轮位置满足牵引力垂直于面板。
-
公开(公告)号:CN118054740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451374.9
申请日:2024-04-16
Applicant: 浙江华东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IPC: H02S20/30 , F24S30/4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板组合支撑结构,属于光伏支撑组件技术领域。包括支撑立柱,支撑立柱上方设置有承载柱件,承载柱件外侧壁转动套设有支撑横梁,支撑横梁底部通过调整件与支撑立柱连接,调节角度撑杆通过快速锁定结构连接有对光伏板进行夹持的滑动夹持件。本发明通过设计将光伏板的支撑部位通过支撑横梁进行支撑,通过设置调整件将支撑横梁与支撑立柱之间实现角度调整,实现在极端风力情况下,在风力对光伏板的压力作用下实现原先呈倾斜设置的支撑横梁及其上的光伏板从倾斜角度,逐步的转换为水平角度,从而自动根据风压大小降低光伏板的迎风角度,以降低光伏板的承压力,实现对光伏板的自动调整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17604971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662592.9
申请日:2023-12-06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华东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库区滑坡涌浪灾害防治方法,涉及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潜在滑坡体纵向地质剖面,按垂直条分法计算潜在滑坡体水平运动速度;S2:计算滑坡涌浪初始浪高;S3:计算朝向保护对象运动的传播浪浪高和涌浪爬高,绘制涌浪浪高沿程变化曲线;S4:靠近保护对象边界沿传播浪波前方向布设消浪结构,消浪结构最大高度高于布设位置处传播浪浪高;本发明中充分考虑滑坡涌浪在库区的传播和衰减特性,有针对性布设消浪结构去最大程度削减爬坡浪冲击能量,提高消浪效果,避免了在滑坡体上进行大规模的削坡减载施工,降低了施工安全风险以及削坡减载工程投入。
-
公开(公告)号:CN117475096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398268.0
申请日:2023-10-26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华东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灌浆区域精细三维地质模型建模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建立灌浆区域全域勘测钻孔数据库,完成地勘资料的数据编录;耦合地表信息形成初步地层模型,完成等高线数据和钻孔数据的融合;耦合建筑物及灌浆孔信息形成综合模型,包含地质模型、主体工程模型及灌浆孔模型;随钻监测数据及压水试验数据特征提取,实现钻孔地层识别和透水率标定;耦合随钻及压水试验数据更新三维模型,形成融合多源数据耦合精细三维模型。本发明提出的方法解决了灌浆施工过程中地质信息解译难,薄弱地层难识别,灌浆策略难制定等问题,提高了灌浆施工的精细化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6856472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210314600.X
申请日:2022-03-2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华东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三亚城投众辉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坑开挖支护室内物理模型试验装置,该装置包括模型箱、出土漏斗、支护系统、坑顶地表沉降监测系统、水平向位移监测系统。模型箱左端外侧安装出土漏斗,右端底部预留出土口和滑动式开关门。模型箱内安装支护系统,用于模拟基坑开挖过程中围护结构挡土。模型箱顶部安装地表沉降监测系统。支护结构水平向位移监测系统采用引线穿入套管形式,将引线两端分别连接围护桩和测量表,套管两端固定在定位杆和模型箱侧面测量孔上。本发明可以用于不同基坑开挖支护物理模型试验,方便基坑内土体开挖和清理,同时可准确获得基坑顶部沉降变形和支护桩不同深度水平向位移,为研究基坑开挖支护受力和变形规律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6854341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1052104.2
申请日:2023-08-21
Applicant: 浙江华东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2F11/1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泥浆脱水絮凝剂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泥浆脱水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将2种或者2种以上天然有机高分子分别溶于去离子水中,将两种或者两者以上溶液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水浴加热搅拌5~24h,在搅拌过程中加入Al3+或者Fe3+和硼砂进行靶向优化,并且将上述混合液静置2h,后置于‑5~20oC中,5~10h后于真空冷冻干燥机中冻干后研磨备用,通过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有低成本、操作简易、物料效率高,且无二次污染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823923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781710.1
申请日:2023-06-2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华东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异形岩石颗粒比表面积估算方法、系统及设备,涉及矿岩颗粒破碎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按照异形岩石颗粒的形状特征进行视觉分类;对不同形状类型的异形岩石颗粒进行多角度三维激光扫描试验,获取点云数据,重构异形岩石颗粒模型,获取异形岩石颗粒模型的三轴尺寸、表面积以及体积;引入Heywood体积形状因子以及表面积形状因子刻画异形岩石颗粒的形状,根据三轴尺寸、表面积及体积计算各个异形岩石颗粒的Heywood表面积形状因子及Heywood体积形状因子;拟合上述形状因子的统计关系;根据统计关系、待测异形岩石颗粒的体积以及粒径估算待测异形岩石颗粒的比表面积。本发明能够快速估算异形岩石颗粒的比表面积。
-
公开(公告)号:CN116517549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522334.4
申请日:2023-05-1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华东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抽水蓄能电站引水系统多级竖井结构的机械化施工方法,采用“定向钻+反井钻+竖井扩孔掘进机”的全机械化施工方法,是解决现有竖井爆破建井井下作业人员多、工序复杂、安全管控困难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可行技术途径;定向钻可显著提高深竖井的垂直度,进一步控制竖井的偏斜率;而反井钻机和竖井扩挖掘进机作为“少人化、机械化、标准化、智能化”发展方向的代表性技术与装备,在质量、工期、安全、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方面具有突出优势,实现了开挖、出渣、支护、导向等一体化施工作业,掘进机法施工速度是钻爆法的3~4倍,显著提高了竖井的开挖效率,是实现抽水蓄能电站竖井机械化、智能化建造的有效途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