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76027B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0919858.2
申请日:2022-08-02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三亚科教创新园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化学器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铁离子掺杂α‑MnO2正极材料,由粒径为1~5μm的颗粒组成,其中,铁离子与锰离子的摩尔比为(1~30):100。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铁离子掺杂α‑MnO2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铁离子掺杂α‑MnO2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提供一种能抑制三价锰的Jahn‑Teller效应的锰基正极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且制备方法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3725439A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10905597.4
申请日:2021-08-05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H01M4/66 , H01M4/80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孔氮化铜纳米线阵列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氢氧化钠和过硫酸铵溶于水配置成混合液,将铜箔置于所述混合液内,静置反应,洗涤烘干后得到前驱体Cu(OH)2纳米线阵列;将所述前驱体Cu(OH)2纳米线阵列在预设条件下进行煅烧,得到多孔氮化铜纳米线阵列。本发明提供的多孔氮化铜纳米线阵列尺寸可控,在常温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用于无负极集流体,组装全电池,抑制锂枝晶的生长,改善循环稳定性;制备方法流程简便、操作简单、能耗较低,有利于市场化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0295498B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1910301110.4
申请日:2019-04-15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D06M15/37 , D01D1/02 , D04H1/43 , D04H1/4318 , D04H1/4334 , D04H1/728 , H01M50/403 , H01M50/411 , H01M50/414 , H01M50/44 , D06M101/28 , D06M101/22 , D06M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静电纺丝制备的金属有机框架修饰的聚合物薄膜制备方法,其为不同类型的金属有机框架修饰在静电纺丝制备的聚合物纳米纤维表面,所述的金属有机框架从聚合物纳米纤维表面原位生长出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复合结构,所述的聚合物薄膜的厚度在80‑200μm,所述的金属有机框架的颗粒尺寸在50‑100nm。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首先,聚丙烯腈基纳米纤维薄膜具有良好的电解液润湿性以及热稳定性;其次,存在于纳米纤维表面的金属有机框架可以有效吸附多硫化物,抑制锂硫电池的穿梭效应。这些特性使得其直接用于锂硫电池隔膜时,能够提升锂硫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本发明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9378475A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11126191.0
申请日:2018-09-26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H01M4/62 , H01M10/0525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三维石墨烯负载金属化合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为金属化合物纳米线、纳米棒、纳米片或纳米颗粒均匀的分散在具有大量的孔洞的三维还原氧化石墨烯内部,所述的金属化合物纳米线、纳米棒、纳米片或纳米颗粒与石墨烯片相接触,形成一个完整的三维复合结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首先,氮掺杂的三维石墨烯框架不仅能为整个电极材料提供优异的导电性,同时多孔的特性能实现更高硫负载的正极材料;其次,极性的金属化合物能有效吸附多硫化物,抑制锂硫电池中的穿梭效应,提高硫的利用率。这些优异的性质导致该材料作为锂硫电池正极材料时,能展现出优异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531931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10289107.0
申请日:2018-04-03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氧等离子体局部增强WS2/RGO材料的电催化产氢器件及其制备方法,采用一步水热法在氧化还原石墨烯上负载二硫化钨,再将其分散到带有氧化层的硅基板上;旋涂一层光刻胶,并用电子束刻蚀的方法在纳米片特定位置刻蚀出矩形窗口,使纳米片部分暴露;利用不同功率的氧等离子体对上述产品进行处理。然后利用溶剂去除表面光刻胶,得到部分氧等离子体处理的纳米片材料,再将该纳米片组装成微纳器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氧等离子体在WS2表面制造更多的催化活性位点,并利用单片纳米器件的特殊优势,结合拉曼等手段实现对纳米片处理前后和反应前后的表面状态、物性等进行原位探测,实现对反应机理和优化机制的探索和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4730125B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510124260.4
申请日:2015-03-20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原位分析Li+离子或Na+离子在纳米线中充放电输运机制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纳米线正极与纳米线负极或纳米薄膜负极分散在基底上;2)在纳米线正极上制作多触点金属电极集流体,并在纳米线负极或纳米薄膜负极两端制作金属电极集流体;3)在金属电极集流体上制作保护层;4)将纳米线正极用保护层覆盖住仅留一端暴露或纳米线完全暴露作为电极模型;5)封装器件,并向其中注入有机液体电解液即完成多集流体单根纳米线电化学器件的组装,然后对其进行性能测试及表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为纳米线电化学器件材料的结构、电输运与电化学性能相关性研究、电池诊断等提供了一种平台。
-
公开(公告)号:CN103887495B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410110084.4
申请日:2014-03-21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三维多孔分级碳修饰Li3V2(PO4)3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具有明显的多孔结构,颗粒大小为10-50μm,且颗粒由许多大小为0.2-0.5μm的Li3V2(PO4)3小颗粒组成,表面均包有均匀的碳层,小颗粒之间由10-20nm的碳纳米颗粒相互连接,此碳纳米颗粒形成了三维碳网,从而将小颗粒包裹在三维碳网中,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简单易行的溶液法结合固相烧结法制备了三维多孔分级碳修饰的Li3V2(PO4)3纳米材料,其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时,表现出功率高、循环稳定性好、高低温性能佳的特点;其次,本发明工艺简单,可行性强,易于放大化,符合绿色化学的特点,利于市场化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4868110A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510237523.2
申请日:2015-05-08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48 , B82Y30/00 , B82Y40/00 , H01M4/52 , H01M2220/20 , H01M2220/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石墨烯导向的介孔Co2V2O7纳米片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尺寸大小为10-30μm,由相互搭接的Co2V2O7单晶小颗粒组成,颗粒之间存在规则孔隙,单晶小颗粒尺寸大小为20-50nm。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具有比表面积大、电荷传质电阻低和离子/电子电导率改善明显的优势;2)所得的介孔Co2V2O7纳米片分散性好,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活性材料时,表现出功率高,可以充分发挥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同时有效改善电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3)实现介孔Co2V2O7纳米片电极材料在高功率、长寿命电极材料领域的应用;4)产量高、纯度高;5)本发明可行性强,易于放大化,符合绿色化学的特点,利于市场化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4730125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510124260.4
申请日:2015-03-20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原位分析Li+离子或Na+离子在纳米线中充放电输运机制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纳米线正极与纳米线负极或纳米薄膜负极分散在基底上;2)在纳米线正极上制作多触点金属电极集流体,并在纳米线负极或纳米薄膜负极两端制作金属电极集流体;3)在金属电极集流体上制作保护层;4)将纳米线正极用保护层覆盖住仅留一端暴露或纳米线完全暴露作为电极模型;5)封装器件,并向其中注入有机液体电解液即完成多集流体单根纳米线电化学器件的组装,然后对其进行性能测试及表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为纳米线电化学器件材料的结构、电输运与电化学性能相关性研究、电池诊断等提供了一种平台。
-
公开(公告)号:CN104022277A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410208085.2
申请日:2014-05-16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05 , B82Y30/00 , B82Y40/00 , C01G45/1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Li2MnO3纳米线及其制备方法,其长度为1-2微米,直径为20-80纳米,为以下制备方法得到的产物:量取30%H2O2缓慢加入烧杯中,同时将锰酸锂溶液以及氢氧化锂溶液缓慢加入烧杯中,继续搅拌至混合均匀;转入反应釜中,加热条件下反应,取出反应釜,自然冷却至室温;将得到的产物放入塑料管中,即得MnOOH纳米线;分散于无水乙醇,以锰/锂摩尔比为1:2的比例称取相应量的锂源加入上述溶液,搅拌,然后将混合物真空干燥箱中烘干;置于马弗炉中,烧结,最终得到Li2MnO3纳米线。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纳米线表现出优异的循环特性,是长寿命锂离子电池的潜在应用材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