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8080148U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20405484.1
申请日:2018-03-23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A01G27/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肉植物浇水装置,包括尖嘴插头、出水孔、上盆托漏水孔、上盆托、进水口、导流管和下盆托;尖嘴插头从花盆漏水孔处插入到花盆内,将出水孔置于花盆内的中部位置,上盆托置于花盆底部,进水口穿过上盆托漏水孔与导流管一端连接,导流管另一端连接尖嘴插头,下盆托安装在上盆托下方,将花盆、上盆托、导流管、尖嘴插头及进水口固定于支撑物上方。当多肉植物需要浇水时,进水口连接外部水管,水经进水口及导流管流入到尖嘴插头中,并由出水孔慢慢渗入到花盆中的土壤内,实现了多肉植物的浇水。本实用新型可用于对家庭多肉植物进行浇水,尤其适用于形态比花盆盆口大的多肉植物,具有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及实用性强等优点。(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8001756U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820407029.5
申请日:2018-03-23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A01G27/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肉植物浇水系统,包括温湿度传感器、单片机、WiFi模块、用户手机、电源模块、电磁阀、进水管、导水管、浇水装置和花盆。温湿度传感器采集花盆中土壤的温湿度值,并传给单片机,单片机通过WiFi模块将温湿度值发送至用户手机,用户根据温湿度值判断是否需要浇水,当用户提出浇水需求时,用户利用手机APP发送开始浇水及停止浇水的指令,并通过WiFi模块与单片机进行通信,使单片机控制电磁阀打开与关闭,进而实现进水管与导水管的连通与断开,即实现了远程可控的浇水功能。本实用新型可用于对家庭多肉植物浇水,尤其适用于形态比花盆盆口大的多肉植物,具有结构简单、拆装方便、远程可控且实用性强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11346829U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20193104.X
申请日:2020-02-21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G01C2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航模块校准辅助装置,包括支撑架、支撑台、定位柱、减震台、第一弹簧、滚珠、上壳体和下壳体。上、下壳体形成空腔,其它部件都在空腔内,支撑架与上壳体转动连接,支撑台与下壳体之间用滚珠连接,使得可以在重力的作用下使支撑台的重心和重力在同一直线上而保持支撑台的水平,从而保持放置其上的减震台和导航模块水平,减震台与支撑台之间有定位柱和第一弹簧,定位柱与减震台固定连接,与支撑台滑动连接以保持减震台水平同时可使减震台滑动,第一弹簧吸收外界冲击,支撑台相对滑动而减震台不动,从而达到减震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208188983U
公开(公告)日:2018-12-04
申请号:CN201820596603.6
申请日:2018-04-25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森林监控系统,包括监测节点、汇聚节点、通信网络和监控中心,监测节点配置风向传感器、视频摄像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和温湿度传感器实现对林区环境的监测,其中一小部分节点配置GPS接收模块作为锚节点,其他节点通过与锚节点通信确定自身位置,各个监测节点形成无线传感器网络,并被分成多个簇,每个簇选举一个节点为簇头,监测节点将监测数据及自身位置信息传输给本簇簇头,汇聚中心负责接收各簇簇头节点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融合,最后经过通信网络传输至监控中心。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易于部署、维护方便及能耗低的优点,同时可以避免多径效应及阴影效应引起的信号盲区,提高节点的定位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8187949U
公开(公告)日:2018-12-04
申请号:CN201820596711.3
申请日:2018-04-25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G01N21/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固体粉末进样装置,包括玻璃棒、软磁圈、玻璃漏斗、圆形磁石、减速电机、振动支架、振动器、减振弹簧、振动底座。工作时,振动器带动玻璃漏斗振动,减速电机通过圆形磁石和软磁圈带动玻璃棒低速转动。将样品倒入玻璃漏斗中,玻璃棒低速转动,玻璃棒下端的锥形进样头通过自身的小凹槽使固体粉末样品均匀从玻璃漏斗中流入到测量仪器中,测量完成后,提起玻璃棒,对锥形进样头进行清洁,同时打扫并吹干净玻璃漏斗中的残留样品,重新将玻璃棒插入到玻璃棒导圈中,接通电源即可进行下一个样品的进样。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易于操作,进样匀速、易于清洁及不易沾污等优点。(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6096027U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621165342.X
申请日:2016-10-26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G01N27/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现场快速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定量样品提取模块、信号处理电路模块、单片机信号采集系统、电源模块、触摸屏模块和在线存储模块;定量样品提取模块包括传感器、液体吸入器按柄、液体吸入器和液体吸入头;信号处理电路模块包括驱动传感器电路、滤波放大电路和A/D转换电路;触摸屏模块包括触摸屏电路和触摸屏;在线存储模块上设置有USB数据接口;电源模块包括充电电路、充电电池和输出电路,充电电路设置有Micro‑USB充电接口,充电电池通过输出电路连接信号处理电路模块、单片机信号采集系统、在线存储模块及触摸屏模块。本装置响应速度快、测量精度高、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防水、防爆、维护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204389025U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520114424.0
申请日:2015-02-21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G01J3/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极水平移动器。该电极水平移动器包括马蹄形金属架、调节齿轮、齿轮联动杆、导线连接梁、双脚支架、导线连接孔、钢丝插栓和小型U形电极支点。调节齿轮通过齿轮联动杆装在马蹄形金属架中间靠上的位置,导线连接梁上面靠左边依次安装3个小型U形电极支点,右边有一个导线连接孔,下面安装双脚支架,马蹄形金属架通过钢丝插栓安装在导线连接梁的上面。使用时石墨电极装在导线连接梁上的小型U形电极支点上,当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转动齿轮联动杆时,调节齿轮会带动石墨电极在导线连接梁上向前或向后移动。本实用新型在发射光谱色谱仪中使用时具有安全系数高、导电性好、耐高温、石墨电极移动不打滑、不偏移、不晃动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10893165U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1822180262.7
申请日:2018-12-25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G01C2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航模块校准辅助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通过两个减震机构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对策固定连接有弧形板,两个所述弧形板的相向侧壁上均开设有弧形滑槽,所述弧形滑槽内滑动连接有弧形滑块,两个所述弧形滑块远离弧形滑槽槽底的一端穿过弧形滑槽的槽口并向外延伸,且通过轴承共同转动连接有承载板,所述轴承位于承载板的侧壁内,所述承载板的上端安装有导航模块,所述承载板的下端中心处固定连接有配重块。本实用新型使得承载板上的导航模块始终保持水平,从而不会对导航模块产生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209677155U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822205995.1
申请日:2018-12-26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诱捕昆虫装置。包括收集箱、加热板、温度传感器、第一单向阀门、第一红外对管、诱捕管道、自动投料装置、饵料投放盒、金属细网、第二红外对管、继电器、第二单向阀门、斜坡。使用时,首先由自动投料装置定时投放饵料。当昆虫通过斜坡进入诱捕管道被第二红外对管检测到后,第二单向阀门关闭,将昆虫锁定在诱捕管道中。当昆虫通过第一单向阀门后,第一单向阀门关闭将昆虫锁定在收集箱中。第一红外对管和第二红外对管先后检测到昆虫出现信号,视为一次成功捕获,然后第二单向阀门开启,继续下一次诱捕。加热板自动定时加热,将收集箱内的昆虫杀死。(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6095955U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621166462.1
申请日:2016-10-26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滴定终点判断装置。该装置包括光源、单色器、光纤、锥形检测滴定瓶、检测器、显示器和电源;光源由钨灯组成,单色器包括入射狭缝、透镜甲、光栅、透镜乙和出射狭缝,光源对准入射狭缝,入射狭缝后面依次对准设置透镜甲、光栅、透镜乙和出射狭缝,出射狭缝通过光纤对准锥形检测滴定瓶的滴定反应区,并对准设置在锥形检测滴定瓶另一边的检测器;锥形检测滴定瓶正上方通过滴定架安装滴定管,滴定管上设置有活栓开关;检测器连接至显示器;电源包括灯电源模块、检测器电源模块及显示器电源模块,分别连接至对应的钨灯、检测器和显示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对滴定终点的判断准确、快速,且该装置结构简单、稳定性好、适用面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