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608255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211482687.8
申请日:2022-11-24
Applicant: 株式会社美姿把
IPC: F16H57/023 , F16H57/02 , F16H57/03 , F16H57/021 , F16H57/029 , H02K7/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减速机构的马达,即便在有大的外力附加至输出轴的情况下,也能抑制齿轮彼此的咬合发生脱离。在齿轮箱(20)中的小齿轮(61)的与斜齿轮(62)侧为相反侧,设置保持小齿轮(61)与斜齿轮(62)的咬合的支承构件(70)。由此,即便在有大的外力附加至输出轴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齿轮彼此的咬合(小齿轮(61)与斜齿轮(62)的咬合)发生脱离。因而,能够长期防止小齿轮(61)以及斜齿轮(62)(减速机构(60))的损伤,甚而能够实现带减速机构的马达(10)的长寿命化。
-
公开(公告)号:CN116529503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280007380.4
申请日:2022-03-31
Applicant: 株式会社美姿把
IPC: F16H1/08
Abstract: 本发明使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啮合强度充分而提高两者的动力传递效率,也能够容易地应对更大的减速比。在小齿轮31的轴向观察时,小齿轮本体31b的中心C1与螺旋状齿31c的中心C2相互偏离,螺旋状齿31c的直径比小齿轮本体31b的直径大,小齿轮本体31b的一部分伸出至形成螺旋状齿31c的外形的假想圆VC的外侧。可使小齿轮31的剖面形状为使小齿轮本体31b的一部分伸出至形成螺旋状齿31c的外形的假想圆VC的外侧的非圆形。可抑制小齿轮31的大径化,提高其强度,可提高小齿轮31及斜齿轮32双方的强度,提高两者的动力传递效率。因而,也能够容易地应对更大的减速比。
-
公开(公告)号:CN108418378B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810319341.3
申请日:2014-07-10
Applicant: 株式会社美姿把
Abstract: 该带减速机构的电动机中的刷握支柱(33)具有能供换向器(23)沿旋转轴方向(O1)贯穿的开口部,刷握(41)沿旋转轴方向(O1)延伸,并且形成为朝向径向的内侧施力的板簧状,刷握(41)的基端部沿绕旋转轴(3)的周向空开间隔地支承在刷握支柱(33)上,在刷握(41)的前端部保持有电刷(31)。
-
公开(公告)号:CN106256078B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580021668.7
申请日:2015-05-13
Applicant: 株式会社美姿把
IPC: H02K13/00
Abstract: 电动机包括:电刷(31),该电刷与固定于转轴的电枢的整流器滑动接触来进行供电;刷握支柱(33),该刷握支柱通过刷握(41)对电刷(31)进行支承;噪音防止元件(110),该噪音防止元件与电枢(31)电连接;以及端子(130)及跨接线(141),该端子及跨接线将刷握(41)与噪音防止元件(110)电连接,噪音防止元件(110)与端子(130)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端子(130)与跨接线(141)连接的第二连接部分别仅配置于刷握支柱(33)的第一面(S1)。
-
公开(公告)号:CN103959612B
公开(公告)日:2017-05-03
申请号:CN201280059723.8
申请日:2012-12-10
Applicant: 株式会社美姿把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7/116 , H02K5/145 , H02K11/25 , H02K2203/03
Abstract: 一种带减速装置的电动机(1),包括主轴构件(200),该主轴构件(200)形成为大致圆柱棒状,一方端部(201)轴支承于电动机外壳(110)的底部(111)的大致中央,且另一方端部(202)从电动机外壳(110)的开口朝向外侧突出,并利用一方端部(201)固定配置于电动机外壳(110)。此外,电枢(130)以与该主轴构件(200)同轴且包围主轴构件的方式配置在电动机外壳(110)内,减速装置(10)以包围主轴构件(200)的方式配置在电枢(130)与主轴构件(200)的另一方端部(202)之间,并以包围主轴构件(200)的方式同轴地配置有形成为圆环状的输出构件(16)。
-
公开(公告)号:CN106256078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580021668.7
申请日:2015-05-13
Applicant: 株式会社美姿把
IPC: H02K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13/10 , B60S1/08 , B60S1/166 , H02K5/145 , H02K5/148 , H02K5/225 , H02K7/1166 , H02K11/026 , H02K11/38 , H02K13/006
Abstract: 电动机包括:电刷(31),该电刷与固定于转轴的电枢的整流器滑动接触来进行供电;刷握支柱(33),该刷握支柱通过刷握(41)对电刷(31)进行支承;噪音防止元件(110),该噪音防止元件与电枢(31)电连接;以及端子(130)及跨接线元件(110)电连接,噪音防止元件(110)与端子(130)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端子(130)与跨接线(141)连接的第二连接部分别仅配置于刷握支柱(33)的第一面(S1)。(141),该端子及跨接线将刷握(41)与噪音防止
-
公开(公告)号:CN103249607B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180058455.3
申请日:2011-11-29
Applicant: 株式会社美姿把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21/40 , B60S1/08 , B60S1/166 , B60S1/185 , B60S1/26 , B60S1/3495 , F16C3/28 , F16H21/42 , Y10T74/18184
Abstract: 一种刮水器电机(10)具有:用于降低电机轴(25)的转动速度并且传递该降低的速度的减速机构(29);以及用于将减速机构(29)的转动运动转换为枢转运动并且将该枢转运动传递至输出轴(30)的运动转换机构(31)。涡轮(35)在其中形成有一对第一连接孔(50)和一对第二连接孔(51),并且成对的第一和第二连接孔(50,51)位于从蜗轮的轴线沿径向偏移的位置,并且沿轴线方向在蜗轮(35)的一端侧开口。蜗轮(35)能够通用于使得输出轴(30)在第一枢转区域内枢转的情况和使得输出轴(30)在第二枢转区域内枢转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04584402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380043515.3
申请日:2013-08-23
Applicant: 株式会社美姿把
Abstract: 在将各极齿(12)沿周向依次分配为U相、V相、W相,并将卷装在各相上的正向卷绕线圈分别设定为U相、V相、W相的线圈,将卷装在各相上的反向卷绕线圈分别设定为-U相、-V相、-W相的线圈时,在相邻的整流片之间,将U相、-W相、-W相、V相、-U相、-U相、W相、-V、-V相的线圈依次电连接,并且,在电枢铁心(8)与整流器(10)之间拉绕的绕组(14)绕着转轴沿相同的方向拉绕。
-
公开(公告)号:CN103959612A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280059723.8
申请日:2012-12-10
Applicant: 株式会社美姿把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7/116 , H02K5/145 , H02K11/25 , H02K2203/03
Abstract: 一种带减速装置的电动机(1),包括主轴构件(200),该主轴构件(200)形成为大致圆柱棒状,一方端部(201)轴支承于电动机外壳(110)的底部(111)的大致中央,且另一方端部(202)从电动机外壳(110)的开口朝向外侧突出,并利用一方端部(201)固定配置于电动机外壳(110)。此外,电枢(130)以与该主轴构件(200)同轴且包围主轴构件的方式配置在电动机外壳(110)内,减速装置(10)以包围主轴构件(200)的方式配置在电枢(130)与主轴构件(200)的另一方端部(202)之间,并以包围主轴构件(200)的方式同轴地配置有形成为圆环状的输出构件(16)。
-
公开(公告)号:CN103081309A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180042316.1
申请日:2011-08-24
Applicant: 株式会社美姿把
Inventor: 时崎哲平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7/1166 , B60S1/166 , B60S1/26 , B60S1/583 , F16H21/40 , F16H57/039 , H02K7/06 , H02K7/08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雨刷马达。该雨刷马达具有对马达轴(17)的旋转进行减速并传递到蜗轮(35)的减速机构(26)、将蜗轮(35)的旋转运动转换成摆动运动并传递到输出轴(28)的运动转换机构(29)。减速机构(26)容纳在传动架(21)的减速机构容纳室(27),运动转换机构(29)容纳在传动架(21)的运动转换机构容纳室(30)。在运动转换机构容纳室(30)的底壁(30a)的内表面上,形成有被配置在与以旋转自如的方式容纳在减速机构容纳室(27)中的蜗轮(35)的轴向另一端面(35b)相同的平面上的支承面(37)。该支承面(37)形成在运动转换机构容纳室(30)的底壁(30a)上的与小齿轮(40)和运动转换构件(41)相对的整个范围内。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