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轧控制装置、滚轧控制方法以及滚轧控制程序

    公开(公告)号:CN103028610B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210301160.0

    申请日:2012-08-22

    Abstract: 滚轧控制装置、滚轧控制方法以及滚轧控制程序。在进行可逆滚轧的滚轧机中,即使在仅在滚轧机的单侧设置测定被滚轧材料的形状的形状计的情况下也能进行被滚轧材料的形状控制。基于滚轧前的被滚轧材料(A)的板厚即入侧板厚、滚轧后的被滚轧材料(A)的板厚即出侧板厚、入侧板厚的平均值、出侧板厚的平均值算出被滚轧材料(A)的板宽方向的多个位置的形状的预测值,在正向转动的滚轧时,将由形状计测定的被滚轧材料(A)的形状与目标值进行比较,算出被滚轧材料(A)的形状偏差,在反向转动的滚轧时,通过比较形状的预测值和目标值来算出形状偏差,基于算出的形状偏差来决定用于控制辊的控制量,来修正被滚轧材料(A)的形状与目标值的差异。

    轧制控制装置和轧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02107A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310051165.7

    申请日:2013-02-16

    Inventor: 服部哲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效控制被轧制材的局部的形状不良的方法。该轧制控制装置控制通过由作业轧辊(1)夹着被轧制材而对其进行轧制的轧制机,包括形状控制部(201),该形状控制部对对应于将被轧制材的板宽方向分割成多份的各个区域而设有多个的冷却介质喷射装置(50)进行控制,并且在各个区域取得由作业轧辊轧制的实际值,多个冷却介质喷射装置喷射冷却介质,使得从喷射口正面看的情况下的冷却介质喷射形状成为椭圆形,并且通过使椭圆形的长轴方向相对于作业轧辊的旋转方向倾斜,对相邻的区域也喷射冷却介质,形状控制部减少对根据轧制实际情况信息决定的区域的冷却介质的喷射量,并且控制喷射向相邻的区域的冷却介质的长轴方向的倾斜。

    连轧机的形状控制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743091B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0510106889.2

    申请日:2002-04-18

    Abstract: 一种连轧机的形状控制方法,在最终轧制机架的输出侧检测出钢板形状,对上述钢板形状信号进行二次微分,根据上述微分值并相对于轧制钢板宽度,进行上述轧钢机的作业侧和驱动侧及中央部的分区,根据中央部的钢板形状进行上述最终轧制机架的工作辊以及中间辊弯曲控制的同时控制上述最终轧制机架的压下,根据上述轧钢机的作业侧端部钢板形状及驱动侧端部的钢板形状,进行上述最终轧制机架的工作辊移动的控制以及上述最终轧制机架的前段侧的单个或多个轧制机架的工作辊或中间辊的弯曲的控制。能够独立控制钢板端部,又能够在钢板宽度方向整体实现稳定的钢板形状。

    轧制控制装置、轧制控制方法及轧制控制程序

    公开(公告)号:CN102380513A

    公开(公告)日:2012-03-21

    申请号:CN201110241108.6

    申请日:2011-08-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轧制控制装置、轧制控制方法及轧制控制程序。在使轧制机的操作状态变化的情况下,降低板厚、张力等实际轧制状态量与设定值的偏差。对轧制被轧制件的轧制机进行控制的轧制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操作端变更图案存储部(102),其存储预先生成的时间序列变更图案,所述时间序列变更图案用于使轧制机的辊的辊间隙及旋转速度等根据轧制条件的非线性变化而变化;最佳控制操作端时间序列变更图案设定装置(103),其识别轧制条件非线性变化的情况,获取与被识别的轧制条件的非线性变化对应的时间序列图案,将获取的时间序列变更图案输出,以用于轧制动作的参数控制。

    轧机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73942A

    公开(公告)日:2010-07-14

    申请号:CN201010002173.9

    申请日:2010-01-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轧机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该轧机控制装置,是具备为了用于由轧机(1)进行轧制的被轧制材(u)的开卷以及收卷,在轧机(1)的送入侧/送出侧中的至少一侧对被轧制材(u)赋予张力,并且实施转矩控制的张力赋予旋转部(2、3)的轧机(1)的控制装置,具备预测在送入侧/送出侧之中的至少一侧被轧制材(u)的张力变动的第一张力变动预测部(32),根据该第一张力变动预测部(32)的张力变动预测结果,进行在已预测了张力变动一侧的张力赋予旋转部(2)的转矩指令中加入由已预测的张力变动求出的与该张力变动转矩相符的变动量转矩的修正,以使该张力赋予旋转部(2)的速度不随被轧制材(u)的张力变动而改变。

    板厚控制系统、板厚控制装置及板厚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80664A

    公开(公告)日:2009-07-15

    申请号:CN200910001336.9

    申请日:2009-01-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板厚控制系统,即使在被压延材的送进速度为低速的情况下,也能够应答性良好且高精度地进行板厚控制。在控制部(10)中,具备前馈补正量计算部(14),计算与压延机(4)的辊速度(VR)对应的前馈补正量。控制部(10),以前馈补正量计算部(14)所计算的前馈补正量对基于入侧板厚计(7e)、出侧板速度计(8d)、以及入侧板速度计(8e)的各检测值所推定的质量流板厚进行补正,以推定质量流板厚(hMF)。质量流板厚控制部(17),基于以前馈补正量补正的质量流板厚(hMF),执行对压延机(4)的板厚控制。

    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及其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0443204C

    公开(公告)日:2008-12-17

    申请号:CN200610006945.X

    申请日:2006-01-26

    Inventor: 服部哲

    Abstract: 一种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对于一个控制对象,在多个控制系统被适用的情况下,为了达成某种控制目标,变更各控制系统的控制目标值。在控制精度的容许值内变更给多个控制系统的控制目标值,通过使控制系统间发生干涉,达成和本来的控制目标不同的目的。在轧机的形状控制中,通过变更弯曲机控制和冷却剂控制的目标形状,使控制板端部的形状成为可能。保持控制精度在一定范围内的同时,达成和本来的控制目的不同的目的。

    形状控制装置及形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974039A

    公开(公告)日:2007-06-06

    申请号:CN200610162570.6

    申请日:2006-11-28

    Inventor: 服部哲

    Abstract: 即使轧制速度慢时也在不依赖于摩擦阻力的情况下使第一中间辊移位到适当的位置并使AS-U辊的挠曲量具有余量,从而进行高精度的形状控制。形状控制装置(2)控制AS-U辊的挠曲量和第一中间辊(13)的移位位置,控制向工作辊(14)施加的按压力同时对被轧制材(15)进行形状控制。此时,第一中间辊位置修正装置(3)基于被轧制材的实际形状、轧制速度、AS-U辊(11)的挠曲量及第一中间辊的移位位置来修正第一中间辊的移位位置。由此,即使AS-U辊的挠曲量达到限制值,第一中间辊也能够在适当的移位位置进行形状控制。此外,第一中间辊位置设定装置(4)保持过去的实际轧制数据,基于该实际轧制数据将第二辊的锥形位置设定在希望的位置上。

    多辊轧机及多辊轧机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974036A

    公开(公告)日:2007-06-06

    申请号:CN200610162568.9

    申请日:2006-11-28

    Inventor: 福地裕 服部哲

    Abstract: 一种多辊轧机(R),其在工作辊(11a、11b)具备第一中间辊(12a、12b),其中,作为第一中间辊(12a、12b),在它们的一方的端部形成作为形状控制用的比较缓的尖细的锥形,在另一方的端部形成作为边降用的比较陡的尖细的锥形,将这些第一中间辊(12a)和第一中间辊(12b)配置成各自的锥形在上下相互不同,而且可以使这些第一中间辊(12a)和第一中间辊(12b)进而在轴向上移位。而且,在实施边降控制时,在轧制开始前,使第一中间辊(12a、12b)移位以便边降控制用的锥形来到被轧制材(1)板端的位置,在实施形状控制时,同样在轧制开始前,使第一中间辊(12a、12b)移位以便形状控制用的锥形来到板端的位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