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277751A
公开(公告)日:2008-10-01
申请号:CN200680036180.2
申请日:2006-09-15
Applicant: 株式会社吴羽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63/021 , B01D63/02 , B01D63/043 , B01D2313/02 , B01D2313/14 , B01D2321/0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确保规定的中空丝间隔、容易束扎中空丝的中空丝帘状物、中空丝束的制造方法、筒形中空丝膜组件以及浸渍型中空丝膜组件。中空丝帘状物具有:多孔质的多个中空丝(10),其平行且大致等间隔地配置;在中空丝的两端分别系结多个中空丝的胶带;以及水溶性胶带(26),其在从中空丝的两端离开的位置,在横过多个中空丝的方向将该多个中空丝系结。中空丝束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工序:形成中空丝帘状物;封填中空丝的一端或两端;以束扎中空丝的方式卷绕中空丝帘状物;形成封装部,该封装部分别一体地固定已卷绕的中空丝帘状物的两端;以及在垂直于中空丝的面处、将封装部与中空丝一起切断,切除被封填的端部以使中空丝开口。
-
公开(公告)号:CN1863587A
公开(公告)日:2006-11-15
申请号:CN200480028835.2
申请日:2004-09-24
Applicant: 株式会社吴羽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67/002 , B01D67/0027 , B01D67/003 , B01D67/0088 , B01D69/02 , B01D69/08 , B01D71/34 , B01D2323/20 , B01D2325/12 , B01D2325/20 , D01F6/12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通过满足下述要件(一)~(四),可提供一种1,1-二氟乙烯类树脂多孔中空丝,其适合用作精密过滤部件、每根的透水率很大、且长度依赖性小、并且形成过滤组件时的单位容量的处理效率大。即,是含有重均分子量为30万或其以上的1,1-二氟乙烯类树脂的多孔中空丝,其特征在于,在试验长度L=0.2~0.8(m)的范围内、在压差为100kPa、水温25℃的条件下测定的透水率F(m3/m2·日)与试验长度L的直线关系式:F=C·L+F0(式1),满足要件(一)~(四):(一)平均斜率C(/日)为-20≤C≤0,(二)截距(基础透水率)F0(m3/m2·日)为F0≥30,(三)F0(m3/m2·日)与通过半干法测定的平均孔径P(μm)的关系为F0/P≥300,和(四)外径小于等于3毫米。
-
公开(公告)号:CN109923701B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1780067246.2
申请日:2017-11-09
Applicant: 株式会社吴羽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极合剂,其可抑制电极合剂浆料的凝胶化,并且,即使在制作电极合剂浆料后经过了长时间,仍可维持电极活性物质与集电体的高粘结性。本申请制成一种电极合剂,其含有:含有偏氟乙烯与含极性基团的化合物的第一共聚物以及偏氟乙烯与三氟氯乙烯的第二共聚物的粘合剂组合物;以及用水萃取时的该水的pH为10.5以上的锂氧化物的电极活性物质。
-
公开(公告)号:CN108040504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1680053078.7
申请日:2016-09-13
Applicant: 株式会社吴羽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产生共聚物或共聚物与电极活性物质的凝集物、具有高粘接性的粘合剂组合物。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包含:固有粘度为1.7dl/g以上的第一偏氟乙烯系聚合物;以及含有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作为单体单元的第二偏氟乙烯系聚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06133953B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580017414.8
申请日:2015-03-31
Applicant: 株式会社吴羽
IPC: H01M4/133 , H01M4/587 , H01M4/62 , H01M10/052 , H01M10/0562 , H01M10/056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3 , H01M4/587 , H01M10/0525 , H01M10/0562 , H01M10/0565 , H01M2004/027 , H01M2220/20 , Y02E60/12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能量密度的全固态电池。所述课题可以通过本发明的全固态电池用负极而解决,该全固态电池用负极包含碳质材料以及固体电解质,所述碳质材料根据丁醇法计算的真密度为1.30g/cm3~1.70g/cm3,比表面积为0.5~50.0m2/g,平均粒径Dv50为1~50μm,并且差热分析的燃烧峰值T(℃)和丁醇真密度ρBt(g/cm3)满足下述式(1)300≤T‑100×ρBt≤570(1)。
-
公开(公告)号:CN109923701A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780067246.2
申请日:2017-11-09
Applicant: 株式会社吴羽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极合剂,其可抑制电极合剂浆料的凝胶化,并且,即使在制作电极合剂浆料后经过了长时间,仍可维持电极活性物质与集电体的高粘结性。本申请制成一种电极合剂,其含有:含有偏氟乙烯与含极性基团的化合物的第一共聚物以及偏氟乙烯与三氟氯乙烯的第二共聚物的粘合剂组合物;以及用水萃取时的该水的pH为10.5以上的锂氧化物的电极活性物质。
-
公开(公告)号:CN104584288B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380043612.2
申请日:2013-09-17
Applicant: 株式会社吴羽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3 , H01M4/0404 , H01M4/0471 , H01M4/1393 , H01M4/587 , H01M4/623 , H01M10/052 , H01M2220/20 , Y02E60/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粘合剂、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粘合剂溶液、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合剂,其粘合性优异,在制造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时,可降低该电池的初始不可逆容量,急速放电时容量保持率优异,且可改善充放电循环特性,本发明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粘合剂至少包含含有官能基的偏二氟乙烯聚合物和皂化度为35~90mol%的聚乙烯醇,所述含有官能基的偏二氟乙烯聚合物和所述聚乙烯醇的合计100质量%中,含有5~93质量%的所述聚乙烯醇。
-
公开(公告)号:CN106133963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580016423.5
申请日:2015-03-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吴羽
IPC: H01M4/58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7 , C01B32/05 , C01P2004/61 , C01P2006/10 , C01P2006/12 , C01P2006/40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7 , H01M2220/20 , Y02E60/122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负极用碳质材料等,其单位体积的放电容量高且保存特性优异。本发明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负极用碳质材料中,利用丁醇法求出的真密度(ρBt)为1.55g/cm3以上且小于1.75g/cm3,以锂参照电极基准计0.05V~1.5V负极的放电容量为180mAh/g以上。另外,由以锂参照电极基准计相当于0.2V至1.1V的放电容量X(Ah/g)和电位差0.9(V)计算出的放电曲线的斜率0.9/X(Vg/Ah)为0.75(Vg/Ah)以下,在25℃、50%RH的空气环境中保存100小时后的吸湿量为1.5重量百分比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5940536A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480057482.2
申请日:2014-10-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3 , H01M4/366 , H01M4/583 , H01M4/587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2004/027 , H01M2220/30
Abstract: 提供碳质材料,其使用源自植物的碳质原料,具有受到抑制的吸湿性,在用作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负极材料时实现良好的电池特性。提供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负极用碳质材料,其为颗粒状的碳质材料,BET比表面积为1m2/g以上且不足20m2/g,构成碳质材料的碳质颗粒具有芯部分和包围芯部分的壳部分,芯部分包含源自植物的碳质原料的烧成物,壳部分由受到电子束照射时的电子释放特性比构成芯部分的材料高的材料构成。
-
公开(公告)号:CN103732630B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280037601.9
申请日:2012-08-22
Applicant: 株式会社吴羽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造方法,该方法与现有的制法相比,能进一步减少通过悬浮聚合制造偏氟乙烯类聚合物时产生的废水中的浮游物质的量。本发明的偏氟乙烯类聚合物的制造方法是将至少包含偏氟乙烯的单体在聚合引发剂的存在下悬浮聚合的制法,其特征在于,在选自通式R1-O-R2表示的分子量为100~800的氢氟醚及环状氢氟烃中的至少一种氟类化合物的存在下进行悬浮聚合,所述通式R1-O-R2中,R1、R2是烷基或氟代烷基,R1、R2中的至少一方是氟代烷基;相对于100质量%聚合引发剂,使用10~1000质量%的所述氟类化合物;相对于悬浮聚合中使用的全部单体100质量份,使用0.01~5质量份的所述聚合引发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