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斜盘式压缩机
    3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503993B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0910006522.1

    申请日:2009-02-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斜盘式压缩机,其能够在驱动轴高速旋转时实现卓越的滑动特性,并能够在驱动轴低速旋转时实现较高的制冷能力。根据本发明的旋转斜盘式压缩机包括用于在曲柄室(24)和吸入室(20)之间连通的释放通道(62)。释放通道包括连通至曲柄室中润滑油量较大的富油区域的第一通道(12b、12c、62、66、68、18a)和连通至曲柄室中润滑油量较小的贫油区域的第二通道(64、68、18a)。旋转斜盘式压缩机包括阀机构(70),随着驱动轴(16)转速的增大,阀机构增大第一通道相对于释放通道的开启比率,并且随着驱动轴(16)转速的降低,阀机构增大第二通道相对于释放通道的开启比率。

    电磁离合器
    3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615839A

    公开(公告)日:2009-12-30

    申请号:CN200910146230.8

    申请日:2009-06-24

    Abstract: 一种电磁离合器,包括:基于其中流过的电流方向而产生第一磁通量或第二磁通量的线圈;在其中容纳所述线圈的固定芯;提供与第一磁通量相反的磁通量的固定磁体;能与可转动轴同心地转动的转子;固定于转子上的活动芯;提供与第二磁通量相反的磁通量的活动磁体;固定于可转动轴上的中心齿轮;固定于转子上的内部齿轮;与中心齿轮和内部齿轮啮合的行星齿轮;支撑行星齿轮的臂;能与转动轴同心地转动的滑轮;能与固定芯耦接的第一电枢以及能与活动芯耦接的第二电枢。

    动力传送机构
    3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38102C

    公开(公告)日:2009-09-09

    申请号:CN200710152743.0

    申请日:2007-08-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B27/0895 F16D27/1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传动机构,该动力传动机构允许将动力从外部驱动源传送到一旋转机器的旋转轴上,该旋转机器包括第一旋转体、第二旋转体、电枢和弹簧离合器。第一旋转体与旋转机器的旋转轴整体地旋转。第二旋转体通过旋转机器的外壳可旋转地支承,并与第一旋转体同轴布置。第二旋转体接收来自外部驱动源的动力。第二旋转体容纳一电磁线圈并具有一圆柱形的延伸部分。电枢面对第二旋转体布置。弹簧离合器使第一旋转体和第二旋转体接合和脱离。弹簧离合器围绕第一旋转体外圆周卷绕。弹簧离合器的外圆周由第二旋转体的延伸部分围绕。该弹簧离合器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连接到第一旋转体上,第二端连接到电枢上。向电磁线圈供给电流促使电枢附着到第二旋转体上。当电枢旋转时,弹簧离合器的直径增加以使弹簧离合器被压到延伸部分的内圆周表面上,并且第一旋转体和第二旋转体彼此配合在一起。

    旋转斜盘式压缩机
    3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503993A

    公开(公告)日:2009-08-12

    申请号:CN200910006522.1

    申请日:2009-02-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斜盘式压缩机,其能够在驱动轴高速旋转时实现卓越的滑动特性,并能够在驱动轴低速旋转时实现较高的制冷能力。根据本发明的旋转斜盘式压缩机包括用于在曲柄室(24)和吸入室(20)之间连通的释放通道(62)。释放通道包括连通至曲柄室中润滑油量较大的富油区域的第一通道(12b、12c、62、66、68、18a)和连通至曲柄室中润滑油量较小的贫油区域的第二通道(64、68、18a)。旋转斜盘式压缩机包括阀机构(70),随着驱动轴(16)转速的增大,阀机构增大第一通道相对于释放通道的开启比率,并且随着驱动轴(16)转速的降低,阀机构增大第二通道相对于释放通道的开启比率。

    容量控制阀
    4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16516C

    公开(公告)日:2009-07-22

    申请号:CN200680005515.4

    申请日:2006-02-23

    Abstract: 本发明的容量控制阀包括:具有形成为一体的第1阀部(41)及第2阀部(42)的阀体(40),第1阀部(41)使连通排出室(11)与控制室(12)的排出侧通道开闭,第2阀部(43)使连通吸入室(13)与控制室(12)的吸入侧通道开闭;配置在吸入侧通道的途中的第3阀室(38)内的感压体(50);设置在感压体(50)上的阀座体(53);以及与阀体(40)结合且通过与阀座体(53)的卡合及脱离来使吸入侧通道开闭的第3阀部(43)等。第3阀部的卡合面(43a)及阀座体的座面(53a)中的一方以9mm<R<11mm的曲率半径(R)形成为球面状,第3阀部的卡合面(43a)及阀座体的座面(53a)中的另一方以120°<α<160°的中心角(α)的形成为锥面状。由此,可将积存在控制室中的液体制冷剂等有效地排出,从而可迅速地进行规定的容量控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