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667403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510801921.2
申请日:2015-11-19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IPC: B60R1/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006 , B60R1/074 , B60R2300/802 , G02B7/182 , B60R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视觉辨认装置,能够抑制转动部件相对于支承轴的晃动并且能够抑制转动部件与支承轴的滑动阻力的增加。在车辆用后视镜装置中,支承轴(20)贯通于壳体(26)的贯通孔(30),壳体(26)能够转动地支承于支承轴(20)。这里,在贯通孔(30)的周面以突出的状态形成有下肋(30A),下肋(30A)的突出前端面能够与支承轴(20)接触。因此,能够缩小贯通孔(30)的周面与支承轴(20)的间隙尺寸,能够抑制壳体(26)相对于支承轴(20)的晃动。并且,能够缩小贯通孔(30)的周面与支承轴(20)的接触面积,能够抑制贯通孔(30)的周面与支承轴(20)的滑动阻力的增加。
-
公开(公告)号:CN101927732B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1010205410.1
申请日:2010-06-17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IPC: B60R1/07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后视镜装置,使动作声音稳定。在门后视镜装置(10)的收纳装置(14)中,通过驱动马达(36)使蜗轮(46)与输出轴(40)一体旋转,从而转动后视镜将之收纳或立起。马达(36)的主体部(38)保持在马达底座(28)的保持筒(30)内。进而,蜗轮(46)的轴支承部(46A)旋转自如地轴支承在壳体(24)的轴支承孔(26)中,输出轴(40),在与主体部(38)相反一侧的卡合轴(44),经由轴支承部(46A)旋转自如地轴支承在轴支承孔(26)中。因此,在马达(36)的驱动时不论从蜗杆轴向蜗轮(46)输入怎样的载荷,都能使蜗轮(46)的轴心稳定,能使收纳机构(14)的动作声音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948051B
公开(公告)日:2011-06-22
申请号:CN200610132266.7
申请日:2006-10-13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IPC: B60R1/07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07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镜装置。其中使得用来观察大致在车辆后部的区域的镜子转动的伸缩机构具有电机、容纳该电机的另一端侧的盖、以及容纳该电机一个端侧并可转动地支承在车身上的外壳主体。在该伸缩机构中,外壳主体和盖由于相互配合在一起的第一配合部分和第二配合部分而定位,该第一配合部分设置在盖的下悬壁处,而该第二配合部分设置在外壳主体的直立壁处。第一配合部分和第二配合部分都形成为与转动轴同心的形状。因此,能够以转动轴为基准确保外壳主体以及盖的定位精度良好。
-
公开(公告)号:CN1948051A
公开(公告)日:2007-04-18
申请号:CN200610132266.7
申请日:2006-10-13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IPC: B60R1/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07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镜装置。其中使得用来观察大致在车辆后部的区域的镜子转动的伸缩机构具有电机、容纳该电机的另一端侧的盖、以及容纳该电机一个端侧并可转动地支承在车身上的外壳主体。在该伸缩机构中,外壳主体和盖由于相互配合在一起的第一配合部分和第二配合部分而定位,该第一配合部分设置在盖的下悬壁处,而该第二配合部分设置在外壳主体的直立壁处。第一配合部分和第二配合部分都形成为与转动轴同心的形状。因此,能够以转动轴为基准确保外壳主体以及盖的定位精度良好。
-
公开(公告)号:CN1295102C
公开(公告)日:2007-01-17
申请号:CN02107452.6
申请日:2002-03-19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Inventor: 吉田茂树
IPC: B60R1/02
Abstract: 一种用于车辆的折叠后视镜装置,其中一个壳体安装在一个从一个基座竖立的支撑轴上。壳体包括一个支撑该轴的环形支撑部分,一个连接到用于摆动后视镜的传动机构的电机,和一个用于可脱离地与基座啮合的离合器部分。支撑部分可以通过支撑部分和壳体的其它部分之间的肋片加强。可以把传动机构的一个涡轮安装在电机输出轴上,通过把涡轮的底端支撑在壳体上和将涡轮的上端容纳在从支撑电机的电机基座的一个圆柱形凸起中,能够自由地沿支撑轴移动、支撑和限制。可以将啮合部分的凸起和凹槽的端部形成为凸或凹螺旋面形状。
-
公开(公告)号:CN1785717A
公开(公告)日:2006-06-14
申请号:CN200510127476.2
申请日:2005-12-07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Inventor: 吉田茂树
IPC: B60R1/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074
Abstract: 一种车辆用车门后视镜装置,其具有:棘爪板,其设置在其中具有电机致动器的外壳的底部中;棘爪件,其设置在支座或支撑件处。在棘爪板中形成有凹部,棘爪件上形成有突起,并在支座上设有止挡件。限制壁设置在外壳的底部处。外壳的转角范围设置为从止挡件与限制壁接触的状态到棘爪件上的突起与棘爪板上的凹部接触的状态。在改变外壳转角时,通过改变棘爪件相对于支座的位置可使用相同的棘爪件,从而减少所用部件的种类。
-
公开(公告)号:CN1746050A
公开(公告)日:2006-03-15
申请号:CN200510102516.8
申请日:2005-09-08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IPC: B60R1/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074
Abstract: 一种用于使得后视镜回缩或竖起的回缩机构,它包括在驱动马达的输出轴和蜗轮的连接部分处在压配状态中装配在一起的连接保持部分和在它们之间存在预定间隙的状态中彼此相对的转动力传递部分。连接保持部分由圆轴部分和圆形装配孔构成,而转动力传递部分由双D切口部分和双D凸起部分构成。输出轴的转动力通过转动力传递部分传递,并且输出轴和蜗轮的连接状态保持在相同轴线上,从而通过连接保持部分防止蜗轮倾斜。
-
公开(公告)号:CN1375418A
公开(公告)日:2002-10-23
申请号:CN02107453.4
申请日:2002-03-19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Inventor: 吉田茂树
IPC: B60R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06
Abstract: 一种能够防止雨水进入到电机壳体,和即使在盖使用软材料时也能够保证电机壳体的平稳和恰当旋转的车辆后视镜装置。一个形成在电机壳体的底板部分的支撑柱体可旋转地支撑在一个轴的下端部分。从一个具有与电机壳体相同刚性的电机基座连续地形成一个圆柱形构件。圆柱形构件覆盖轴的上端部分,圆柱形构件由轴可旋转地支撑。使电机壳体和电机基座互锁,从而使它们一同可旋转地支撑在轴的上下两端,并且能够保证电机壳体的平稳旋转。通过圆柱形构件防止了水进入到轴和盖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2851017Y
公开(公告)日:2006-12-27
申请号:CN200520142724.6
申请日:2005-12-07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Inventor: 吉田茂树
IPC: B60R1/07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074
Abstract: 一种车辆用车门后视镜装置,其具有:棘爪板,其设置在其中具有电机致动器的外壳的底部中;棘爪件,其设置在支座或支撑件处。在棘爪板中形成有凹部,棘爪件上形成有突起,并在支座上设有止挡件。限制壁设置在外壳的底部处。外壳的转角范围设置为从止挡件与限制壁接触的状态到棘爪件上的突起与棘爪板上的凹部接触的状态。在改变外壳转角时,通过改变棘爪件相对于支座的位置可使用相同的棘爪件,从而减少所用部件的种类。
-
公开(公告)号:CN2841417Y
公开(公告)日:2006-11-29
申请号:CN200520118814.1
申请日:2005-09-08
Applicant: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IPC: B60R1/07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074
Abstract: 一种用于使得后视镜回缩或竖起的回缩机构,它包括在驱动马达的输出轴和蜗轮的连接部分处在压配状态中装配在一起的连接保持部分和在它们之间存在预定间隙的状态中彼此相对的转动力传递部分。连接保持部分由圆轴部分和圆形装配孔构成,而转动力传递部分由双D切口部分和双D凸起部分构成。输出轴的转动力通过转动力传递部分传递,并且输出轴和蜗轮的连接状态保持在相同轴线上,从而通过连接保持部分防止蜗轮倾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