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233628A
公开(公告)日:2008-07-30
申请号:CN200680027692.2
申请日:2006-07-2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70 , H01M10/0525 , Y02E60/122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在钉刺试验和压坏试验等中,在曝露于严酷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确保高度的安全性,而且也具有优良的输出特性。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其具有:包含能够可逆地嵌入和脱嵌锂的活性物质粒子的合剂和附载所述合剂的集电体,其中,在集电体的表面具有凹部;相对于集电体的合剂附载面积,凹部所占的面积的比例为30%以上。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其中,在垂直于电极面同时切断合剂和集电体所得到的断面中,凹部的最大深度为1μm以上;或者集电体的平均厚度和集电体的最大厚度之差为0.35μm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1232106A
公开(公告)日:2008-07-30
申请号:CN200810004828.9
申请日:2008-02-0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8 , H01M10/0587 , H01M10/4285 , Y10T29/49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的内部短路时的安全性评价方法,该电池具备:电极组,其通过层叠具有正极集电体及设在所述正极集电体上的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正极板、具有负极集电体及设在所述负极集电体上的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负极板、被配置在所述正极板和负极板之间的隔膜,卷绕层叠体而成;电解质;以及收纳电极组及电解质的外装壳体。通过在电池内部只使正极板上的正极活性物质层和负极板之间短路,评价电池的内部短路时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0382360C
公开(公告)日:2008-04-16
申请号:CN200410034251.8
申请日:2004-04-0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7 , H01M4/60 , H01M10/052 , H01M10/05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化学元件用电极,它具有活性有机化合物和承载前述有机化合物的基底,前述基底和有机化合物是通过共价键结合的。据此,就能够抑制活性物质向电解质中的溶析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821801A
公开(公告)日:2006-08-23
申请号:CN200610008827.2
申请日:2006-02-1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025 , G01R31/36 , H02J7/0011 , H02J7/00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次电池的内部短路检测装置、二次电池的内部短路检测方法、二次电池的电池组件及电子设备。该二次电池的内部短路检测装置的电量存储电路,预先存储将二次电池的电池电压从第1电池电压充电至第2电池电压为止所需要的基准电量;电量累计电路,测定对二次电池将电池电压从第1电池电压充电至第2电池电压为止所需要的累计电量;内部短路检测电路,比较由电量累计电路测定到的累计电量和电量存储电路中存储的基准电量,当累计电量大于基准电量时判断为内部短路,当累计电量等于或小于基准电量时不判断为内部短路,并将电量存储电路中存储的基准电量改写成累计电量,从而精确地检测二次电池中的内部短路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264237C
公开(公告)日:2006-07-12
申请号:CN200410035314.1
申请日:2004-04-2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9/155 , H01M2/0222 , H01M4/137 , H01M4/608 , H01M2004/027 , H01M2004/028 , Y02E60/13
Abstract: 本发明的电化学元件包含正极、负极和电解质,正极和负极的至少一方含有具有用通式(1):表示的结构的化合物。据此,得到重量轻、并且高能量密度、循环特性优良的电化学元件。
-
公开(公告)号:CN1231983C
公开(公告)日:2005-12-14
申请号:CN03132719.2
申请日:2003-09-3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431 , H01M2/0267 , H01M2/0275
Abstract: 一种电池用电极组和非水电解液蓄电池,是将正极和负极并在其间介有隔离物地卷绕而成,在构成前述电极组的最外周的正极及负极的任意一个中,从外周侧的长度方向端部到内周侧的规定位置的区域是于两面未设有混合剂层的两面集电体露出部,接着前述两面集电体露出部进一步到内周侧的规定位置的区域是仅在内侧单面上设有混合剂层的单面集电体露出部,前述两面集电体露出部和单面集电体露出部的至少部分不介有不构成前述最外周的另一个电极地相对,在两面集电体露出部中连接有导件,隔离物的外周侧的长度方向的端部位于导件的内周侧,构成前述最外周的电极的外周侧的长度方向的端部和隔离物的外周侧的长度方向的端部分别在前述电极组内所形成的台阶部分从内侧被绝缘部件覆盖。
-
公开(公告)号:CN101669245B
公开(公告)日:2012-03-07
申请号:CN200880013215.X
申请日:2008-04-2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索尼株式会社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8 , H01M6/50 , H01M10/0587 , Y10T29/49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电池的内部短路安全性的评价方法,所述电池包含电极组、电解质、将所述电极组和所述电解质包含在内部的外壳以及将电极组与外壳电连接的集电端子,所述电极组是将正极、负极以及将正负极电绝缘的绝缘层进行卷绕或层叠而得到的。在本发明的方法中,在电池的电极组内部的正极与负极对置的部位混入异物,用加压体的压力按压混入部,将介于正负极之间的绝缘层局部破坏而使之发生内部短路,并且上述按压时的电极组与加压体的接触面积比异物的外切四边形面积大。由此,在电池内部的任意位置进行短路试验,综合评价电池的内部短路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148399A
公开(公告)日:2011-08-10
申请号:CN201110050661.1
申请日:2007-11-2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25 , H01M10/4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235 , G01R31/025 , G01R31/3641 , H01M10/052 , H01M10/4285 , H01M10/48 , H01M10/488 , Y10T29/49108
Abstract: 本发明改良了涉及电池的内部短路安全性的评价方法,消除评价结果的参差不齐,正确评价电池的内部短路安全性。通过使用发生内部短路时所得到的电池信息几乎不因电池的结构发生变化的内部短路发生方法,使电池发生内部短路,检测此时的电池信息,由此正确评价电池的内部短路安全性,特定安全性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2142586A
公开(公告)日:2011-08-03
申请号:CN201110043094.7
申请日:2007-11-2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235 , G01R31/025 , G01R31/3641 , H01M10/052 , H01M10/4285 , H01M10/48 , H01M10/488 , Y10T29/49108
Abstract: 本发明改良了涉及电池的内部短路安全性的评价方法,消除评价结果的参差不齐,正确评价电池的内部短路安全性。通过使用发生内部短路时所得到的电池信息几乎不因电池的结构发生变化的内部短路发生方法,使电池发生内部短路,检测此时的电池信息,由此正确评价电池的内部短路安全性,特定安全性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1952992A
公开(公告)日:2011-01-19
申请号:CN200980104947.4
申请日:2009-02-0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05 , H01M10/0525
Abstract: 以如下方式构成电池收纳托盘,该电池收纳托盘具有具备高度超过电池高度的外周框和底面部的收纳部件、以及在收纳部件内将电池单个地分离的间隔壁部件,间隔壁部件的高度超过电池高度的50%,小于收纳部件的外周框的高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