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144317B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0980134473.8
申请日:2009-08-3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2/10 , H01M10/613 , H01M10/623 , H01M10/643 , H01M10/658 , H01M10/65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022 , H01M2/1094 , H01M4/386 , H01M4/387 , H01M10/052 , H01M10/613 , H01M10/623 , H01M10/643 , H01M10/658 , H01M10/659
Abstract: 本发明的电池组(1)具有:二次电池;将二次电池收容于内部的成型体(11);设置于二次电池与成型体的内表面之间,抑制成型体的外表面的温度上升的升温抑制层(13);和设置于二次电池与升温抑制层之间,在发生了来自二次电池的漏出物的情况下堵住该漏出物的阻挡层(12)。由此,在发生了熔融物等的内容物从二次电池流出那样的异常的情况下,防止内容物流出到电池组外部,抑制电池组表面的温度上升。
-
公开(公告)号:CN102017228B
公开(公告)日:2014-03-19
申请号:CN200980114459.1
申请日:2009-09-1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066 , H01M2/1022 , H01M10/0525 , H01M10/658 , H04M1/02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其以二次电池作为电源,具备框体、所述框体内收纳的电子设备本体、和所述框体内收纳的电池收纳部,可抑制表面局部达到高温的情况,安全性高。在该便携式用电子设备中,所述电池收纳部是具有用于嵌合所述二次电池的电池嵌合部的成形体,在所述电池嵌合部的表面设置有厚度为500~3000μm、热导率为0.2W/m·K以下的绝热层。
-
公开(公告)号:CN102498609A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1080040906.6
申请日:2010-09-1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44 , G01R31/36 , H01M10/052 , H01M10/48 , H02J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 , H01M4/386 , H01M4/525 , H01M10/0445 , H01M10/443 , H01M10/448 , H01M10/48 , H01M2010/4292 , H02J7/0086 , Y02E60/122 , Y02T10/7011
Abstract: 一种锂二次电池中的正极活性物质的充放电方法,锂二次电池包含:具有能够吸藏和释放锂离子的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具有能够吸藏和释放锂离子的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配置在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之间的隔膜、以及具有锂离子传导性的电解质,正极活性物质含有镍系含锂复合氧化物,将充电后的所述正极放电到以锂金属为基准是2.7V以上3.4V以下的第1电位VDp1时结束放电。这样就可以在确保锂二次电池的容量的情况下提高充放电循环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2144316A
公开(公告)日:2011-08-03
申请号:CN200980134472.3
申请日:2009-08-3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2/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5087 , H01M2/1016 , H01M2/1094 , H01M10/052 , H01M10/658 , Y02E60/12
Abstract: 本发明的电池组(1)具有:二次电池(2);将二次电池收容于内部的成型体(11);和设置于二次电池与成型体的内表面之间,并在规定的温度以上发泡而形成泡沫绝热层的可发泡层(12)。由此,虽然在被收纳的电池不发热的正常时,电池组中所包含的绝热层较薄,但是在发生异常时可发挥高的绝热效果从而抑制电池组表面的温度上升。
-
公开(公告)号:CN101322279B
公开(公告)日:2010-09-08
申请号:CN200680045353.7
申请日:2006-11-2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1 , H01M4/0423 , H01M4/1391 , H01M4/485 , H01M10/0525
Abstract: 在含有能够吸藏和放出锂离子的硅氧化物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的物质中,使用下述硅氧化物,所述硅氧化物具有硅位于中心且硅或氧位于4个顶点的四面体单元结构,构成所述单元结构不规则地排列的非晶结构,将位于所述单元结构中的所述4个顶点的氧的数量记为n,其中n=0、1、2、3或4,将所述单元结构表述为Si(n)时,所述硅氧化物中的所述单元结构的数量NSi(n)满足以下的关系式(1)~(3):NSi(1)+NSi(2)+NSi(3)≠0…(3)。
-
公开(公告)号:CN1246925C
公开(公告)日:2006-03-22
申请号:CN02103370.6
申请日:2002-01-2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9 , H01M4/525 , H01M6/164 , H01M2300/0025 , H01M2300/004
Abstract: 在本发明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的电解液中,含有在低温环境下具有高电导率的环状羧酸酯、用于抑制上述环状羧酸酯还原分解的具有至少一个碳碳不饱和键的环状碳酸酯和用于抑制上述具有至少一个碳碳不饱和键的环状碳酸酯在高温条件下过度聚合反应的不具有碳碳不饱和键的环状碳酸酯,所述具有至少一个碳碳不饱和键的环状碳酸酯在非水溶剂中的量为0.5-20体积%;或者,所述具有至少一个碳碳不饱和键的环状碳酸酯包含碳酸亚乙烯酯和碳酸乙烯基亚乙酯。
-
-
公开(公告)号:CN1462488A
公开(公告)日:2003-12-17
申请号:CN02801365.4
申请日:2002-04-2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0421 , H01M4/0426 , H01M10/0436 , H01M10/052 , H01M10/0562 , H01M2300/0068 , Y10T29/49115
Abstract: 二次电池,所述电池由基板、第1集电体、第1电极、固体电解质、第2电极和第2集电体所构成,上述基板上设有作为上述第1电极之集电体的上述第1集电体,上述第1集电体上设有上述第1电极,上述第1电极上设有上述固体电解质,上述固体电解质上设有上述第2电极,上述第2电极上设有作为上述第2电极之集电体的上述第2集电体,选自上述第1电极和上述第2电极的至少1个电极中包含选自离子传导性材料和电子传导性材料的至少1种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443382A
公开(公告)日:2003-09-17
申请号:CN01813005.4
申请日:2001-06-2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9/022 , H01M4/131 , H01M4/133 , H01M10/0525 , H01M10/0568
Abstract: 一种抑制高温下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电池特性的降低,减少上述电池内部的气体产生量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作为构成电解质的溶质,采用从由LiPF6、LiBF4,LiSbF6,以及LiAsF6构成的组中选择出的至少一种,以及从由LiPFa(CbF2b+1)6-a,LiPFc(CdF2d+1SO2)6-c,LiBFe(CfF2f+1)4-e,和LiBFg(ChF2h+1SO2)4-g构成的组中选择出的至少一种。
-
公开(公告)号:CN1317845A
公开(公告)日:2001-10-17
申请号:CN01116833.1
申请日:2001-04-1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10/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7 , H01M10/0525 , H01M2300/0037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具有正极、负极和由溶解了溶质的非水溶剂构成的非水电解质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在本发明中,在上述非水电解质中添加式(1)(即,X-CnF2n-Y-(CH2-CH2)m-Z)〔式中,X表示H或F,Y表示-CONH-或-SO2NR-(R表示烷基),Z表示-OH、-CH3、-PO3W2或-SO3W(W表示碱金属),n表示4-10,m表示20-100〕表示的表面活性剂,从而提供一种具有优异的充放电特性和使用寿命、保存过程中产生的气体量少于以往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