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484317A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1180003708.7
申请日:2011-06-0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Q1/243 , H01Q1/521 , H01Q9/0421 , H01Q21/00
Abstract: 天线装置(101)包括:延长导体(121),遍及天线元件(102)的外周的指定区间被连接;以及狭缝(105),以在天线元件(102)上横穿供电点(106a、107a)之间的部分的方式,从天线元件(102)延伸至遍及延长导体(121),在延长导体(121)上具有开放端。
-
公开(公告)号:CN102150327A
公开(公告)日:2011-08-10
申请号:CN201080002584.6
申请日:2010-05-2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Q13/10 , H01Q1/521 , H01Q5/28 , H01Q5/50 , H01Q9/285 , H01Q9/40 , H01Q21/28
Abstract: 一种天线装置,包括:在天线元件(1)上设置在第一及第二馈电端口间的隙缝(S1)、和沿着隙缝(S1)设置在距此开口部规定距离处的串联谐振电路(14)。在天线装置以与串联谐振电路(14)的谐振频率一致的第一隔离频率工作时,由于串联谐振电路(14)短路,从而仅仅从隙缝(S1)的开口部到串联谐振电路(14)的区间进行谐振,在第一隔离频率中在馈电端口间产生隔离;在天线装置以比第一隔离频率更低的规定的第二隔离频率工作时,由于串联谐振电路(14)断开,从而整个隙缝(S1)进行谐振,在第二隔离频率中在馈电端口间产生隔离。
-
公开(公告)号:CN101630773A
公开(公告)日:2010-01-20
申请号:CN200910159893.3
申请日:2009-07-1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其在机身处于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的任一状态下都收发信息,而且同时执行相互低相关的多个无线信号的收发。天线装置处于打开状态时断开开关(SW1)、(SW2),因此,天线单元(1)与接地导体(3)作为第1偶极子天线而工作,天线单元(2)与接地导体(3)通过非激励缝隙(S)在与第1偶极子天线的之间具有规定的隔离度,且作为第2偶极子天线而工作。天线单元处于闭合状态时接通开关(SW1)、(SW2),因此,天线单元(1)在接地导体(3)上作为第1倒F型天线而工作,天线单元(2)在接地导体(3)上,通过非激励缝隙(S)在与第1倒F型天线的之间具有规定的隔离度,并作为第2倒F型天线而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05393432B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480039164.3
申请日:2014-07-2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公开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的送电装置具备:振荡电路,其输出从由直流电源供给的直流电力转换后的交流电力;送电天线,其将从所述振荡电路输出的所述交流电力送出,以输出到受电装置的负载;存储器,其保持表示所述受电装置的要求电压的规定值;接收电路,其接收向所述受电装置的负载供给的电压;以及控制电路,其使用所述第1开关元件和所述第2开关元件,改变使所述振荡电路的所述第1输出端的电压和所述第2输出端的电压为相同电位的时间来变更从所述振荡电路输出的交流电力的电压的输出时间比,改变从所述振荡电路输出的交流电力的电压的频率来决定所述交流电力的效率成为最大的交流电力的频率,使所述接收到的电压收束于所述规定值的范围,将所述效率为最大的交流电力输出到所述负载。
-
公开(公告)号:CN104852474B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510079045.7
申请日:2015-02-13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2J5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电力传输系统以及送电装置,送电装置以非接触方式对受电装置输送交流电力,所述受电装置具备:受电天线;将所述受电天线接受到的交流电力变换为第1直流电力的受电电路;以及接受从所述受电电路输出的所述第1直流电力的负载。送电装置具备:送电电路,其将从直流电源输入的第2直流电力变换为交流电力;送电天线,其将从所述送电电路输出的所述交流电力向所述受电天线输送;以及控制电路,其从所述受电装置输入所述第1直流电力的电压值。所述控制电路切换向所述受电天线输送的所述交流电力的频率,在所述输入的所述电压值中,检测与所述电压值的极小值对应的第1频率、和在比所述第1频率高的频率中与成为极大值的电压值对应的第2频率,将向所述受电天线输送的所述交流电力的频率设定为所述第1频率与所述第2频率之间的频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852474A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510079045.7
申请日:2015-02-13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2J1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电力传输系统以及送电装置,送电装置以非接触方式对受电装置输送交流电力,所述受电装置具备:受电天线;将所述受电天线接受到的交流电力变换为第1直流电力的受电电路;以及接受从所述受电电路输出的所述第1直流电力的负载。送电装置具备:送电电路,其将从直流电源输入的第2直流电力变换为交流电力;送电天线,其将从所述送电电路输出的所述交流电力向所述受电天线输送;以及控制电路,其从所述受电装置输入所述第1直流电力的电压值。所述控制电路切换向所述受电天线输送的所述交流电力的频率,在所述输入的所述电压值中,检测与所述电压值的极小值对应的第1频率、和在比所述第1频率高的频率中与成为极大值的电压值对应的第2频率,将向所述受电天线输送的所述交流电力的频率设定为所述第1频率与所述第2频率之间的频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105805B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080002153.X
申请日:2010-03-2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G01R29/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29/105 , H01Q3/267
Abstract: 计算机(10)以发送信号(S22a)为基准,对使用校正用接收天线(60a)分别接收各散射体天线(50-n)单独放射的各电波时的各接收信号(S60a)的振幅和相位分别进行测定,根据分别测定的振幅来决定目标振幅并且根据分别测定的相位来决定目标相位。各衰减器(14a-n)的基准衰减量控制电压(VAa-n)被设定为用于分别使各测定的振幅与同一目标振幅一致的各衰减量控制电压,各移相器(13a-n)的基准移相量控制电压(VPa-n)被设定为用于分别使各测定的相位与同一目标相位一致的移相量控制电压。
-
公开(公告)号:CN103229356A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申请号:CN201280003892.X
申请日:2012-08-3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天线装置,其中的辐射器(40)具备:环状的辐射导体(1、2)、电容器(C1)、电感器(L1)、和被设置于辐射导体(1)上的供电点(P1)。在辐射器(40)的辐射导体(1、2)和接地导体(G1)相互接近的部分,被构成为随着沿环状辐射导体远离供电点(P1)而辐射导体(1、2)和接地导体(G1)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辐射器(40)在辐射器(40)以低频谐振频率(f1)被激励时,电流在包含电感器(L1)以及电容器(C1)在内、且沿辐射导体的环的内周的路径中流动。在辐射器(40)以高频谐振频率(f2)被激励时,电流在包含电容器(C1)而不包含电感器(L1)、且包含沿辐射导体的环的外周的将一端设为供电点(P1)的区间在内的路径中流动。
-
公开(公告)号:CN101569104B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0880001256.7
申请日:2008-09-3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壳体天线20由第一导体部7、接地导体部9、以及第一供电部2构成。第一导体部7是折叠式手机的上部壳体的底板。接地导体部9是折叠式手机的下部壳体的底板。半波长缝隙天线30由第一导体部7、第二导体部8、三个短路导体部10~12、以及第二供电部3构成。第一供电部2是壳体天线20的供电部。第二供电部3是半波长缝隙天线30的供电部。第一及第二供电部2及3与无线通信电路4相连接,可以进行无线通信。
-
公开(公告)号:CN102823060A
公开(公告)日:2012-12-12
申请号:CN201180016983.2
申请日:2011-10-2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Q9/285 , H01Q1/243 , H01Q1/36 , H01Q1/52 , H01Q5/10 , H01Q5/378 , H01Q5/40 , H01Q9/0421 , H01Q9/28 , H01Q9/40 , H01Q13/085 , H01Q21/24 , H01Q2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天线装置以及无线通信系统,该天线装置具备由分别具有外周的导体板构成的天线元件(A1、A2)。各天线元件(A1、A2)被设置成:沿着通过天线装置的第1位置(Pa)和第2位置(Pb)的基准轴,在第1位置(Pa)与第2位置(Pb)之间的区间内相靠近。各天线元件(A1、A2)沿着该天线元件的外周具有靠近基准轴且与其他的天线元件电磁耦合的第1部分、和远离了基准轴的第2部分。各天线元件(A1、A2)的第1部分在第1位置的附近彼此最接近,且具有各天线元件(A1、A2)间的距离随着从第1位置朝向第2位置的方向而逐渐增大的形状。天线装置在第1位置(Pa)的附近具备在各天线元件(A1、A2)中分别设置的供电点(P1、P2)。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