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973444A
公开(公告)日:2007-05-30
申请号:CN200580021233.9
申请日:2005-05-2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27/0008 , H04B1/707 , H04B7/12 , H04L27/34
Abstract: 一种无线发送装置,既能够保证通过扩频得到的抗干扰性,还能够得到频率分集效果和时间分集效果中的至少一个效果,而改善接收机的接收误码率。该装置中调制单元(101)调制数据并生成由同相分量和正交分量构成的调制码元。IQ个别扩频单元(102)将通过扩频调制码元而得到的同相分量的扩频码片及正交分量的扩频码片,配置在对同相分量及正交分量个别设定的扩频方向上延伸的区域中。IQ合成单元(103)将被配置的同相分量的扩频码片和正交分量的扩频码片合成。
-
公开(公告)号:CN1961515A
公开(公告)日:2007-05-09
申请号:CN200580017882.1
申请日:2005-07-0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三好宪一
IPC: H04J1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27/2614 , H04L1/0056
Abstract: 提供能够提高多载波通信中系统吞吐量的无线发送装置。在该装置,IQ分离单元(20-1~20-K)将所输入的码元分离为I信道和Q信道,并输入到控制单元(22)。控制单元(22-1~22-K)在所输入的I信道和Q信道中,使与奇偶校验位对应的信道的振幅减少,由此减少奇偶校验位的功率。IQ复用单元(24-1~24-K)对从控制单元(22-1~22-K)输入的I信道和Q信道进行复用,而复原为码元,并输入到IFFT单元(26)。IFFT单元(26)对从IQ复用单元(24-1~24-K)输入的码元进行高速傅立叶(IFFT)逆变换而映射到各个副载波f1~fK,并创建OFDM码元。
-
公开(公告)号:CN1886923A
公开(公告)日:2006-12-27
申请号:CN200480035009.0
申请日:2004-11-1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27/2621
Abstract: 提供一种在多载波通信中,不导致吞吐量下降及传输效率下降,而能够抑制峰值功率的无线发送装置。该装置包括,编码单元(11)对发送数据进行编码;调制单元(12)调制已编码的数据生成码元;分配单元(13)把码元分配给构成多载波信号的多个副载波的其中之一;变化单元(15)在不超过I-Q平面的信号点的判定分界线的范围内,改变多个副载波的各个相位;IFFT单元(16)通过逆快速傅里叶变换生成多载波信号。
-
公开(公告)号:CN1806307A
公开(公告)日:2006-07-19
申请号:CN200480016398.2
申请日:2004-06-0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J1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1/0059 , H04L1/0006 , H04L1/0009 , H04L1/0026 , H04L1/0041 , H04L1/0066 , H04L27/2602
Abstract: 一种多载波通信方法以及该方法所使用的多载波通信装置,为改善多载波信号纠错率,在不仅在时间轴方向而且也在频率轴方向配置经纠错编码处理后生成的代码块时,根据多载波信号的实际接收状态以代码块为单位对配置进行调整。本发明涉及的方法包括:编码处理步骤,对多载波信号进行纠错编码处理;发送步骤,将进行过纠错编码处理的所述多载波信号进行发送;接收步骤,接收已发送的所述多载波信号;分析步骤,根据已接收的所述多载波信号进行接收状态分析;以及调整配置步骤,根据所述分析步骤中的分析结果,对经过纠错编码处理后生成的代码块的配置进行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1771681A
公开(公告)日:2006-05-10
申请号:CN200480009290.0
申请日:2004-04-0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4J1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27/2647 , H04B7/0805 , H04B7/084 , H04B7/0894 , H04L25/022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增加处理负荷,就可以消减装置整体的电路规模,减小装置体积并降低成本的无线接收装置、无线接收方法及具有此无线接收装置的移动台装置和基站装置。相位控制器(290)具有由第二天线的采样时机相对第一天线的采样时机的延时引起的各副载波信号的相位旋转量,此相位旋转量根据无线接收装置的接收天线数量及副载波的频率而事先决定出。并且相位控制器(290)对于与第二天线对应的FFT(240-2)输出的N个副载波信号,分别使其相位旋转所持有的相位旋转量。
-
公开(公告)号:CN1233125C
公开(公告)日:2005-12-21
申请号:CN01802515.3
申请日:2001-08-2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4J1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J13/00 , H04B1/707 , H04B7/2628 , H04B2201/70701
Abstract: 数据选择部(151)根据接收端决定部(106)的决定,只选择对应的通信终端装置的发送数据。自适应调制部(153)根据调制方式决定部(152)指示的调制方式对数据选择部(151)的输出信号进行调制。扩频部(154)对自适应调制部(153)的输出信号进行扩频并输出到码分复用部(158)。个别导频信号生成部(155)生成个别导频信号。调制部(156)对个别导频信号进行调制。扩频部(157)对调制部(156)的输出信号进行扩频并输出到码分复用部(158)。码分复用部(158)对自适应扩频部(154)的输出信号和扩频部(157)的输出信号进行码分复用并输出到时分复用部(162)。由此,在进行下行高速分组传输的情况下,即使相位的变化剧烈,也能够将数据部分的接收质量保持在规定的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659817A
公开(公告)日:2005-08-24
申请号:CN03813644.9
申请日:2003-09-0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4J1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27/2615 , H04L1/0041 , H04L1/0068 , H04L1/1819 , H04L5/0007 , H04L5/0046
Abstract: 编码要发送的位(编码率R=1/3)以产生系统位(S)和奇偶校验位(P1、P2),并将奇偶校验位所映射到的副载波指定为潜在(potential)发送对消,从中选择将不发送的副载波。该选择利用这样的选择图案,使得考虑到奇偶校验位的值和副载波之间的相位关系,OFDM码元的峰值功率为最小。
-
公开(公告)号:CN1593067A
公开(公告)日:2005-03-09
申请号:CN01801400.3
申请日:2001-05-23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4Q7/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W48/12 , H04B7/0845 , H04B7/086 , H04W16/28
Abstract: 根据包含使用DSCH的请求信号的多个上行线路信号的请求信号来决定使用DSCH的通信终端装置,该DSCH是基站管辖的所有通信终端公用的,通过用相同的方向性来发送要向决定的通信终端装置发送的发送数据和S-CPICH信号,在利用DSCH的通信终端中,使用S-CPICH信号来正确地进行路径搜索或信道估计。
-
公开(公告)号:CN1190990C
公开(公告)日:2005-02-23
申请号:CN02800133.8
申请日:2002-01-18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4Q7/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W28/14 , H04L1/0009 , H04L1/0015 , H04L1/0032 , H04L1/0034 , H04W52/24 , H04W52/40 , H04W72/085 , H04W72/14 , H04W84/04
Abstract: 基站用相应于对用户终端A到C的下行链路信道质量的发送功率发送下行链路信道信号。下行链路质量评估部分(106)比较发往终端的发送功率和来自发送功率控制部分的发送功率,并评估具有低发送功率、高下行链路质量的终端。优先权以发送功率从小到大的顺序确定。这样确定的优先权信息被输出到调度部分(107)。调度部分(107)基于该优先权信息引导调度。各个终端按照发送功率从小到大的顺序被分配DSCH。用户A的终端最先分配DSCH,用户B的终端第二分配DSCH,用户C的终端第三分配DSCH。这样可以执行DSCH的调度和MCS选择而不需要任何来自终端的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533053A
公开(公告)日:2004-09-29
申请号:CN200410007878.4
申请日:2001-08-2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4B7/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1/0021 , H04L1/0003 , H04L1/0016 , H04L1/1867
Abstract: 重发请求形成部(119)根据差错检测部(118)的差错检测结果将ACK信号或NACK信号输出到NACK信号计数部(120),NACK信号计数部(120)按每个通信模式计数从重发请求形成部(119)输出ACK信号前输出的NACK信号的个数(即,数据的重发次数),表重写部(121)比较NACK信号计数部(120)计数的重发次数和重发次数的规定阈值,根据比较结果来重写通信模式表(102)的内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