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模拟电阻膜方式的触摸输入功能的保护面板

    公开(公告)号:CN101784982B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0880103853.0

    申请日:2008-08-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3/0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具有模拟电阻膜方式的触摸输入功能的保护面板,其基于对表面侧基板(6)的触摸操作,利用电位梯度检测作为操作位置的X-Y坐标,在该保护面板中,在背面侧基板(5)和表面侧基板(6)设置有,以具有电位差的方式通过引绕电路(5C、6C)与电阻膜(5A、6A)串联连接、并且在连接背面侧基板(5)和表面侧基板(6)时以隔开规定间隔相对的方式配置的接点(5G、6G),利用该接点(5G、6G),构成在对背面侧基板(5)和表面侧基板(6)的一方的电极(5D、6D)间施加电压时,基于由另一方的电极(6D、5D)检测出的电压,检测这些接点(5G、6G)有无接触的开关(12)。

    高可靠性触摸屏
    3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8696C

    公开(公告)日:2004-05-05

    申请号:CN00809010.6

    申请日:2000-06-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3/045 C09J9/02 H05K3/321 H05K3/361

    Abstract: 在模拟电阻膜结构的触摸屏中,将独立连接电极通过导电胶(5)连接到安在对面板上的引线电极(13,14)上,导电胶由主导电填料(51)和球状辅助导电填料(52)组成,主导电填料是粒径为1-20μm的片状或球状粉末或长度为1-20μm的短纤维,而球状辅助导电填料(52)具有表面覆盖一层导电层(52b)的绝缘内核材料(52a),并且它的粒径比电极接触面间的最小距离大10-100μm,两种填料都分散在粘合剂中,由此使辅助导电填料始终保持与引线电极和连接电极相接触。

    透明触摸式面板
    3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7224C

    公开(公告)日:2002-12-25

    申请号:CN94191938.2

    申请日:1994-04-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3/045 G06F3/0414

    Abstract: 透明触摸式面板的结构中备有:透明且有可挠性的可动电极膜(2);在可动电极膜的上表面形成的透明硬涂层(1);在其下表面形成的透明可动电极(4);在可动电极膜和可动电极之间形成的透明收缩性树脂层(3);与可动电极膜的下方相对配置的固定电极支持体(8);在固定电极支持体的上表面形成的固定电极(7);以及在可动电极膜的下表面和固定电极支持体的上表面之间形成的隔离子(5)。

    高可靠性触摸屏
    3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355907A

    公开(公告)日:2002-06-26

    申请号:CN00809010.6

    申请日:2000-06-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3/045 C09J9/02 H05K3/321 H05K3/361

    Abstract: 在模拟电阻膜结构的触摸屏中,将独立连接电极通过导电胶(5)连接到安在对面板上的引线电极(13,14)上,导电胶由主导电填料(51)和球状辅助导电填料(52)组成,主导电填料是粒径为1-20μm的片状或球状粉末或长度为1-20μm的短纤维,而球状辅助导电填料(52)具有表面覆盖一层导电层(52b)的绝缘内核材料(52a),并且它的粒径比电极接触面间的最小距离大10-100μm,两种填料都分散在粘合剂中,由此使辅助导电填料始终保持与引线电极和连接电极相接触。

    带光学功能的静电电容方式触摸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04024997A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280065060.0

    申请日:2012-12-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低反射、厚度薄且窄边框化的带光学功能的静电电容方式触摸传感器。本发明是具备盖玻璃(2)和粘合在上述盖玻璃(2)的背面的静电电容方式的膜传感器部件(3)的静电电容方式触摸传感器,在上述盖玻璃(2)与上述膜传感器部件(3)之间具备偏光板(20),而且上述膜传感器部件(3)具备:基体片,其包含λ/4相位差膜(6),并且是透明的;透明导电膜(9),其以具有中央窗部的电极图案以及外框部的细线布线电路图案(11)的方式分别形成在上述基体片的两面;和遮光性导电膜(12),其分别层叠在上述透明导电膜(9)的上述细线布线电路图案(11)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