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回收腔静脉滤器
    3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433510U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1922309419.6

    申请日:2019-12-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回收腔静脉滤器,包括用于过滤血栓的过滤部和用于固定滤器的支撑部,过滤部包括沿静脉布置的第一过滤部和第二过滤部,第一过滤部和第二过滤部均为中心对称结构,且第一过滤部和第二过滤部通过连接部连接;支撑部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第一支撑部设置于第一过滤部的末端,第二支撑部设置于第二过滤部的中段部。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可回收腔静脉滤器,既有良好的几何稳定性,又具有较长的回收周期,还能进行定向回收或释放。在提高血栓过滤效果的同时提高了滤器的几何稳定性,减少了滤器的倾斜和移位,两侧过滤部采用非对称设计,提高了血栓过滤效果,过滤件各分别采用卷曲和弧形固定锚设计,减小了器械对血管壁的损伤。(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功能型创伤修复贴
    3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002989U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720858998.8

    申请日:2017-07-16

    Abstract: 一种功能型创伤修复贴,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保护层、功能层和基底层,所述保护层可剥离地覆盖于功能层上表面,所述功能层由敷料层、压敏胶层和透气层组成,所述压敏胶层位于透气层上表面,所述压敏胶层和透气层紧密排列于敷料层四周,所述敷料层为含有表皮生长因子的壳聚糖/聚酰胺复合纳米纤维薄膜。本实用新型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透水性和透气性好,适用于裸露的创伤修复;敷料层具有溶胀释放药物的功能性,直接替代了吸水层的作用,在吸收伤口组织液、脓液的同时,还能达到稳定释放表皮生长因子的目的,药效保持时间长,可有效地促进伤口愈合,防止和抑制疤痕产生。

    一种生物流体离心取样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5227668U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21860779.6

    申请日:2021-08-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物流体离心取样装置,涉及医用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第一注射器、第一封盖、用于分离红细胞和PRP的第一分离组件和用于分离上清液和PRP的第二分离组件;抽取血液前,将第一封盖取下,第一注射器抽取血液后,封堵上第一封盖便可以将离心注射器置于离心机中进行离心程序,离心后,通过第一分离组件将最下层的红细胞分离排出到第一注射器的注射筒外部,并通过第一分离组件将最上层的上清液分离排出到第一注射器的注射筒外部,最终第一注射器内只保留有中层的PRP,此过程中第一注射器直接作为离心管,并只需抽取一次血液,整个操作程序简单,操作时长短,且有效的避免了保留在第一注射器内的PRP受到污染,同时所提取出来的PRP浓度高。

    一种球囊导管模具
    3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578818U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721726962.0

    申请日:2017-12-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球囊导管模具,包括上模块和下模块,所述上模块和所述下模块的相接面分别设置有球囊模型半槽,两个所述球囊模型半槽拼接成球囊模型槽;所述上模块/所述下模块设置有多个半圆环槽,所述半圆环槽的内环面与所述球囊模型半槽连通,所述半圆环槽的内环面设置有弹性膜,所述半圆环槽通过所述弹性膜密封;所述半圆环槽内部通过气管与气泵连通,所述气管上设置有气阀。本实用新型一种球囊导管模具通过在球囊模型槽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可变换弯曲度的弹性膜,使其可以在进行球囊导管生产时根据需要控制球囊导管外侧面的形状,使其能够在使用时能够弯折呈一定弧度。

    医用消肿敷袋
    3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979842U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721686970.7

    申请日:2017-12-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消肿敷袋,包括电暖袋,电暖袋包括依次密封连接的软质封口部、硬质连接部和软质电热部,软质电热部内装有导热液;软质电热部折叠放置有带式结构的水袋,水袋浸入导热液中,水袋的一端连接有密封压板,硬质连接部中设置有密封支撑台,密封压板通过可拆卸连接结构密封连接在密封支撑台上。本实用新型是以电暖袋为基础进行结构改进,在内部设置有可拆卸的带式水袋,如果仅使用电暖袋功能,则可直接使用,如果使用冰袋功能,则可将水袋取出,并放置于冰箱中冻结,由于是带式结构,因此在展开后其冻结效率较高,能够满足需要;再者,在取出水袋使用时,能够根据患处位置改变其形状,以确保能够全方位覆盖,使用效果更佳。

    一种一体化结构的医用创伤敷料

    公开(公告)号:CN207970180U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720859018.6

    申请日:2017-07-16

    Abstract: 一种一体化结构的医用创伤敷料,包括隔离层、抗菌层、修复层和结构框架,所述结构框架由多孔薄板和保护层组成,所述结构框架内部按由下至上的顺序依次填充修复层和抗菌层,所述隔离层覆盖于结构框架外部上表面。本实用新型具有较好的抗菌消炎、促进伤口愈合的效果;特殊的框架结构保证了良好的透水、透气性,实现防止伤口出现溃烂、化脓和二次感染功能;同时,在揭除隔离层使用时,内部紧密填充的抗菌层及修复层和结构框架形成一体化结构,避免了出现脱层、剥落、修复效果差等问题。该一体化结构的医用创伤敷料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一种药物血管支架涂层的制备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7693734U

    公开(公告)日:2018-08-07

    申请号:CN201720671320.9

    申请日:2017-06-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药物血管支架涂层的制备装置,包括超声波雾化器和可前后往复运动的机头,超声波雾化器的喷口方向与机头的转动主轴垂直,机头的转动主轴通过夹具固定有连接轴,连接轴与机头的转动主轴同轴,连接轴连接有用于安装血管支架的喷涂支撑装置;喷涂支撑装置为支架安装主轴,支架安装主轴为一级阶梯轴,支架安装主轴的粗轴部与连接轴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支架安装主轴的细轴部为用于套装血管支架的圆形光轴,超声波雾化器的喷口垂直朝向支架安装主轴的细轴部。本实用新型可设计和制备单层药物涂层血管支架,不仅减少了支架径向截面积,同时减少了聚合物材料的使用,提高了药物血管支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一种污水处理控制设备
    3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712810U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21472419.4

    申请日:2020-07-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控制设备,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包括控制柜、显示装置和转接轴,通过转接轴和控制柜上金属触点的设置,使得巡检人员在污水处理站任何位置都可以通过显示装置查看和操作设备设施运行状态,在中大型污水处理站中,可以同时查看和对多个控制柜进行操作;显示装置装设有光传感器,可以适应不同光照进行亮度调节,提升用户体验;显示装置内置天线,便于实现联网,同时显示装置与柜体通过第一无线组网模块和第二无线组网模块进行无网连接,在超过一定距离后,连接将断开,并自动启动摄像模块进行视频录制验证,从而实现对巡检人员到场的监控。

    开放式腔静脉滤器
    3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433511U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1922310684.6

    申请日:2019-12-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开放式腔静脉滤器,包括用于过滤血栓的过滤部和用于固定滤器的支撑部,过滤部包括沿静脉布置的第一过滤部和第二过滤部,第一过滤部和第二过滤部均为中心对称结构,且第一过滤部和第二过滤部通过连接部连接;支撑部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第一支撑部设置于第一过滤部上,第二支撑部设置于第二过滤部上。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开放式腔静脉滤器,既有良好的几何稳定性,又具有较长的回收周期,还能进行定向回收或释放。在提高血栓过滤效果的同时提高了滤器的几何稳定性,减少了滤器的倾斜和移位,两侧过滤部采用非对称设计,提高了血栓过滤效果,过滤件各分别采用卷曲和弧形固定锚设计,减小了器械对血管壁的损伤。(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多功能医用绷带
    4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372016U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721669715.1

    申请日:2017-12-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医用绷带,可将绷带一直存放于绷带筒内,不用直接裸露在空气中,减少了与外界空气的直接接触;可以定期向绷带筒内喷消毒液,从而将绷带筒内形成一个消毒环境,从而降低了绷带中滋生细菌的风险;通过转动端盖,能够调节阻力筒的轴向位置,从而调节弹性阻力片与阻力接收圆柱的接触量,继而调节阻力接收圆柱所受到的阻力,达到了调节缠绕绷带力度的目的,便于把控,而且根据不同的情况调节不同的缠绕力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