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233450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156930.1
申请日:2023-09-07
Applicant: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输电线路电压测量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所述方法包括:当待测量电压的输电线路下端的第一金属极板与第一金属极板下端的第二金属极板之间的第一导线上的第一开关闭合,且第一金属极板与第二金属极板之间的第二导线上的第二开关打开时,获取由输电线路与第一金属极板、第二金属极板、第一导线,以及地面构成的第一回路中的第一电流;第一金属极板以及第二金属极板均平行于地面;当第二开关闭合,且第一开关打开时,获取由输电线路与第一金属极板、第二金属极板、第二导线,以及地面构成的第二回路中的第二电流;基于第一电流、第二电流,得到输电线路的电压。采用本方法能够低成本地非侵入式测量输电线路电压。
-
公开(公告)号:CN116660326B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0927638.9
申请日:2023-07-27
Applicant: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复合气敏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二氧化硫气敏传感器。本申请通过选用包括WO3的传导层以及包括Au修饰的La2O3的气敏层,在SO2吸附到气敏层表面时,Au会催化SO2生成SO3并促进SO3溢出,以允许La2O3吸附更多的O2分子,为SO2的吸附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随着吸附过程La2O3的电阻增加,传导层的WO3能够为气敏层提供电流和氧空位,进而降低复合材料的电阻,以提高复合气敏材料的灵敏度,能够减少气体传感器所用复合材料的面积,同时通过对传导层以及气敏层中各组分的质量比以及厚度的限定,能够使本申请的复合气敏材料兼备高选择性和低检出限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203309B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211445248.X
申请日:2022-11-18
Applicant: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R19/25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磁通门激励信号处理方法、磁通门激励信号处理装置、服务器、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磁通门传感器产生的激励电流信号,以及激励电流信号对应的信号频谱;其中,信号频谱用于表征多种分量信号对应频域范围内的傅里叶幅值;基于信号频谱的频域范围和傅里叶幅值,将信号频谱划分为多个相邻支撑区间的信号频带;在每一支撑区间的信号频带中建立对应的带通滤波器,以基于各信号频带对应的带通滤波器重建激励电流信号,得到重建的激励电流信号;在重建的激励电流信号中,对多种分量信号进行分解。采用本方
-
公开(公告)号:CN115856725B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211490281.4
申请日:2022-11-25
Applicant: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R33/0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磁传感器,包括衬底、磁电阻传感单元和悬臂梁结构,其中:悬臂梁结构包括坡莫合金层和设置于坡莫合金层一侧表面的压电驱动层,悬臂梁结构的一端通过坡莫合金层与衬底连接,悬臂梁结构的另一端为自由端,且自由端延伸至衬底的上方;磁电阻传感单元设置于衬底靠近悬臂梁结构的一侧表面,且磁电阻传感单元设置于自由端的下方;压电驱动层用于在施加有预设电压的情况下,驱动自由端振动,以使得坡莫合金层和磁电阻传感单元之间的间距发生变化,该自由端的振动频率大于预设的高频振动频率阈值,通过坡莫合金层实现了Z轴磁敏感方向,此外,自由端周期性振动的过程,提高了探测外部磁场的频率,降低了噪声干扰,实现了更高的探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808578B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211536114.9
申请日:2022-12-02
Applicant: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力设备的电压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差分探头的输出端的输出电场强度,根据第一电场强度、第一位置处的干扰电场强度和电力设备的第一实际电场强度之间的关系,确定第一实际电场强度的第一表达式,根据第二电场强度、第二位置处的干扰电场强度和电力设备的第二实际电场强度之间的关系,确定第二实际电场强度的第二表达式,根据输出电场强度、第一表达式以及第二表达式之间的关系,确定电力设备的电压。采用本方法能够提高获取到的电力设备的电压的准确性。(56)对比文件US 2017059619 A1,2017.03.02US 2019178684 A1,2019.06.13US 2021088571 A1,2021.03.25辛明勇;徐长宝;田兵;刘仲;刘子轩;鲁彩江.基于阵列式磁传感器的电力设备接地网定位方法研究《.高电压技术》.2022,95-100.王志明;韦杰;田兵;李航峰;杨政;谭则杰;肖然;张勇;龚兴;朱珍波;唐斌.集成化输电线路多物理量传感器研究与示范《.广西电力》.2021,29-35.朱武;潘伟杰;张佳民.基于地面电场仪的雷电监测装置设计.高电压技术.2019,(第05期),全文.聂鹏飞;崔勇;袁海文;吴桂芳;赵永生.一种基于差分传导电流原理的工频电场传感器.测控技术.2015,(第01期),全文.卢江平.一种新型光纤式电压测量系统.陕西电力.2008,(第09期),全文.
-
公开(公告)号:CN117200468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048858.0
申请日:2023-08-18
Applicant: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光耦自动控制的传感器宽范围取能调理方法与电路,该基于光耦自动控制的传感器宽范围取能调理电路包括:供能回路、驱动回路和控制回路,供能回路通过连接第一取能线圈和负载,以给负载进行供电,驱动回路通过连接第二取能线圈和供能回路,驱动回路输出驱动电压至供能回路,以指示供能回路进入相应的工作状态,控制回路通过连接供能回路和驱动回路,基于供能回路的输出电压对驱动电压进行调整。从而,本申请通过设置控制回路基于供能回路的输出电压对驱动电压进行调整,以此自动适应负荷用能需求,保障电能正常供应的同时提高了电路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169543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0908403.5
申请日:2023-07-21
Applicant: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速风向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风速风向检测装置,风速风向传感器包括:衬底;加热元件,设置于所述衬底上;多个波导结构,设置于所述衬底上,每两个所述波导结构相对设于所述加热元件的对称两侧;其中,各所述波导结构中设有液体电介质,所述液体电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与温度线性相关。该风速风向传感器基于波导结构的微波特性和温度场的热分布原理实现对风速风向的精确测量,并且采用波导结构,降低了测试过程中的能量损耗。
-
公开(公告)号:CN117060604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315555.0
申请日:2023-10-12
Applicant: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供电系统和输电系统,无线供电系统包括:发射侧单元、接收侧单元和n个输出单元;发射侧单元包括发射线圈,发射侧单元用于将接入的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并通过发射线圈将交流电能发射至接收侧单元;接收侧单元包括与发射线圈成对设置的接收线圈,第1个输出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接收线圈的第一端,第n个输出单元的第二端连接接收线圈的第二端,第j个输出单元的第二端连接第(j+1)个输出单元的第一端;输出单元包括谐振分压单元和整流器,谐振分压单元用于在谐振状态下使得负载回路的无功功率为零。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的多负载无线供电系统中存在的体积大,结构复杂,成本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060601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315558.4
申请日:2023-10-12
Applicant: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感应取能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电磁感应取能装置包括环形磁芯、二次侧感应模块、整流模块和控制模块。环形磁芯套接于一次侧线路上。二次侧感应模块中的线圈绕制于环形磁芯上。整流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与二次侧感应模块的第一端连接,其第二输入端与二次侧感应模块的第二端连接,输出端与用电设备连接,整流模块用于对二次侧感应模块产生的感应电源实施整流操作,生成供电电源。控制模块根据一次侧线路的电流值、感应电源的电压值和供电电源的电压值中的至少一个,调整二次侧感应模块的两端之间的等效匝数,实现了对电磁感应取能装置的控制,降低了一次侧线路对输出供电电源的影响,提高了电磁感应取能装置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824166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1094933.7
申请日:2023-08-29
Applicant: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输电线路烟雾识别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输电线路的待识别环境图像,并将待识别环境图像灰度处理,得到灰度环境图像;根据灰度环境图像中各像素点的灰度值确定特征边缘,并根据特征边缘确定特征识别区域;在特征识别区域内存在灰度值大于预设灰度阈值的像素点的情况下,根据特征识别区域内像素点的灰度值大小确定特征识别区域内的高灰度源区;在自高灰度源区向特征边缘的灰度值连续减小的情况下,确定特征识别区域为烟雾区域。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将图像灰度处理后,根据图像的灰度值进行判定,大大降低所需的参数基数量,降低计算机计算步骤,且无需依靠烟雾传感器或热成像装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