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24930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762512.5
申请日:2024-06-13
Applicant: 广州暨南大学医药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组人源化乳铁蛋白及其制备方法。重组人源化乳铁蛋白序列包括模拟人源乳铁蛋白LfcinH N末端的抗菌α‑螺旋区的衍生肽并保留LfcinH Cys20、Trp23、Arg28、Lys29和Arg31关键活性氨基酸残基,所述LfcinH衍生肽具有亲水性氨基酸侧链修饰;或融合人源FLG2 C端活性片段,所述FLG2 C端活性片段包括FLG2的B型重复序列14(2247‑2321)或C‑term序列(2322‑2391)。本发明利用生物工程技术构建包含上述结构特征蛋白片段的工程菌,并获得系列重组人源化乳铁蛋白的高效表达。通过本发明生产的重组人源化乳铁蛋白具有促进皮肤创面修复和抑制炎症反应的生物学活性,有望可开发为活性原料应用于生物医药、化妆品和大健康产品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6640231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0682340.6
申请日:2023-06-09
Applicant: 广州暨南大学医药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IPC: C07K19/00 , C07K14/78 , C12N15/70 , C12N15/66 , C12N1/21 , C07K1/22 , C07K1/34 , C07K1/36 , C12R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组人源化17型胶原多肽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胶原多肽rhC17ICD的氨基酸序列由人17型胶原的胞内区(ICD)氨基酸序列组成或包含ICD区氨基酸序列,包括与人17型胶原98%序列同源性,并且同人17型胶原单链全长占比达30.73%。本发明通过大肠杆菌系统实现了人17型胶原ICD区的高效稳定表达,并且通过提供的纯化方法可获得纯度达到90%以上的目的蛋白,克服了对人17型胶原ICD区重组高效表达的局限性和产物稳定性差、易降解等问题。所述胶原多肽富含脯氨酸和赖氨酸,有利于形成三螺旋结构和天然胶原蛋白构象。本发明制备的胶原多肽rhC17ICD具有促细胞集落形成、油脂分泌以及促细胞黏附和迁移等生物学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745394B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110128601.0
申请日:2021-01-29
Applicant: 肽源(广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广州暨南大学医药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IPC: C07K19/00 , C12N15/62 , C12N15/70 , C12N1/21 , A61L27/22 , A61L27/54 , A61K38/17 , A61P17/02 , A61K8/64 , A61Q19/00 , C12R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组类人胶原蛋白(rhLEC)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蛋白具有温敏特性,为类人源胶原蛋白(rhCOL)和弹性蛋白各自不同的功能域结合获得的融合蛋白,包含弹性蛋白五肽重复序列Val‑Pro‑Gly‑Xaa‑Gly(VPGXG)n和类人胶原蛋白肽。所述融合蛋白可利用可逆相变循环法纯化,实现融合蛋白的快速粗提及初步纯化,减少工艺流程和纯化成本。本发明的rhLEC相比于类人源胶原蛋白,显著改善了其稳定性。rhLEC显著促进了细胞粘附和创伤修复,促进毛细血管生成和组织胶原新生。可作为组织工程基质材料,细胞培养的活性添加剂,以及化妆品原料,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526958B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1910663377.8
申请日:2019-07-22
Applicant: 广州暨南大学医药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 广州市暨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7K14/00 , C12N15/11 , C07K19/00 , A61K38/17 , A61P17/02 , A61K8/64 , A61Q19/00 , A61Q19/08 , A61Q1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力修复肽Tvigour A及其在制备皮肤外用产品,特别是皮肤组织损伤再生和修复方面的产品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活力肽Tvigour A,其具有抑制瘢痕细胞增殖的能力,同时可促进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从而具备组织修复功能;与其他分子(特别是大分子多肽、蛋白质类分子)合用时,能提高其他分子的透皮吸收率,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多肽类活性分子以及药物的透皮吸收效率低下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078880B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1711392480.0
申请日:2017-12-19
Applicant: 广州暨南大学医药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 广州市暨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广州瑞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A61K8/9794 , A61K8/65 , A61K8/64 , A61Q19/02 , A61Q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包含薏苡仁发酵液的美白组合物,其包含如下重量百分比的有效活性组分:5.0%~50.0%的薏苡仁发酵液、0.1%~5.0%的蓝铜胜肽和0.1%~6.0%的大分子胶原蛋白,其中所述薏苡仁发酵液的制备方法参见本申请人申请号为201711165203.6的专利申请。本发明的美白组合物能提高皮肤中β‑葡萄糖脑苷酯酶的酶活力进而促进皮肤本身的神经酰胺形成,使肌肤亮白。在大分子胶原蛋白的缓释作用下,薏苡仁发酵液中的小分子活性物和蓝铜胜肽对皮肤的作用更持久,具有美白保湿、紧致肌肤的功效。
-
公开(公告)号:CN110946792A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11265523.8
申请日:2019-12-11
Applicant: 广州暨南大学医药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 肽源(广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藜麦发酵物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本发明的藜麦发酵物以去壳藜麦粒原料,以乳酸菌和/或酵母菌为发酵菌种通过生物发酵方法制作而来。制备流程为将粉碎后的藜麦粉与水混匀,经过液化、糖化等系列工序后,加入菌种后密封,发酵产物离心过滤后得到藜麦发酵液。本发明的藜麦发酵物可以有效抵抗自由基对皮肤细胞的损伤,减少黑色素细胞黑色素的生成,起到调节皮肤色素沉着,提亮肤色的作用。本发明的藜麦发酵物复配以其他活性成分如寡肽、胶原蛋白而制备的系列产品具有显著的美白、亮肤的功效。
-
公开(公告)号:CN110590939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891483.1
申请日:2019-09-20
Applicant: 广州暨南大学医药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 肽源(广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7K14/78 , C12N15/12 , C12N15/81 , C12N1/19 , A61K38/39 , A61K8/64 , A61P17/02 , A61P17/00 , A61Q19/00 , C12R1/8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领域,更具体地公开了一种密码子优化的重组纤连蛋白基因,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在体外进行表达纯化。本发明提供的利用毕赤酵母作为表达宿主细胞,可以解决人工提取纤连蛋白量少并且生物活性低的技术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06726671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163780.7
申请日:2016-12-15
Applicant: 广州市暨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广州暨南大学医药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以重组人金属硫蛋白发酵产物提取物为核心活性成分的组合物及其不同的制剂形态,其特征在于包含重组人金属硫蛋白发酵产物提取物、寡肽‑1、传明酸为主要成分的冻干制剂、溶液剂和液晶型精华素。其中所述重组人金属硫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1,寡肽‑1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2。所述精华素具有减皱增白、保湿嫩肤及防紫外线辐射的作用,通过清除肌肤自由基的同时补充Zn、Fe、Cu等微量元素以调整皮肤局部微循环、促进表皮修复和愈合,进而达到美白肌肤的目的。此外,由于金属硫蛋白所具结合重金属的特殊功能,本精华素对由含重金属化妆颜料引起色斑、皱纹等皮肤伤害的化妆人群有特别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5985995A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510053226.2
申请日:2015-01-29
Applicant: 暨南大学 , 广州暨南大学医药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12P21/02
Abstract: 本文发明公开了一种表达普兰林肽的方法,属于基因工程的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利用杆状病毒多基因表达系统,细菌感染家蚕卵巢细胞,产生一种能同时表达人源酰胺化酶与普兰林肽的杆状病毒,然后将病毒注射入五龄起家蚕体内,使家蚕共同表达出酰胺化酶与普兰林肽,其中,普兰林肽C端的甘氨酸直接被酰胺化酶酰胺化,从而生产出具有活性的普兰林肽,通过常规纯化手段纯化出普兰林肽。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能表达多个基因,利于共同表达人源酰胺化酶与普兰林肽;本发明利用家蚕生物反应器,蛋白表达量高,修饰更为完善;本发明工艺生产时间短,效率高,生产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3655384B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410004038.6
申请日:2014-01-03
Applicant: 广州暨南大学医药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 广州瑾洋化妆品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方豆蔻提取物的微乳体系及其应用。具体涉及一种以豆蔻提取物为核心的微乳体系、其配方组成、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的豆蔻提取物以小豆蔻明和山姜素为指标成分,包含1~10重量%的豆蔻提取物,0.5~20重量%的油相,0.5~30重量%的乳化剂,0.5~10重量%的助乳化剂,并制备成纳米微乳体系,进一步制备成水剂、乳剂、凝胶剂、膏霜等形态,用于美白系列产品的开发利用,清除自由基,祛除黄气,调匀肤色,抑制黑色素的产生,防止,抑制光照射所致的色素沉着和皮肤暗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