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025293A
公开(公告)日:2017-08-08
申请号:CN201710243390.9
申请日:2017-04-13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30539 , G06F17/30303 , G06F17/30395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力二次设备缺陷数据挖掘方法及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于二次设备缺陷数据的挖掘和分析仍然缺乏理论性和系统性,导致数据之间的耦合和关联关系等重要特性在简单的分析中被忽略及数据分析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不高,分析技术和工具欠缺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方法包括:根据获取到的电力二次设备缺陷数据构建电力二次设备的缺陷集,缺陷集包括电力二次设备的信息、电力二次设备的缺陷信息及缺陷原因;根据Apriori算法对缺陷集进行迭代搜索,获得缺陷集中的所有频繁项集,并根据频繁项集的置信度确定缺陷集的强关联规则。
-
公开(公告)号:CN106526520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0989710.0
申请日:2016-11-1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光学电流互感器光源波动干扰试验系统,将光源光强控制、被测电流控制和数据采集、分析处理系统相结合,实现待测光学电流互感器的光强性能测试的自动化,提高检测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常通过手动多次在控制主机上调节光源的驱动电流从而间接地调节光强,再进行全量程电流的测量造成的测试效率低下、影响待测光学电流互感器的性能测试进度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方法包括:控制主机、大电流发生器、与所述大电流发生器连接的标准互感器和待测光学电流互感器、与所述控制主机和所述待测光学电流互感器连接的采集单元、与所述控制主机和所述标准互感器以及所述采集单元同时通信连接的电子式互感器校验仪。
-
公开(公告)号:CN106506237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1123446.9
申请日:2016-12-0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41/06 , H04B3/46 , H04L41/0631 , H04L41/0677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变电站通信网络的故障定位方法及装置,用于解决现有的网络报文分析仪无法分析其发生位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方法包括:根据智能变电站通信网络的拓扑信息获取网络连接矩阵,根据智能变电站通信网络的拓扑和报文传输方式获取各链路报文的传输路径并形成相应的报文传输路径矩阵,根据所述网络连接矩阵和所述报文传输路径矩阵通过第一公式计算所述第一公式中的故障定位矩阵中数值最大的元素并确定相应的网络中存在故障的位置,解决了现有的网络报文分析仪无法分析其发生位置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537572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410748299.9
申请日:2014-12-0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IPC: G06Q50/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变电站二次设备参数配置方法和系统,在变电站的任意一台二次设备上直接该二次设备的运行参数要求,建立二次设备运行参数配置模型,生成结构化的运行参数模型文件,进一步生成二进制运行参数文件,然后通过文件传送方式将二进制运行参数文件下传到其它二次设备中,并通过远程命令控制其它二次设备配置参数生效;只需要根据任意一台二次设备利用其自身的预设的二次设备运行参数模型管理工具以及二次设备运行参数配置工具便可完成二进制运行参数文件的生成,下传到其它二次设备,进行所有二次设备的配置,无需多套变电站二次设备运行参数配置工具,降低现场调试人员的学习成本,提高变电站二次设备进行相关工作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394008A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410532279.8
申请日:2014-10-1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4L12/2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统一配置不同类型交换机的方法,基于统一MIB方法的配置技术,能够针对不同厂商的交换机实行统一的配置,简化了配置方法,提高了配置效率。本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统一的厂商间管理信息库模型;将统一的MIB嵌入各厂商的交换机,升级交换机;建立命令格式模板关系数据库;轮询发现在网运行交换机;生成配置文件;交换机接收配置文件,依据配置文件类型,解析配置命令,执行配置操作。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能够实现上述方法的统一配置管理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7864060B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1711114095.X
申请日:2017-11-13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交换机配置工具与交换机同步的方法及装置,通过初始交换机配置工具获取包含有待配置交换机的第一MIB节点信息的MIB节点对比文件;根据MIB节点对比文件,将初始交换机配置工具中与初始交换机配置工具的初始MIB节点信息对应的初始工具配置XML文件更新为与MIB节点对比文件的第一MIB节点信息对应的第一工具配置XML文件,以及将与初始交换机配置工具的初始MIB节点信息对应的初始节点配置XML文件更新为与MIB节点对比文件的第一MIB节点信息对应的第一节点配置XML文件,解决了由于配置工具开发需要研发人员对配置工具有较高的了解度,导致的交换机配置工具开发周期长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155591A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810007739.3
申请日:2018-01-0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变电站继电保护屏柜,解决了现有的变电站继电保护屏柜通常将继电保护装置置于保护柜柜体中,检修时通常将继电保护装置取出检修或将检修工具伸进去进行检修,导致的其中的继电保护装置可能因为体积、质量、形状等原因不方便取出或不方便进行检修时,可能在检修过程中造成继电保护装置的“误碰撞、误整定、误接线”事故的发生的问题。本发明变电站继电保护屏柜包括:柜体、放置层、滑动组件、联动组件;转动第一螺纹杆,带动联动组件中的转杆转动,并带动联动组件中的第二斜齿轮转动进而带动联动组件中的第二螺纹杆转动,第二螺纹杆通过转动带动与螺母连接的L型连杆并带动滑动组件在柜体侧壁中的T型槽内进行抽拉式运动。
-
公开(公告)号:CN107911440A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711114107.9
申请日:2017-11-13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67/2823 , G06Q50/06 , H04L67/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站控层数据远传设备的标准化配置参数管控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到站控层中的目标设备的非标准格式配置参数,对非标准格式配置参数进行与预置标准格式配置文件对应的标准格式的匹配,得到包含目标设备配置参数的预置标准格式配置文件;根据获取到的修改指令对预置标准格式配置文件中的目标设备配置参数进行修改,得到标准格式新配置文件;对标准格式新配置文件中的修改后的目标设备配置参数进行解析得到非标准格式新配置参数,并发送非标准格式新配置参数至目标设备。本发明能够对各厂商私有配置参数进行双向转换,实现配置信息的下发和上传。
-
公开(公告)号:CN107681658A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710923249.3
申请日:2017-09-3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调度主站的电网低频振荡分析测试方法及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缺乏对调度主站的电网低频振荡分析功能进行有效可靠的检测的方法与手段,工程运行人员无法对现有的调度主站的电网低频振荡分析能力进行评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方法包括:模拟电网低频振荡生成仿真数据,并根据仿真数据提取低频振荡模态参数;将仿真数据发送至调度主站,由调度主站根据仿真数据进行电网低频振荡分析;获取由调度主站返回的电网低频振荡分析结果,并将电网低频振荡分析结果与低频振荡模态参数进行比较,获得调度主站对电网低频振荡模态辨识的准确度评估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06096821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383179.2
申请日:2016-06-0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分析继电保护系统失效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通过所述变电站配置描述文件、薄弱环节分析目的信息、所述专家经验信息和所述风险库数据信息分析得出影响系统失效的故障树事件,分析影响本次薄弱环节分析的故障树事件间逻辑关系和前后级关系,并以此为基础搭建系统失效树模型,计算得出薄弱环节,本方案能够针对薄弱环节进行分析,解决了不基于薄弱环节分析基础而盲目进行继电保护可靠性提升策略研究的问题。同时,本方案通过分析薄弱环节分析目的信息,能够针对不同的目的进行不同的薄弱环节分析,解决了没有针对不同分析目的进行薄弱环节分析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