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191059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110549168.8
申请日:2021-05-1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站预制舱式变电站装配三维智能管控系统,包括:融合模型模块和决策分析模块;所述融合模型模块包括TIN三维舱式变电站模型模块,所述TIN三维舱式变电站模型模块用于建立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所述决策分析模块包括舱体模型有限元数值分析功能模块,所述舱体模型有限元数值分析功能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数值分析。本发明基于三维模型进行数值分析,实现对变电站装配的管控,提高系统管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406909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110723301.7
申请日:2021-06-2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邓小玉 , 王向兵 , 曹华珍 , 王流火 , 张章亮 , 王彦峰 , 韦斌 , 隋宇 , 余梦泽 , 雷翔胜 , 吴小蕙 , 朱文卫 , 陈锟 , 王兴华 , 陈亚彬 , 许成昊
IPC: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故障无缝切换的集群测控装置,包括:逻辑计算模块、静态存储控制器和存储模块;逻辑计算模块用于接收存储模块经静态存储控制器的读指令数据,存储模块用于接收逻辑计算模块经静态存储控制器的写指令数据,其中,静态存储控制器用于实时备份数据;逻辑计算模块包括主逻辑计算模块和备逻辑计算模块,存储模块包括主存储模块和备存储模块,静态存储控制器,还用于判断主逻辑计算模块与主存储模块中的一个或多个模块发生故障时,运行切换至对应的备逻辑计算模块与备存储模块进行操作。本发明通过独立设计逻辑计算模块和存储模块,采用静态存储控制器消除数据迁移实时备份,实现故障时的快速切换。
-
公开(公告)号:CN113235747B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110631761.7
申请日:2021-06-0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吴小蕙 , 王彦峰 , 张章亮 , 王流火 , 陈辉祥 , 蔡振华 , 车伟娴 , 雷翔胜 , 潘柏崇 , 王兴华 , 陈锟 , 郭金根 , 朱文卫 , 梁爱武 , 刘明 , 范绍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连接相邻剪力墙的耗能阻尼器,包括阻尼部以及连接部;连接部包括供剪力墙连接安装的第一安装座以及第二安装座,第一安装座通过阻尼部与第二安装座连接;阻尼部包括第一阻尼件、第二阻尼件、第一连接杆以及第二连接杆。与现有技术相对比,剪力墙通过第一安装座以及第二安装座进行安装连接后,剪力墙即可通过本阻尼器对遭受到的水平荷载和平面外荷载进行耗能,从而减轻剪力墙模块在水平荷载和平面外荷载下的破坏。其整体安装操作极为简单,大大地提高了剪力墙模块的整体安全性以及稳定性,实用性极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451930B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110855491.8
申请日:2021-07-2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工业园区的110kV变电站电气设计方法及设计装置,设计方法包括:获得110kV变电站电气设计的影响因素集合,其中,影响因素集合包括工业区域负荷级别、负荷大小、运输条件、用地条件、站址的自然条件和短路水平;根据影响因素集合确定110kV变电站建设的布局方案以及电气设备的选型,形成110kV变电站的建设模式;结合用户单位的运维指令,确定110kV变电站的建设模式的适用条件和适用范围;其中,建设模式包括电气接线、设备选型、电气预制舱的大小及拼接方式、舱体布置方式。本申请提供了一套适用于工业园区建站的设计流程,可实现工业园区的快速建站,提高了工业园区变电站用地的灵活性,可以根据地形地况灵活布置各个模块。
-
公开(公告)号:CN113675878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0770287.6
申请日:2021-07-0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海上风电场并网性能测试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介质,所述方法包括预先确定海上风电场的并网性能测试项目和对应的故障模拟规则,以及搭建包括通过相应接口设备与实时数字仿真器RTDS连接的多类型风电变流器控制系统和多台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并网仿真测试模型,并在校核模拟量通道和数字量通道的传输精度后,配置并网仿真测试模型的系统参数,在海上风电场的待测试并网点按照对应的故障模拟规则模拟故障,通过模拟量通道和数字量通道执行并网性能测试。本发明有效解决了海上风电场并网性能的现场实测无法在高压侧开展的问题,而且提高了海上风电场测试的全面性、规范性和准确性,进而有效保障海上风电场并网运行后电网的安全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3344614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582362.6
申请日:2021-05-2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网侧储能经济性的评估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电网的运行数据,并对所述电网的运行数据进行预处理,获得预处理后的运行数据;根据所述预处理后的数据,采用BP神经网络算法,建立电网侧传统业务利润的模型、电网侧隐性利润的模型和电网侧竞争性业务利润的模型;根据所述电网侧传统业务利润的模型、电网侧隐性利润的模型和电网侧竞争性业务利润的模型,构建电网侧储能经济性的评估模型;获取电网侧储能的相关数据,并将所述相关数据输入电网侧储能经济性的评估模型,得到电网侧储能经济性的评估结果。本发明不但能够准确快速的计算出电网运行费用,还能增加电网供电能力和提升电网安全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241621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595165.8
申请日:2021-05-2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10kV变电站二次设备预制舱,所述110kV变电站二次设备预制舱将二次设备按照功能划分为若干个功能模块,所述功能模块包括主控台模块、保护测控模块、交换机模块、全站公用模块、安自模块、计量监测模块、电源模块和通信设备模块;所述二次设备预制舱舱体横向划分为若干个空间,所述功能模块依序放置于所述预制舱所划分的各个空间中。上述110kV变电站二次设备预制舱通过以间隔为单位划分舱体,并按照功能进行二次设备模块化划分,实现标准化、简单化布置,最大程度减少二次设备间光电缆的断点和转接,简化接线工作,提高工程效率,缩短建站工期。
-
公开(公告)号:CN113235644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603424.7
申请日:2021-05-3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站预制舱式变电站的自锚固基础,包括预制的基础模块以及预制的舱体模块;所述基础模块呈矩形设置,所述基础模块开设有第一插接口以及供电缆穿接用的穿线口;所述舱体模块底部设置有第一插接件,所述第一插接件与所述第一插接口相互对应;还包括围蔽墙体,所述围蔽墙体一侧设置有第二插接件,所述基础模块侧部开设有与所述第二插接件相互对应的第二插接口。与现有技术相对比,通过将基础分解成若干块轻量化的构件,在工厂制造后运至已开挖的基坑就地组装,可有效解决生产、运输、安装的问题,如此的模块化设置,极为提高了整体的施工效率,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949006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143763.1
申请日:2021-02-0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规划研究中心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源布点规划方法、系统及设备,本发明通过获取目标电网区域内每条电网线路的网架负载率,并基于每条电网线路的网架负载率以及电源布点方案对所述目标电网区域进行布点敏感性分析,得到电源布点方案下每条电网线路的网架负载率函数值,选择出每条电网线路的网架负载率函数值都在预设区间内的最终布点方案。本发明通过分析现有电网线路负载率,为新增电源布点后的网架线路进行最大程度的优化,得到能够实现网架负载率最优分配的电源布点方案,通过电源布点规划对电网网架中线路负载率不均匀,部分线路重过载,部分线路却轻载的情况进行改善,缓解电网的线路压力,降低电网的网损。
-
公开(公告)号:CN112039129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1002638.0
申请日:2020-09-2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储能优化配置的风电出力保证率确定方法,包括:首先根据风电历史出力,计算不同风电出力保证率下的风电出力系数;然后以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基于风电出力保证率的储能优化配置模型;根据所述不同风电出力保证率下的风电出力系数优化储能充放电策略,求解不同风电出力保证率下所述基于风电出力保证率的储能优化配置模型,得到不同风电保证率下的最优储能配置结果;最后通过计算所述不同风电保证率下的最优储能配置结果所获得的综合效益,确定合理的风电出力保证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确定合理的风电出力保证率,为现有技术计算风电的保证容量、有效出力等计算原则提供理论依据,并作为开展电网规划与运行研究的边界条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