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断层破碎带注浆堵水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66519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858922.X

    申请日:2024-06-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断层破碎带注浆堵水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矿用注浆技术领域,其首先将预处理后的铝矾土、石灰石、石膏及矿渣混合,经过高温煅烧得到熟料B;在该熟料B中加入镁砂及硫铝酸钙,并将所得混合物进行研磨,这样与由聚羧酸钠、硫化钠、芒硝研磨得到的混合料D进行混合,可以进一步提高铝矾土的快速凝结;之后置于球磨机进行研磨,配合聚醚多元醇有机堵水材料使用,可提高矿用注浆堵水材料的强度。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易于规模化生产,遇水不分散,凝结速度快,是一种低成本、绿色环保、快速凝结、高强度、低渗透率、节能高效的矿用注浆堵水材料。

    采煤塌陷区地表水、采空区、地热综合利用方法及试验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3432322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746717.0

    申请日:2021-07-02

    Abstract: 一种采煤塌陷区地表水、采空区、地热综合利用方法及试验设备,涉及采矿工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确定地热水汇集区,在大巷内布置热能交换设备,设置地热水抽采系统,地热水抽采系统包括地热井、抽采管道和尾水回注管道,抽采管道连接热能交换设备,尾水回注管连接热能交换设备的出水口;在地表布置水渠,并在地表移动盆地设置排水系统,引导地表水流入地下;通过地面开采形成的采煤塌陷区控制地表水的定向有序流动,实现地下水的可持续开采。利用试验设备综合模拟该方法,该试验设备包括地下水系统、地质模拟系统和储热模拟系统。该方法解决了地热利用的水源问题,重构了地下水系,还利用地质构造直接向储热层注水,井下换热缩短了提升距离。

    一种用于导水优势通道判别的试验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66520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2010248133.6

    申请日:2020-04-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导水优势通道判别的试验系统,包括试验台、水压水量双控伺服装置、应力加载装置、电脑伺服装置、数据采集装置、液态石蜡加压装置;试验台顶面设有进液加载压头,通过进液管路依次与液态石蜡加压装置、水压水量双控伺服装置相连接,底面和侧面均设有出液加载压头,通过出液管路连接废水水箱,进液、出液管路上均设有与数据采集装置相连接的水压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应力加载装置通过进液、出液加载压头向试件施加应力,所有装置均受电脑伺服装置控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导水优势通道判别的试验方法,实现了在应力-水力耦合作用下对复杂空间裂隙结构优势导水路径的准确判别,为选取突水优势路径辨识因素提供依据。

    透明类岩石试件裂隙扩展监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13872B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810604310.2

    申请日:2018-06-1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透明类岩石试件裂隙扩展监测系统及方法,属于岩石单轴压缩实验技术领域,对试件加载过程的破损过程进行监测。本发明的透明类岩石试件裂隙扩展监测系统及方法,在非接触岩石试件的情况下,通过判断穿过透明类岩石试件在加载状态下的激光强度变化,计算机根据激光强度变化数据形成透明类岩石试件在持续加载状态下的多个设定时间点时的裂隙扩展三维图,用以分析透明类岩石试件在加载状态下的破损起点和裂隙的扩展路径和过程,达到对岩石试件定性分析的目的。

    一种底板含水层水压动态监测设备及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41934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265864.0

    申请日:2018-10-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底板含水层水压动态监测设备及监测方法,涉及矿井监测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含水层水压监测设备安装困难以及监测精度不高的技术问题,该设备包括监测装置、水压平衡装置、封孔装置和注浆装置,其中监测装置包括监测管、压力表、水压记录仪和报警仪,水压平衡装置包括注水仓、稳压泵和注水管,封孔装置包括风机、风管、气囊和孔口密封层,注浆装置包括料仓、注浆泵、注浆管和注浆层。施工时首先在煤层底板打大直径钻孔和小直径钻孔,将注水管沿钻孔中心伸至含水层内,在大直径钻孔段进行封堵,通过稳压泵向注水管注水,监测装置通过监测管实时监测水压。本发明还具有施工简单,快速封堵,实时监测精度高等优点。

    可模拟深部断层形成及裂隙发育的多功能试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414347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398820.9

    申请日:2018-04-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模拟深部断层形成及裂隙发育的多功能试验系统。其包括试验台、控制系统、加载系统及液压系统,试验台包括前、后板、上板、下板、左侧板及右侧板,下板与左右侧板之间、上板与左右侧板之间均为活动连接;垂向加载系统位于上板上方,水平加载系统位于左侧板侧方,当垂向加载系统运行时,上板、左侧板及右侧板可做垂直运动,当水平加载系统运行时,左侧板、上板可做水平运动;上板和下板均是由不同角度切割后再拼合的组合板,在每条切割线的中部设置有连接孔,在连接孔中设置有钢块,通过钢块实现相邻两块切割板的固定连接。本发明可实现深部高应力加载下岩体裂隙发育、演化致使断层形成活化的全过程可视化模拟。

    一种岩石试样高压水密封装置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92385B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510475639.X

    申请日:2015-08-06

    Abstract: 一种岩石试样高压水密封装置及使用方法,所述高压水密封装置包括弹性外壳,弹性外壳呈中空管状,弹性外壳的内壁设置有多圈密封圈;弹性外壳的下部由下压板密封,下压板上设置有进水孔;弹性外壳内部用于放置岩石试样;弹性外壳的上部由上压板密封,上压板设置有出水孔;下压板、岩石试样及上压板均通过密封圈和密封胶层固定在弹性外壳上。密封圈的横截面呈V形,密封圈的下端与弹性外壳连在一起,密封圈的上端与弹性外壳相接触。密封圈和密封胶层均起到密封的作用,增大了密封效果;多圈密封圈逐级密封,同样增大了密封效果;高压水密封装置还可以循环使用,节约了成本。高压水密封装置的实验步骤简单,操作过程简单方便。

    一种矿井灾害预防与控制模拟试验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16101B

    公开(公告)日:2018-01-16

    申请号:CN201510311645.1

    申请日:2015-06-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井灾害预防与控制模拟试验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其包括试验架,并且该试验架顶部设置有纵向加载机构,该纵向加载机构上设置有水平布置的加载板,该试验架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横向加载机构,两侧的横向加载机构相向布置,横向加载机构设置有竖直布置的侧板,两侧板分别压在加载板的左右两边,该试验架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透明材料制成的面板,加载板、两个侧板、两个面板与试验架的底部形成用于放置试样的容纳空间;压力囊布置在模拟煤层或模拟顶板或模拟底板中。本发明操作简便,提高了模拟试验的真实性。

    一种建筑和生活垃圾制块间隔充填采空区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37412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114514.3

    申请日:2017-02-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F15/0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和生活垃圾制块间隔充填采空区的方法,属于煤矿开采领域,其主要步骤包括:首先在地面处理建筑和生活垃圾,将其制成一定强度的长方体块体,并将其包裹沥青;其次将包裹沥青的长方体块体通过矿车运送至采煤工作面上顺槽和下顺槽超前支护位置处;最后通过手动搬运叉车将包裹沥青的长方体块体在采空区垒砌,最终形成类似“刀柱式”的支撑系统。本发明即处理了大量的建筑和生活垃圾,又控制了覆岩的运动,为煤矿的“三下”采煤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新方法。

    一种采动破碎岩体水砂运移试验系统及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08633B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310728748.9

    申请日:2013-1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动破碎岩体水砂运移试验系统及监测方法,其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试验仓,所述试验仓包括上仓体与下仓体,所述上仓体内均匀布置有多个压力传感器,所述下仓体内均匀布置有多个孔隙水压力传感器,所述上仓体内铺设有砂层,所述下仓体内铺设有不同岩性和块度的岩块层;随所述顶板向下移动,松散砂层和岩块层逐渐被压实,所述脆性环氧树脂隔水板也向下移动,所述破碎杆的尖端部击碎所述脆性环氧树脂隔水板,使所述上仓体与所述下仓体相连通。能进行破碎岩体中水砂混合物运移及涌出模拟试验,获取不同地层组合的水砂运移参数,提高了煤层开采诱发工作面涌水溃砂灾害特征识别的可靠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